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藤子不二雄Ⓐ逝世了,朋友們紛紛傳訊告知。只是他們搞錯了,我喜歡的《哆啦A夢》作者是另一位藤子F不二雄,而他在1996年就已經過世了。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大家都以為藤子不二雄只有一個人,一般來說也是這樣,還是很感激他們記得我的喜好。藤子不二雄Ⓐ和藤子F不二雄兩個人是竹馬之交,共用藤子不二雄這個筆名創作,後來因為創作風格不同,所以各自再以姓氏第一個字母來區分兩個藤子不二雄。
得知藤子不二雄Ⓐ過世時,youtube正巧從周星馳的〈秋意濃〉播放到張學友版本,再到粵語版的〈李香蘭〉,放完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 〉,進入谷村新司為東映動畫版《三國志》演唱的〈風姿花伝〉。
小時候在第四台電影台播放的《三國志》有東映版和橫山光輝漫畫改編的兩個版本。東映版是現在中國創作者冷淡熊在影片中使用的版本,不得不說,東映版被冷淡熊玩出新花樣。(一袋米扛幾樓、亮子、諸葛村夫你他媽!)
都忘記小時候東映版的原貌了。
回想起來,小時候都浸淫在日本文化裡頭。任天堂、馬力歐、神奇寶貝各個現在依然火紅的IP,推出PS家機的萬惡索尼,當然,還有一堆動漫。
橫山光輝《三國志》、富野由悠季《機動戰士鋼彈》、西崎義《宇宙戰艦大和號》、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位老爺子的動畫們、當然還有手塚治虫的《怪醫黑傑克》、《三眼神童》之類的作品。
然而,還有另一種堪比《親戚不計較》這種長壽連續劇的類型,像是《哆啦A夢》、《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忍者哈特利》。他們沒有主線劇情,作者架設一個大的世界觀後,用一大堆的小故事不斷推進沒有推進的時間。
這種模式配上某些特定類型就會變得有些荒謬,比如《名偵探柯南》大家總愛算米花市總共死了多少人,柯南怎麼還沒有長大變回新一,還有黑衣人頭目從毛利小五郎變成木暮警官,又從木暮警官變成阿笠博士,現在從阿笠博士變成了不知道是哪一集出現過的富豪。小蘭早就從姐姐變成妹妹了。
《哆啦A夢》一直佔據華視晚上六點時段,貌似手機網路還不盛行時,常居該時段收視率冠軍的寶座。那是屬於電視兒童的世代。平日下課看著《忍者哈特利》,你逆你逆,長大後,獅子丸就成為陳揮文了。週六週日早上九點首播的《蠟筆小新》,如果睡過頭,十二點吃飯和下午三點點心時間還可以再看重播。臼井儀人失足跌落山崖後,《蠟筆小新》變成了《新蠟筆小新》,新總是不如舊。
接著,又聽到了文夏和彭明敏過世的消息。這幾年總說2020年怎麼了、2021年怎麼了、2022年怎麼了,我想這是一個經典時代推移的信號。只不過,不知道五十年前、六十年前、七十年前的他們,是否也曾如我們現在一般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