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辯證法?如何讓人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本篇就我能力所及簡單介紹。

辯證法的概述

辯證法(Dialectics)源於古希臘,經歷了蘇格拉底、黑格爾和馬克思等人的發展,成為理解世界和社會變革的重要方法。辯證法強調矛盾對立、過程性和動態性。簡單來說,它就是告訴我們:矛盾並不是壞事,反而是推動發展的關鍵。


黑格爾辯證法

  • 正,命題(Thesis):某一現象或觀念的初始狀態或主張。
  • 反,對立(Antithesis):與命題相對立的狀態或主張,是對命題的挑戰和反思。
  • 合,合成(Synthesis):命題和對立進行衝突與融合後,達到的更高層次的統一。合本身可能成為下一輪辯證過程的新命題。
黑格爾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教授,他告訴你:「孩子,生活中的每個矛盾都有解決之道,這就是命題和對立之間的關係。」
這位老教授又微笑著說:「當你理解了這對好兄弟之間的關係,你就能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這就是合。」通過這種方式,你可以不斷地在矛盾中找到新的統一,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發展或想法。
raw-image



否定辯證法 negative dialectics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阿多諾 Adorno 的否定辯證法。這位批判大師的辯證法強調持續的批判和否定,並拒絕將現實簡化為單一的同一性。

1. 持續的否定 (Ongoing Negation)

否定的辯證法不尋求矛盾的最終解決或綜合,而是通過不斷的否定來揭示現實中的不合理和壓迫。這種否定是一個無窮盡的過程。

舉例:批判現有的社會制度,不斷揭露其內在矛盾和不公正,而不是試圖找到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

2. 反同一性 (Anti-Identity)

阿多諾反對同一性,反對將多樣性和差異性簡化為單一的、統一的整體。他認為同一性思維是一種壓抑性的力量,會抹殺個體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舉例:拒絕將個人經驗簡化為某種普遍的社會類型,強調每個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

3. 非概念性 (Non-Conceptuality)

阿多諾強調現實中的許多經驗和現象是無法完全透過概念來處理(界定、描述、操作),應該保留其非概念性的一面。這種非概念性代表了現實的複雜性和不可簡化(此觀點近似這篇語言是意義的家:經驗與評價

舉例:藝術和美學體驗中的情感和感知,這些經驗無法完全用理性和概念來描述。

不追求「合」與同一性,持續否定更符合主觀經驗、也更自由

否定的辯證法認為「反」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黑格爾的辯證法太過強調「合」,而且合又與正太過靠近,阿多諾認為要透過持續的否定,人類才能不斷地尋求真正的解放。

阿多諾就像是天生反骨、率真的朋友,他告訴你:「別老是認命的接受現狀,批判它!」當你面對工作壓力和存在危機時,不要簡單地接受現狀,而是要不斷地質疑和反思。
這位朋友繼續說:「生活就是要不斷地調整和改進,這才自由!」藉由不斷地質疑和反思,你可以逐步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活出自己的樣子。

黑格爾辯證法與否定辯證法:同一性與差異性

  • 黑格爾辯證法:強調同一性,認為通過矛盾的統一可以達到更高的層次(合)。
  • 否定的辯證法:強調差異性,拒絕簡化多樣性,保持持續的批判(正、反、反...)。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否定辯證法,首先是正、反、合的「合」太難了,除了思考和語言的侷限外,真實的生活也不必硬要擠出一個合,有反思、有方向就好了。

雖然我以阿多諾和黑格爾比較,但阿多諾比較像是黑格爾的延伸,阿多諾真正反對的是維也納學派(Vienna Circle)的邏輯經驗主義(logical positivism),他認為當社會科學淪為邏輯經驗主義就沒了脈絡,只剩下對現況的描述。


小結

  • 黑格爾的辯證法:正、反、合。
  • 否定辯證法:正、反、反...
  • 辯證法讓人將自己的「主觀真實經驗」加以處理(抽象化、反思、對話),進而鬆綁或顛覆既有的行為與思考模式,發出自己的聲音。


avatar-img
6會員
11內容數
哲學、心理、諮商、社會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永久測試版 的其他內容
佛洛姆在《To Have or To Be》一書中深入探討了「擁有模式」和「存在模式」之間的區別,並指出我們所選擇的模式也會展現在語言的使用上。這篇文章將探討語言如何反映我們的生活模式,並談及完形治療如何從當事人的語句看出端倪、協助當事人通過改變語言來促進自我覺察和內在整合。
佛洛姆在《To Have or To Be》一書中深入探討了「擁有模式」和「存在模式」之間的區別,並指出我們所選擇的模式也會展現在語言的使用上。這篇文章將探討語言如何反映我們的生活模式,並談及完形治療如何從當事人的語句看出端倪、協助當事人通過改變語言來促進自我覺察和內在整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自從我有意識後,我才察覺到自己是只有二分法的人。遇到任何狀況時,我通常選擇”離開”,我不想戰鬥、不想爭吵、不想做無謂的抗辯,為什麼?因為我的童年造就了這樣的我。我的人生彷彿電視劇,只有好人與壞人,好事好事與壞事,這讓我無法中立的評斷任何事情。這是生物本能,但它被演化的太過強烈,在我的思考邏輯中,「逃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探討當代人缺乏自然體驗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特別是對於人與環境、自我連結的影響。同時,提出了人智學治療成癮的原則和方法。透過與個案建立連結、探索生命史、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等進行治療。藉由瞭解七年發展階段史及透過自身經驗來穩定自我和獲得自由,使讀者更深刻了解身體經驗的重要性和成癮心理學的人智學解釋。
自從我有意識後,我才察覺到自己是只有二分法的人。遇到任何狀況時,我通常選擇”離開”,我不想戰鬥、不想爭吵、不想做無謂的抗辯,為什麼?因為我的童年造就了這樣的我。我的人生彷彿電視劇,只有好人與壞人,好事好事與壞事,這讓我無法中立的評斷任何事情。這是生物本能,但它被演化的太過強烈,在我的思考邏輯中,「逃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