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丈量,記憶的深度 -側讀凌明玉《不遠的遠方》

2022/05/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的光景如何丈量?記憶的曲徑怎樣聆聽倒帶的語音?王家衛的《2046》尤言在耳:「所有記憶的存在都是為了忘卻。」當然,我們不見得認同這種說法,但無以否認,「記憶」始終都是生命書寫裡不能被捨棄的一環。
單看小說家們,無不熱衷於拋出一顆又一顆的震撼彈,將我們帶回業以消逝或僅僅留存於生命間隙的片段。有識的讀者必然會問:「為何是小說家,或者籠統地說,還包裹進電影工作者,卻獨獨排除了散文的蟻行人?」這個答案,米蘭.昆德拉說得好:「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沈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全部輝煌的輕鬆,來與之抗衡。」
照昆德拉的說法,小說是這樣一種天賦的文體,得以憑藉回想的折光,照耀生命中那些沈重。而散文,因為太近、太近,不免成為卡爾維諾眼中,不斷被石化的世界之一環。這清楚地顯現在:小說寫作經常以第三人稱切開距離,散文則在敘實的要求下肩起第一人稱的寫法。有趣的是,凌明玉的新作《不遠的遠方》,恰恰有意挑戰了這種刻板的想法。
故事,從輯一「雙城記」裡的〈等待〉開始。一段注定失敗的年少愛情,不斷移轉鏡頭的城市光景,在時光隧道裡頭跳躍著的,是彼此始終凝視對方的姿態。「等待」是被刻意拉長了的時間,「雙城」是現實又是心理的必然之隔。存在於生命中的破碎線索,總是不經意地閃現,就像〈遠方〉開頭說的:「一個夢,醒來之後,回憶開始清晰。」
「雙城記」裡作者始終專注進行的,是解剖那些因為青春而終究必須遺落的自我。輯二的「取景窗」,則把焦點有意地轉換到長久生活的現實城市。市場中買菜的母女、海線火車上揹吉他的男子、賣蕃薯的落腮鬍老闆、超市裡的收銀員,這些散落拼圖中,雜混了兩個不同城市的記憶,更多的是屬於「我」所讀到的,無所言說的溫情。是以,我們可以目見,〈一碗感情湯!〉、〈我的忠貞〉、〈我曾買過時間〉、〈百無聊賴,就搭火車〉,如此滲入私我的城市素描。作者情感之充沛,似乎由此而見。
然而,一旦轉入「記憶聲帶」,隨即又會發現,寫的明明是親情,卻經常像是貼臉在櫥窗上的瞪大雙眼。一如〈親熱〉,開頭寫的是港都的熱,一轉筆卻立即映照出兩座城市、兩種生活、兩個各自只有一半的家庭,冷而熱。於是,藉著作者一再隱伏的線索,我們可以讀懂:「記憶的聲帶」實際上是卡在兩座城市間矛盾而交錯的音符。它們不斷迴旋拼湊,不在意奏不出和諧的樂曲,甚至帶些戲謔的要我們知道,人生就像〈迴轉人生〉裡頭的迴轉壽司,誰都不知眼前會轉到的究竟是哪盤。因為無以預測、無以躲避,拉開距離也才得以有柳暗花明的光景。
循此,輯四的「丈量距離」,理應是距離有意的拉開,作者卻寫了生活中簡單的、熱情的、令人珍視的片段。輯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熱情的年代〉、〈躺在椅子上的作文課〉、〈愛寫〉、〈時光藏書票〉,這幾篇回味寫作初衷與手寫年代的文章。〈熱情的年代〉中她談到自己參加文藝營,因為感覺到沒有寫作才能,幾乎要放棄寫作。沒想到卻意外的得到小說首獎,因而開始了那「不見天日晚夜孤寂刻畫」的創作生涯。這些篇章,用字少了刻意的雕琢與鋪陳,讀來卻令人份外的感動。
一路讀下,書中的四輯綿密成四面觀景窗,將讀者一一投擲入奔馳、停滯、折疊、驚心動魄的記憶方格。那些隱微揭露的,那些大膽鮮明的,那些恣意迴旋的,背後無不匿藏著創作者的真心與溫情。「遠方」可以是如此遙遠,卻也可以是「不遠的」。早在這本書名中,作者便已為我們揭示:「那些被流光陷阱住的記憶/那些最初的孤獨與最後的青春/那些高湯無法稀釋的情感默默留守/在我們都已聞嗅不到的/遠方。」
(本文首次刊登於《文訊雜誌》308期,2011年6月)
    王厚森
    王厚森
    本名王文仁,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閱讀、寫作與生命教育的推動者,學生眼中的「國文彌勒佛」。最新力作《閱讀寫作公開課:大學老師神救援,國文上課不無聊!》,立志打通人文素養與生命課教育的任督二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