2022-04-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生活就是靈感最好的來源,休息尤其是!

寫作/創作的時候,很多人會問「靈感哪裡來」「怎麼有這麼多靈感?」事實上大部分的「創作」並不仰賴靈感到來,每天等著一個「感覺」到來,就像每次做設計交稿聽到案主說:「這個感覺不對!」都會讓設計師翻白眼,還寧可你說「少了一點氣勢」「多加一點顏色」「這裡太雜亂,少放一點元素」⋯⋯那個虛無飄渺的「感覺」就像等待靈感一樣可能需要一點通靈的體質,才能從案主的腦子裡有著心電感應,也像等待靈感一樣總是懷抱著期待靈光乍現。
記得剛接案時,我常有一種「害怕自己做不出設計」而成日花了N倍的時間,去做一件後來我只要花N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做完的稿子;我經常憂慮自己「這個東西做不出來怎麼辦?」「做這東西卡住沒靈感怎麼辦?」於是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坐在電腦前,在案主要我「再改一版」來之前,不斷地打掉重練自己的設計,最後交到案主手上的,其實都是第五、六、七、八稿了,所有案主叫你修訂的版本,幾乎都是那五、六、七、八稿裡所嘗試過的設計,常常發現案主要的,可能只是本來修訂的第三稿,或者一開始自己存檔的第一稿。
與人合作的時候,常常發生這樣的狀況,特別是「你的案子不是你的」的時候,抓準案主要的調性,比擁有天馬行空的靈感來得重要,誰都有可能提出那個神來一筆,誰都不一定能掌握「最好」的呈現。
慢慢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悟得一個道理:靈感不是「工作」的必須,舉凡工作上的創作,從文字到圖像,都必須符合「工作上」的需求,要符合案主需求,要跟上大眾需求,要在某一個需要畫龍點睛的瞬間,可以神來一筆,再在設計的稿子上,給出讓人開了眼的讚許。(好老闆、好合作伙伴都會不吝於給你讚許的。)
但自己當老闆後,寫作也好,創作商品來賣也好,決定權交回到自己手上的時候,所有的靈光乍現都可能成為一個作品的開端,有了起頭的「想法」才能開始依據那樣的想像,去延伸想寫的,想畫的,想創作的,想製成商品的行動,尤其為了「將其想法完整呈現」需要去補足所有的內在和外在所需要的能力:也許想寫一部小說,要做很多功課了解人物個性、時空場景;也許畫一組貼圖需要擁有不同角設計的概念、肢體動作的理解;也許做一個布包需要學會使用縫紉機,需要知道哪裡要收邊、收邊怎麼車⋯⋯
至於那個常被稱之為「靈感」的想法到底怎麼來的?
那不是「突然的」靈光乍現,常常是生活累積了太多想用文字說的,想用圖像表達的,想用影片、音樂表現的⋯⋯於是開始想穿了腦袋找出那些字詞描述、圖像描繪、影像片段或是音符樂曲來表現那些靈感。
一直到最近幾年,我才慢慢比較適應「沒有想法靈感枯竭」的日子,就像在大量忙碌沒日沒夜一天工作十六小時以上的長時間擠壓生活後,想要全心全意的放自己一馬,讓高轉速的腦袋,進入休眠狀態,不再時時刻刻的逼迫自己。

於是我開始享受了那樣的休眠。
開始想起之前好忙好忙的時候還沒寫完的那幾篇小說(但完全沒有腦子繼續);開始每天打開instagram滑好多好多看起來很好吃的料理食譜(這倒是滿有動力的買了食材、刀具就來實作);開始想起過年前想要做的新款商品;開始運動,開始打開很久沒有整理的衣櫃,清理不再穿的衣物,買件偶爾穿出門人模人樣的衣服⋯⋯
成天變成一個工作的工具,或者成天忙碌不停的為了賺錢、為了流量、為了「即時性可看見的成果」,好像是網路世代的通病,更是成年後為了養活自己、成家立業的惡習。
*據報導指出,美國因為疫情的補貼政策,有大量的員工選擇提前退休或者辭了僱主,這件事不知道在台灣是不是也有一樣的狀態?
每年的季節變化,從冬轉暖的春季,特別敏銳的我也會受季節變化而有不小的情緒變動。從前不太清楚那是一種心緒的轉換,總會為了自己的懈怠、倦怠而感到焦慮而認為不應該,今年倒是非常享受生活終於放空了,不再那麼天天箭在弦上,不再需要日日萬箭齊發,只為了跟日子做一場又一場的拚搏。
我拿出了那些好想好想看的書來讀,我日日躺在地上復健被自己操壞的身體順便仰頭看著iPad上的電影,我餐餐替自己做剛看到學來的料理,我終於拿起iPad畫下三個月後的第一張圖,我坐回了我的工作桌又開始替商品出貨製作成品,我打開了那篇我寫了一千多字的小說修改繼續⋯⋯
不要問靈感從哪裡來?要問自己用心生活了沒有,尤其是好好休息了沒有!如果你腦子沒有空間,成天想著靈感哪裡來,塞滿了這種焦慮感,怎麼會有靈感?
(當然也不要問「怎麼有靈感創作」,「創作」根本「不靠靈感」。只怕你有想法,但你的文字、你的設計能力、你的繪圖功力跟不上你的想法而已。)
圖:20050820花蓮,Pentax Optio S50。我不確定是我拍的,但相機是我第一台數位相機。當時也好想學做杯杯。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