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意外、瑣碎而豐富的人生圖景 -側讀花柏容《愛貪小便宜的安娜》

    多次在文學聚會中,寫作者們談起文體的選擇,總有各自一番獨到的見解。有人堅持散文最能貼近現實人生,自嘲格局小因而獨好其容易駕馭;有人鐘愛於詩的日夜蟻行,嗜於咀嚼不斷換腳跳躍的人生況味;至於小說家們的說法多半能夠引起同桌人的共鳴,究其原因除了他們是天生的說故事能手,也在於小說這種文體實在太易給予人們複雜、奇妙的想像。從西方小說的發展史來看,「虛構」(fiction)與「說故事」(story-telling)是顯明聚攏的兩種特質。前者在二十世紀以前獲得論者們的重視,後者是近幾十年來敘事學(narratology)津津樂道的要旨。這兩種特質熟重熟輕,不同作家與論者們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少人能夠否定:一部好看的小說背後多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短篇小說如是,長篇小說更不能豁免於此。
    從說故事的角度出發,近年來屢獲文學大獎的花柏容,其首部長篇小說《愛貪小便宜的安娜》,無疑為我們鋪展出一幅百無聊賴、荒謬瑣碎卻又真實如此的人生圖景。小說的主角是安娜(有識的讀者自然會聯想起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本名陳曉林,其暱稱來自於接電話時總愛說「安那」的口頭禪。小說的時空背景落在1980年代的臺灣,敘述的視角則是透過女兒小欣的眼光記錄下母親和自己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一開頭作者即為主角訂下一重要的人生基調:「每當出現令她難以承受的壓力,總有一個無關緊要的念頭分散她對原本那個巨大壓力的注意力,並且讓它煙消雲散。」這種特質讓安娜的生命充滿意想不斷的轉折,也讓她一次又一次安然地走過死亡的路口。
    故事,從安娜十三歲開始。出生在雲林鄉下的她因為家中孩子眾多,被送到臺北何新哲與陳淑女家當養女。中學時代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在醫院照顧罹癌的養母,補教名師的養父在外頭豢養著年輕女人,哥哥何學明憎恨其父,整個家處於嚴重分裂與對峙的狀態。身居其中,安娜的角色忐忑、尷尬並為仇恨所折磨,她對省錢非常敏感的習慣,就是在這段沒有安全感的日子中養成。十九歲養母去世後,無意中她住進了孤獨的老太太趙欣華家。在這裡,她結識熱衷於黨外運動的林建一,意外懷下小欣,卻因林建一的選擇不負責任成為單親媽媽。由此,安娜的人生經歷著現實的挫敗與困頓,但她的身邊始終不乏一再願意讓她「佔便宜」的人:同志身份的東東與阿杰,擺地攤做生意的香香、小蘭和大媽,讓她養成看書習慣的楊蕙琪老師,給她好工作的曾董,送她黃金的胡伯伯,擅於修理水電的阿德等。這些人以各種不同形式的善意,支撐起在不起眼角落默默生活的安娜,蹈踐了結局中作者所說的:「沒有他人的善意,人將失去生存的價值,而我也將無法完成安娜的故事。」
    與這些年來在中國崛起的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小說類似的是,在《愛貪小便宜的安娜》中,花柏容不刻意去追問生活的本質意義,而是讓生存與生理層次上更為基本、平庸的人性內容-即凡俗性(profane)-成為小說真實描繪的核心。如此一來,小說的核心就得是人物,而作者所挑上的角色也要是「素人」,其情節的寫作與安排必也得拋下對偉大情操及理想的描繪,認真貼近人生那種小小的眷戀與希望。安娜的「愛貪小便宜」及其周遭的人們在現實中逐一養成的人格特質(如曾董的重視拜拜、阿德的迷戀於挖地道、阿杰的流連於各處求愛),表面上看來都是不值得一提的生命瑕疵,但卻是這些饒趣的偏執或儀式,給予了他們存活下來的勇氣。由此,整部小說即是在精簡、流暢而富圖像的文字中,勾勒出臺灣劇烈變化年代中小人物們的浮世繪。
    在文學日漸輕薄且邊緣化的時代,能夠義無反顧的經營長篇小說,想來是件幸福且需有過人膽識的事。作為年近四十才出發的一位小說家,花柏容的本業是廣告文案,彷彿臣服命運召喚的在不惑之年寫起小說。一開始,即洞澈人生的傳授我們一帖名為「愛貪小便宜」的人生止痛藥。其不高調疾呼,亦不重筆催淚,一如安娜安靜而勇敢的踏出每一堅實的步伐。如此恬靜,如此悠揚,也如此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本文首次刊登於《文訊》2012年1月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厚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