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當位成熟的大人

    『哇!那個營區我們預約了一年,終於準備要去了ㄟ。』一同準備去露營的我們說。
    你獨自地帶了一句:『疫情開始變嚴重了,大家還要帶著小孩。孩子們都沒有打過疫苗,風險比我們高。再來,一起去露營的有些人我們不熟,他們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每天接觸多少人?我們比較難掌握,感覺這次露營很危險,考不考慮取消?』
    有人說:『活動都在戶外,又不是在密閉空間,根本沒什麼好擔心。』
    另一組人說:『忽然取消,小孩們會難過又失望,沒必要取消吧。』
    最後的人說:『排了一整年,下次預約還再等一年。哪裡來這麼多的時間,一直這樣排隊。』
    好吧!就這樣子,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群人就浩浩蕩蕩地往營地出發。車子開到營地,剛剛停好車,一組小孩班上確診,剛解除3+4的家族大聲地說:『大家口罩戴好吧!我們剛解除隔離。』
    這個聲音一傳出,大家很配合的把口罩戴好。即便在戶外,口罩都戴得很緊,就還是有一位不知道為什麼不願意戴口罩的大人,可能是他上班的地方天天要快篩,覺得自己沒有感染的疑慮,索性也就不戴口罩。
    晚餐時間,大家各自搬出準備的食材。你帶肉、他帶菜、我帶鍋底,完美分工的備好火鍋食材。一轉眼的時間,快手妙主婦就把火鍋給煮好,大聲地吆喝每一位人準備好各自的碗與筷子來夾菜吧!
    突然間,警覺心高的媽媽說:『拜託!請戴口罩,用公筷夾食物,小孩不要坐這麼緊一起吃飯,請保持一定的距離。』指令一下,似乎每一位都察覺到疫情嚴峻的狀況,千萬要注意。但,依舊是同一位大人,大剌剌地不戴口罩邊講話邊夾菜。
    露營時間飛快,玩累的孩子洗好澡準備進帳篷睡覺,大人們有個片段的空檔,坐的聊天,稍微敘舊一下。喝酒聊天的喝酒聊天、玩手遊的玩手遊、吃零食的吃零食,大人們手沒停著,嘴巴也沒停著。
    歡樂的露營時光,對孩子來說總是過得特別快。睡覺起來,大夥開始邊煮早餐邊收拾行李,相互幫忙的把帳篷都收好。一路忙到中午,陸續將裝備傢伙都裝好上車,大家互相道別。
    隔天,群組忽然傳來訊息:「誰誰誰,快篩陽性,大家要注意喔。」
    恐慌開始了!我們開始緊張,因為陽性反應的就是那位不願意戴口罩的大人。去露營的我們開始回想跟他接觸的時間,一起吃飯的狀況,一起準備食物的情形,一起收帳篷的過程。
    果然,病毒傳播速度與方式,如同媒體與網路資訊寫得一樣。你們一車四個大人,再加上3歲半的孩子確診了。5月的疫情正熱、正混亂,不情願地你們參與了這場混戰。
    一切可避免的感染,在大人不成熟的決定下,帶著三歲半的孩子,一起陪同你們渡過令人不舒服的病程,一同參與了一場醫療的混亂。明明簡單一個決定就能避開這場高風險的活動,你們卻增加醫療人員的辛勞。
    或許,可以說:「不去露營也會在其他的地方感染。一群人去也不是大家都有被感染。」
    是的,我們無法判斷不去就不好被感染。但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你們努力避免感染,減少群聚的場合,避開在疫情高峰的家庭聚餐,不就是想延後自己被感染的時間,保護小小孩嗎?
    當然,可以一笑置之,用著一向不負責任的輕浮態度說:又不是去露營的每個人都有中鏢,況且得了又不會死,反正遲早都會得到。
    用時間換空間,一直是你對防疫的準則。疫情時間拉長,醫療與科學就更能理解病毒的結果與治療方式。為何面對這次露營,你會放棄這些原則?孩子無法抗拒對玩樂的吸引,身為成熟的大人們,到底做了什麼決定呢?面對明明可控制的風險,你們的選擇明智嗎?對下一代負責任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