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與病毒共存,需要做得更徹底!?

台灣近期疫情大爆發,六號單日累積確診病例數來到36168例,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事實上,若把這個數字放在去年,我想台灣早就升四級警戒了,且社會恐慌程度也絕不是「人心惶惶」四字足以形容。然而,今年台灣似乎已不怕COVID-19病例激增,稍微觀察周遭朋友後便不難發現,人民對如今每日動輒幾千幾萬的確診數,早已「無感」了。
病毒遭到輕視並非沒有原因:
如今肆虐台灣的Omicron變異株,雖然傳播速度驚人,可是重症、致死率卻不如前幾代COVID-19。
這就是為何如今防疫政策不斷放鬆的原因,從這些政策來看,政府很明顯就是要「與病毒共存」了。
筆者很支持這項措施,不過攤開數據,個人認為可以再「共存」一點。
截止至台灣時間5月5號,今年台灣總計206134個確診病例中,有高達99.74%的病例屬於「輕症」甚至「無症狀」患者,至於中症比例為0.23%、重症比例0.03%。
我們最近很常討論到的話題叫做「病毒流感化」、「感冒化」,何謂流感化、感冒化呢?顧名思義,他不再是剛出現時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型變毒,反之,他變成了我們熟悉的病毒,就像一般流感、感冒一樣。
對我來說,生病怕的就是「不舒服」、甚至是「死亡」,可是看看如今肆虐台灣的COVID-19疫情,上述兩項症狀發生的機率真的小之又小。
既然如此,又有何懼呢?
再提供一個數據: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病毒,而截至今日台灣死於COVID-19的人數,「僅僅」886人。
我無意對死者不敬,但經過數字比對後,很顯然的,「就邏輯上來講,COVID-19病毒早已不足為懼」!差別只在於,我們無法擺脫「他是新型病毒」的意識形態。
所以,不斷隔離、篩檢,日複一日,真的有其必要性嗎?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對於病毒的容忍度都不同,但生在病毒中的我們,是時候好好思考我們與病毒的關係及生存模式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