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實發生改變,我就會改變想法,那您呢?」
上一篇我們說到雙重標準。
事實上,這個世界對於矛盾、前後不一的人,總給予一種不信任的指責。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核心立場,在支持與反對之間變來變去、在環保與經濟之間跳來跳去、在資方與勞方之間改來改去,那似乎這個人就不太值得信賴。
這樣的質疑沒有問題,我們的所作所為確實影響著我們的說服力,一個人如果總說自己支持環保,卻總是坐飛機與一次性餐具,那支持度會大打折扣;如果一個領袖總講人權與自由,卻對反抗者大肆搜查,那也會為人諷刺。
既然如此,改變立場有甚麼好處呢?
那就是培養試錯的科學精神。
實際上,任何一個成熟的科學家,他們心裡都知道,自己的所有理論假設與研究成果,有一天都有可能被推翻。也就是說,科學的相信,是暫時的、是可證偽的(Falsifiability),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的觀點是可能出錯的,那我們會認為他具有科學精神。
而我們在辯論教育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先請學生放下立場,用抽籤決定正反方,因為絕大多數同學的立場,都只是不虔誠、無來由的信仰而已。
辯論的第一題往往是死刑存廢,初學者在處理題目時,往往只是依靠社會新聞給人的觀感,搭配「一命換一命」、「天賦人權」等概念。
但實際上,不論是對於政策也好、價值觀也罷,都沒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我們之所以站在支持或反對的觀點上,很有可能只是了解的不夠豐富。但這本身其實是可惜的,尤其在後真相時代(post-truth politics),我們被資訊洪流侵襲,在立場先於事實的情況下,最後只得到了片面的資訊。
要能多方吸收的方式其實很簡單。
就是不斷轉換立場。
一旦經過抽籤決定立場,你有時會需要支持一個不太熟悉的族群,那你必須先認識他們。轉換立場的好處在於,當我們能夠吸收不同立場的資訊後,對於一件事情的評價往往可以更充分。
這就是為什麼,很常有人自詡是中立理性,但如果他在做選擇時,想都沒有想過其他答案,這份中立也容易令人質疑。反之,若一個人擁有足夠的知識與體驗,這時他的選擇就成為了更堅定、更扎實的聲音。
所以,說服力會因為「量變導致質變」,在書評上,閱讀多的人比少的人更可信;在影評上,觀影多的人比少的人更可信,樣本這件事,多少決定了我們是不是一個擁有判斷力的人。
改變立場,就是協助自己吸收更多資訊、處理更多樣本,在對方是有道理的、講道理的前提下,我們能學到更多。
你依然可以有核心價值。
別誤會,堅持己見是美德,但在堅持之前,我們應當先檢驗自身是否有匹配的涵養,在表達之前,我們可以先想想看,如果我這麼有道理、那為什麼對方跟我的立場不一樣?除了他們沒想到、他們不懂以外,還有沒有一些更可靠的答案?
而在社會中,或許我們不該把修正視為「打臉」,實際上,認錯既不可恥、抑不可笑,而轉換自己的想法,更不是一件該為人不齒、覺得難堪的事,這只會讓人們產生無謂的堅持,鼓勵從善如流、培養服善之勇,或許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