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鹿港,鰻魚君

每當逢人介紹自己,講到我來自鹿港時,大多人畫面會聯想到天后宮、龍山寺、鹿港老街,遇到比較愛吃一點的(咦!)會開始談到麵線糊、肉包、牛舌餅、糕餅.....等。
這時,我就會跟對方說:「你知道嗎,我們家在鹿港養鰻魚耶。」
大家就會一臉詫異
「什麼! 鹿港? 」「鹿港有鰻魚? 」
「是我們吃的那種蒲燒鰻嗎?」
鹿港的鰻魚養殖產業
沒錯,鹿港不只有鰻魚,鰻魚養殖產業更曾經是鹿港經濟發展的主力,從民國45年開始,鹿港淡水水產試驗所養鰻實驗成功,加上鹿港天氣適宜、沿海土壤飽含鹽分等因素,鰻魚養殖產業開始盛行,從鹿港開始,擴展到各地。
鰻魚養殖魚塭
鰻魚養殖魚塭
一直到民國70年代以來,是鹿港鰻魚養殖業最興盛的時期,其中在民國75年時,最高產量高達700公噸/月,產量甚至佔了全國的二分之一,因此有了鰻魚養殖重鎮的稱號。
鹿港地區養殖的鰻魚品種是日本鰻,又稱做白鰻,營養價值豐富,有九成的產量,主要以活鰻外銷到日本,就是我們常見的蒲燒鰻魚飯
來自鹿港的日本鰻
「現在鹿港養鰻魚,剩不到當年的三分之二了。」
從事鰻魚養殖30年的趙炳煌阿公感慨的分享,民國80年開始,產業型態轉變,以鹿港為聚集地的鰻魚養殖產業,開始向外轉移,加上鰻魚苗資源不穩定,導致養殖成本提高,鰻魚外銷價格也不盡理想,種種因素導致鹿港地區,鰻魚養殖產量瞬間減少,最慘的時候剩下96公噸/月,讓當地養殖戶哀鴻遍野,許多人認賠收場,有些人轉型養殖魚蝦,有些魚塭迄今一直閒置著,少部分養殖人咬牙苦撐,趙炳煌阿公就是其中之一。
記錄養殖人工作日常
鰻魚養殖產業曾經興盛一時,成為鹿港地區最重要經濟許發展主力,是許多家庭維生的產業,隨著產業型態轉變,或許無法恢復到當年外銷的興盛時期,但這裡還有一群職人在努力過生活,這塊土地曾經的心酸血淚,一直在養殖人的心中。
「產業會消失,但文化不會」
在這塊土地,曾經有許多人,倚靠這份養殖產業過活,紀錄在地的產業故事,讓養殖文化向下紮根,是我們的責任。

魚塭小聚-認識鹿港鰻魚君
110年01月魚塭小聚活動
回到家鄉後,我們透過魚塭小聚的活動,邀請大家走進鰻魚養殖場,讓大家有機會認識不同面貌的鹿港,透過講座分享、議題討論的方式,認識鰻魚、關心在地養殖產業。
阿公為大家介紹鰻魚飼料
邀請養殖人擔任魚塭導覽的角色,讓長輩帶領學員進行魚塭導覽,為大家介紹鰻魚這神秘的生物。
早起餵鰻魚體驗
透過餵養鰻魚以及日常工作體驗,認識日本鰻生活習性,感受養殖人的漁塭生活。
魚塭小聚活動過程中,最讓人動容的,是看到長輩與學員互動時,當下這個氛圍,所散發出來的感動,魚塭就是職人的舞台,舞台上可以分享自己的養殖故事,我們就是最佳的聽眾,透過魚塭小聚,跟著鹿港鰻魚君,帶領我們認識不一樣的鹿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