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ep.0】宇部的貓頭鷹奶奶

常磐公園公車站
常磐公園公車站
2014那一年回到山口的旅行,來到了宇部市的常盤公園湖水館。那天正舉辦著市民手作市集。會場望去,來場者目測平均年齡7,80歲,看來我是在場最年輕的參加者。現場有燒陶、拼布、花藝等退休的阿公阿嬤們的日常興趣創作。晃著晃著走到了一個擺著許多小貓頭鷹和筷架等陶器的攤位。攤主是一個八十幾歲的阿公,而桌上可愛的小貓頭鷹等陶器小物,竟然只賣一百日圓。
在場的長輩們,很熱絡的跟客人以及攤主們聊天,自己似乎也被其中的氛圍渲染,也就跟阿公搭上了幾句。阿公說「這些都只是平常在玩的作品,現在也不需要擔心生計,單純想把這些孩子們拿出來分享給一樣喜歡的人而已。如果能夠遇到能帶他們回家的人,我就很開心了」。
告知自己是從台灣來的旅人,阿公一臉驚訝的表情是我得意的反應(笑) 會特地上網查詢在地活動前來的外國人,看來真的不多,阿公很開心的幫我打包我選的小東西之餘,還塞了一些櫻花和銀杏筷架給我,希望我能帶回去送給更多的台灣人…
逛了一圈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場名為展售市集,實為結善緣的手作者聚會。攤主與攤主之間以物易物的狀況不少,除了商品的分享之外,還有各自帶來的便當零食以及茶水…
逛了一會,差不多來到了午餐時間,便走出來外頭的休息區座位,拿出放在背包裡的納豆捲和果汁出來,準備坐下來用餐。每次回日本,我一定會去便利商店買納豆捲,可以是正餐、可以是點心。有時候是單純的納豆捲,有時候會加秋葵,幸運的時候,還會遇到有泡菜口味的納豆捲。但要長程移動的狀況,我都會買一般的納豆捲,才不會在組裝的時候太沾手,或味道太重影響到旁邊的人。 這一天中午,就在組裝完有點回溫,但覺得應該還是很好吃的納豆捲,欣喜的準備咬下第一口的同時,突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轉頭一看,是一個老奶奶。看她有點喘噓噓的,又有點興奮的問道「聽說妳是台灣人?」 看來她是用「跑」的過來的… 拉出了一旁的椅子,一邊請她坐下來,一邊跟她說「是啊…怎、怎麼了嗎?」 老奶奶坐下來,慢慢的調整她的呼吸,然後就跟我說「我一直在等著,能否再遇到台灣人,如果遇到的話,一定要跟他說謝謝」 有點一頭霧水的自己,右手還拿著有點半風乾的納豆捲,然後看著老奶奶從她的便當袋拿出了自己準備的午餐,還有水壺,就如同熟人一般,順勢也倒茶請我喝,故事也就這麼開始了… 幾年前她曾經和家人去爬阿蘇山,但膝蓋不好只能慢慢走,沒想到與家人走散,內心一慌就不小心摔倒了。她說,幸好當時旁邊有人來攙扶她,還陪著她走去找家人,而那個人正是台灣來的旅人。至此之後回到宇部,似乎就沒什麼機會再遇到台灣人,一直到她剛上完洗手間回到攤位聽他先生說,有個台灣女孩來買貓頭鷹,老奶奶才開始在會場裡找她先生口述的自己。 原來老奶奶那時候的感謝一直都放在心裡,即便我不是當初幫助她的那個台灣人,但也是一直握著我的手,一直鞠躬,一直道謝…… 不是自己的經驗,但卻是因為其他台灣人在日本結下的緣分,再回到自己身上,演變成自己的故事,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也很暖和…. 我喜歡與日本之間的連結,並非表面冠冕堂皇的頭銜或所謂的崇洋媚外,而是與在地人的這種炆炆仔火,慢慢燉煮的溫暖,熬成自己的記憶與故事…
【亞麻孤寂的優遇】,是自己從2007年初次來到日本山口縣交換留學後所展開的一連串際遇。在疫情前國際觀光最高峰時期,也還是大多數台灣人所陌生的境地。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台南庄腳囝仔,來到了日本的另一個鄉下地方,意外的與當地牽起的摩訶不思議。截至目前為止的這15年來,支撐自己走過許多人生的關卡,也存下每一份感溫物語。在疫情期間無法自由來去的非常時期,感謝過去山口給予自己所有的記憶食糧。因為無法出國而有些被掏空的內心,藉此紀錄與分享,期待不久的未來,台日之間各地方的小故事也能夠繼續再開…
如果喜歡我的生活紀錄,也對裁縫譯人的斜槓人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隨喜贊助!你們的支持將成就我持續的力量,感溫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