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麗的誤會|賴永隆醫師回憶錄

少女情懷總是詩,老來還是想優雅。無論如何,在任何年齢階段,大部分人總不會忽略自己的外表。美麗無法衡量,它來自內心,其實有點抽象,是文化、環境、資訊等外界影響凝聚而成,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那就是潮流,一種流行。
行醫逾四十載,從功能重建(如斷指重接、燒燙傷)、外形重建(如乳癌切除後重建)到純美容手術,所服務患者已無法計數。以單純隆乳為例,理由不一而足:為增加美感自信的佔多數,因配偶外遇想以動手術來取悅先生與「小三」互別苗頭者有之,也有由先生帶來要求手術者。
曾有乳癌病患因不願失去乳房拒絕切除,失去了治療的先機,也有乳癌切除後被丈夫遺棄者,更有為了切除後要不要重建和先生僵持不下者。多年前有乳癌患者直接問我:「如果你的太太得到乳癌,你會不會贊成她接受切除乳房後再做重建?」頓時之間,有點愕然,也讓我從此以後有了另類的思考,病了,也要活出自己。
有長年患者兼好友,罹患喉癌不願接受手術,卻要我為她做美容治療,聲稱要走也要漂漂亮亮的走。也有肺癌三期的病人鐵了心要拉皮,理由是悲傷既然無法挽回,太多的懸念已是多餘,唯一的選擇是活得瀟洒。愛美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你可以放棄,但有人卻非常堅持,無關是與非或生與死,而是人的基本尊嚴。生命不只是能呼吸,人失去了自我,猶如失去了心跳。
以世俗眼光或傳統醫學角度來看,認為大部分的美容手術是非必要的醫療行為。但以現代社會形態來説,許多「客戶」非得要以手術來改變外表才能活得更自信,過得更快樂,那麼整形外科醫師扮演的角色就是顧問,是否接受手術治療,主宰權還是在「客戶」本身。
美容手術常被批評為醫生不務正業,諷刺的是,有些批評者也做起自己認為不入流的美容手術,原因無他,人類追求「美」不會停止,而醫生也需要謀生,不是嗎?這就是市場的供與需。
偶爾在聚會的場合,被問及是從事那一科?聽到「整形外科」,對方會回以:「是做美容的,不錯呃!」,聽在耳裡分不清是輕藐或恭維?在很短的時間很難解釋清楚。在醫界裡也常聽到對整形外科的揶揄,於是乎整形美容仿似被歸類於另類的「特種行業」。
「醫生的存在是為了救人治病」,這句話並沒有錯。然而依據「存在主義」的主張,每一個人(尤其是病患)的存在是不可取代的,也有絕對的權利決定自己的方向。而醫生則必須站在「人本主義」的立場,考量並尊重患者的意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