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不要再說什麼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了!

在某一次的讀書會上,主持人提出一個問題:「各位同學,你們認為夢想和理念有什麼不一樣呢?」

說實在的,已經很久沒有聽到「夢想」這兩個字出現在跟自己很近的生活中。上一次聽到,應該是 2021年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上台空,全球爭相追逐這位傳奇企業家短暫的太空旅行。這樣的夢想不是人人都可以實現,要用近乎半輩子的時間和富可敵國的財富打造,太過奢華了。
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或者這樣問好了,你記得上一次自己開口談夢想是什麼時候嗎?記憶中的那個夢想,是什麼樣子呢?
我記得的夢想,是 15 年前高中畢業剛上大學時,想要未來能成為一個能懂五十種語言的語文學家,環遊世界而且暢行無阻,很八股吧~
接著讀了商學院的研究所,出國再讀第二個碩士學位,緊接著進入職場,不知不覺已經在社會打轉近十年。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這次是我再度聽到有人在耳邊談著夢想二字。
有趣的是,我們之所以談夢想,並不是因為夢想有多偉大、對人類有多重要;而是生命中有另外一種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知道有它,甚至能觸碰到它,你可能會覺得生活和工作都更有意義,甚至更快樂,那,就是理念。

夢想和理念,簡單來說是利他光譜的兩邊
一般來說,夢想相較之下更關乎自己或周遭人事物的事,而理念則關於更大一群人,甚至社會、環境、其他族群的事。但也不排除有些人的夢想等於理念,這些人執意想要達成的遠方目標,就是關乎整個社會的利益,那最好。但是這邊我們就不談那些與生俱來的使命感。我們來談談如何靠理念讓生活和工作更快樂。
找到你所相信的理念,依著理念生活著
我從一個每天追求產品良率、每月追求工廠滿單率、每年追求個位數的毛利 (俗稱保三保四,也就是毛利要有 3%,是不是很慘) 的傳統製造業,一切以數字和金額為導向的商業思維,經過一番的懷疑自我、迷茫探索、撥雲見霧、鎖定目標,逐步踏入每間公司有自己的使命、想要改變的社會問題、同事互助合作、人人時時追求成長的新創公司,甚至成為一個公益人才平台創辦人口中「最有理念與價值觀的年輕人」。

想利用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和理念靠得更近。

第一, 什麼樣的人事物吸引你
現代人的選項和機會太多,專注力和深度思考的時間卻太少,與其漫無目標的到處找尋有熱情或喜歡的人事物,也許你可以嘗試用「不喜歡什麼人、不喜歡什麼工作、看不順眼什麼樣的行為」來下手。
其實,迷惘幾乎是現在所有40歲以下世代會面臨到的問題,但有趣的是,大部分的人並不會表現出來,導致迷惘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少數、是異類。我反而覺得不必這樣想,經過了這幾年的探索與拓展,我可以很堅定的告訴你,你以為的少數其實比你知道的還多,只是我們當時的圈子和認識的人有限。
此外,能感知而後認知到自己處於迷惘狀態的人,是有自覺的,當人一旦有了自覺,才有改變的可能、才有追求的動力。
但是要找到自己相信的理念、有興趣的社會議題、想要成為的那種大人,是絕對沒辦法在不嘗試,或不花一段時間就達到的。而我的作法是,透過每次的選擇,摸索出自己的不喜歡、不認同、看不下去,堅決避開這些,一定會和喜歡的、認同的、看得下去的相遇。
第二, 密集接觸那些你喜歡的人事物
當你漸漸知道自己對哪些人事物有興趣後,積極的去與他們互動。除了公司以外,學習型社群、公益組織、活動義工都是很好的接觸管道。
當年我想要逃離萬惡的傳產時,第一個嘗試就是想辦法讓自己加入一個「跟我不喜歡的人事物相反的學習型組織」,在裡面接觸那些我以為想要成為的人,學習他們的想法、態度、行為、甚至職涯。
第二個嘗試是參與「舉辦我關心的社會議題的活動」,利用短期的義工投入,驗證自己到底是不是對這個領域真的有熱忱,還是一時半刻的新鮮。
第三個則是加入一個公益組織,在工作之外,同時擔任這個公益組織的學習者和給予者。為什麼要同時有兩個角色?除了世界很大,知道的永遠不足以外,身為給予者就是下一段要講的,讓自己浸泡在其中
第三, 成為他們,或成為幫助他們的人
從探索、挖掘到建立,已經花了不少的時間與心力,接著再透過鞏固與放大,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理念的人,以及更有意義的生活和工作。
鞏固要內外並行。
內,這些理念與觀念在自己的心裡,是否操持著每一次你的選擇和觀點?
外,在他人的眼裡,你的言行舉止是不是與你所倡議的理念與觀念 (1) 表裡如一 (2) 完全一致 (3) 真心相信 (請注意這三個是有順序的,當你做到 (3),基本上(1) 和 (2) 也會被滿足)。
如果還沒有辦法成為他們 (至今我也還在這條路上努力著),成為幫助他們實現理念的一環,也是確認自己始終朝著鎖定的目標前進的一種方式,也就是「成為編織那美麗星空中的一顆星星」,而作法則是上述第二點提到的 3 種方式。
最後,無論你已經是,或正在是,一個有理念的人在做的利他的事,勢必是想要更多的人一起共好,就是最後一步要做的 -「放大」。

這是個打群架的時代,沒有競爭的你爭我奪,只有協作的把餅做大;也是個人人是社群的時代,沒有什麼老派的為善不欲人知,只有每個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發聲,把愛傳出去。
而無論你是要自己一個人做,或是找到一群相同理念的人一起做,利他共好絕對是這個時代不會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能像我一樣,持續在不同的有使命感的公司任職,讓每天的 8 個小時都和這群良善的人一起共事,再找到幾個業外的公益組織,讓剩下的其他時間都和這群人一起做不同面向的好事,一定可以達成開開心心上班、快快樂樂下班的夢想生活 : )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理念,然後在理念下更認真生活。

總結一下要如何找到理念,更快樂又有意義的生活和工作:
  • 第一 反向作為:探索與避開自己的不喜歡,就能與喜歡的相遇
  • 第二 持續行動:持續和行動一樣重要,唯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 第三 鞏固放大:從表裡如一、每個選擇完全一致,到所有人認為你就是這樣的人

最後,善用社群好好發聲 (記得,發聲也要遵循第三點,不要虛實生活是兩種樣貌)
You are what you do, not what you say.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時常在尋找生命意義的30世代小人物,目標是成為一位有力量而溫暖的大人物,透過到處尋找以願景驅動的人事物來更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相信把自己當成一顆種子,種入一畝名為改變的土地,這個世界會因為越多人的無畏投入,而變得更加美好。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