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

105年,立法委員提擬「食農教育法草案」,歷經了七年,終於在今(111)年4月19日三讀通過,想必長年在食育領域推動的相關團體、機關(構)都感觸頗深。至少在定義層面上有統一且可依循的解釋,我想就是一步邁進。

剖析七大重點一次看

1. 「設立食農教育推動會」:
整合各部會、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每年至少召開2次會議。
過去的狀況大致是農(漁)業產生產業斷層,專業技術掌握在特定少數人,產業難以注入新活水而教育現場也不具相對應的知識,只能給予表面甚至不正確的知識,地方團體遍地開花,但是各玩各的,方向也不相同,確實缺乏一個由上而下的系統整合。
2. 「國民穩定取得糧食」:
政府應致力於國民取得價格穩定、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並強化國民對國產農業及產品的認同。
撇除價格(真心覺得一直拿國庫補農漁產品價格缺口不是長久之計啊!!!),近年食安事件頻傳,民眾也更加注重食品安全與營養,教與民眾認識在地農漁產品產銷與故事,進而產生認同與支持。
3.「增進國民健康」:
政府應依人民各年齡層,以及不同宗教、區域、族群、文化飲食習慣的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推廣食農教育。
4.「支持在地農業」:
政府機關(構)、公營事業機構等辦理各類會議及活動應優先採用在地生產的農產品,或是以其為主要原料的食品。
這部分立意良善,但實際推動層面一定還有許多問題,包含前端的在地認驗證機制是否完善、相關輔導推動配套到餐點實際成本考量(補助款的調配)、特色農漁產的限制與排擠...等。
5.「推動地產地消、減少食物浪費」:
政府應輔導研發、製造、銷售以在地生產的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並鼓勵標示原產地至縣市或鄉鎮名,以及優先輔導食品業者、餐飲業者實踐在地農產品消費、減少食物浪費、食材減量及減少剩食。
相關的輔導除了講座及補助款外,建議可以設立工作坊,由專家學者帶路,與地方特色、地方創生共同經營,達到綜效。
6.「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
鼓勵有意推動食農教育的團體,利用在地食材供應團體膳食、提供農業生產及國產品消費資訊;並鼓勵國民參與各種教育活動,協助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優先參與食農教育課程活動。
相關辦法或許可融入現有的環境教育,連結在地團體與學校,順勢發展以校本位的特色課程,並藉由實體的五感體驗,加深情感的連結性。
7.「寬列預算」:
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寬列預算,積極推行食農教育相關事項。
經費寬列,而成事在人,相關人員的種子培訓,建構一個長期的發展願景與目標或許會是經費的較佳歸處。以「食農教育士」的培訓與認可為例,或許可為整體食育發展建立更有架構的推動,也提供想參與的年輕人,另類的職涯新選擇。

你我都該具備的「食農素養」

食農素養究竟是什麼?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藉由實作瞭解在地農漁產業、學會資源的珍惜與永續進而產生情感的鏈結,愛上當地物產。」也就是從「知道→珍惜→愛上吃」,一步步引導,融於生活。
《食農教育法》的通過,成了推廣志士的一大里程碑。它是個複雜、多面向的議題,有望在後續納入108課綱,成為第21項必學的議題。有別於過往食農知識納入海洋教育與環境教育內,期待新的食農教育概念能夠更深入全民生活,成為每個人的美好生活實踐方向。
如果你對食農教育相關議題有興趣,不妨追蹤我,點愛心,一起交流與學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