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Confirmation bia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確認性偏誤

當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這樣的人常被認為是頑固的,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曾經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呢?確認性偏誤指的是當我們在做決定或看事情時,大腦像一個過濾器,只接受對你有意義的想法,忽略其他的。而這些符合自己想法是來自我們的成長環境,從小到大受到的影響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當我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時,容易被這些過去的觀念所左右,結果就是我們的決定和看待世界的態度永遠停留在過去的想法上,這就是確認性偏誤的荒謬之處。



生活中的例子

確認性偏誤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還蠻常見的。我自己也碰過類似的情況。以前單身時,我從來沒注意到城市裡有那麼多小孩和孕婦。但是,當我婚後有了孩子,突然發現周圍好像到處都是孕婦。連街上的嬰兒用品店都似乎變多了。更誇張的是,我家附近竟然有家幼兒園,我住了十幾年才發現它的存在。我知道我分享這些事實時,在其它人聽起來可能有點荒謬,但當我了解了確認性偏誤理論後,我才意識到這種情況真實的在我身上發生。


或者說,我第一次買車的時候,為了省錢所以我挑了一台全台CP值最高、最便宜的新車。當時我只是需要一輛能夠接送小孩上下學、不怕風吹雨打的交通工具。在選車的當下,我以為我的選擇是獨特的,不管是車的顏色、品牌還是功能,我都認為我選得是最好的。但是在買了這輛車,上路後才發現,原來和我開著同款車的人怎麼這麼多。


諸如此類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比如當你跟別人吵架需要找人評評理的時候,你會傾向找支持你觀點的人,而不是中立公正的人。不管是不同團體的粉絲或是不同政黨的支持者,情況也都很類似。當一個團體與你的想法或生活態度相近時,你會加入成為他們的粉絲或是成員,我們總是一直在拉攏著跟我們有共鳴的人,尋找肯定自己想法的這個人或團體。


但你知道嗎?事實上,如果今天你是抱持反方立場的人,而刻意為此去找對你有力的事實和證據,你還是會找得到。可惜的是,半數的人都不這麼做,我們的反射性動作是在大腦中選擇性地篩選出我們想要聽到或看到的內容,讓這些內容為我們站台。


也就是說我們喜歡生活在一個令你感到自由自在的舒適圈裡,在那裡你才會覺得很舒服。如果像我剛剛說的方法了解反對方的立場,反而讓我們覺得很不舒服。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察覺,這對你的人生或是你個人的成長一點幫助也沒有。


如何不落入確認性偏誤


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讓幫助自己成長讓自己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呢?


以下是幾個解決方式:

第一,先認知到你不一定是對的。

當你意識到自己可能會犯錯,你才會開始往外找答案,聽聽其他不同立場的意見。這有助於讓你更開放去尋找真相,認識到不同觀點的存在。比方說,Thomas Friedman在他的書《世界是平的》中提到,大部分資訊都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但其他非英語系國家的觀點同樣值得被重視。學習不同的語言也可以開拓視野,更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觀點。


所以,他也會參考阿拉伯、印度或俄羅斯等等不同地方或國家的觀點,獲得對國際情勢的不同評論。換句話說,如果你長期只關注在自己訂閱的雜誌或書籍,可能會把自己限制在某些興趣或領域。同樣地,如果你對某個產業或本土電視劇過於執著,你可能已經對這些資訊駕輕就熟,知道電視劇情或產業走向大概如何。但這樣的環境對你來說 ,長遠來看對你幫助不大。這些資訊會讓你的思維形成一個堅固的框架,讓任何人都難以動搖你的想法。


再舉個例子,像是YouTube或手機上的廣告。這些都是經過運算過的,知道你喜歡什麼,然後推出你一定會喜歡,或是感興趣的內容給你。舉例來說,如果你對影劇新聞非常感興趣,那麼手機或YouTube的廣告就會不斷出現相關的頻道讓你追蹤。讓你無時無刻都知道某個名人現在家中發生了什麼事,他的新的戀情是怎麼開始的。而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的你也會誤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的樣貌。


第二,保持中立,不帶著立場與偏見的傾聽。

只有這樣,所謂的真相才會漸漸浮現出來。對自己的想法產生質疑,經過一段時間後再一次重新檢視自己的觀點、假設和判斷。這樣你才能退後一步,看清事件的整個畫面。


第三,隨時提醒自己保持覺察,意識到確認偏誤會影響你的決策。

如果你繼續用自己習慣的方式來看待事情,那麼你只會走上一條你從小到大你的世界本來就為你鋪好的路。


總結

避免確認性偏誤有三個重點:

  1. 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永遠都是對的的。多元化你的資訊來源,不要只依賴單一來源的資訊。
  2. 保持中立、不帶偏見的傾聽,尋找不同觀點,例如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觀看不同類型的節目、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3. 隨時提醒自己保持警覺,刻意抱持懷疑的態度看待事情。這樣做可以幫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avatar-img
51會員
185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茉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城市裡有很多破舊的紅瓦屋成了焦點,新房子又高又現代化光鮮亮麗。介紹了白先勇筆下的《思舊賦》,講述了一個官宦之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閱讀這篇短篇文章時,像著一幢殘缺破舊的紅瓦屋引起好奇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期待故事發展。
我想大家應該都去過海洋生物館、博物館或者遊樂園吧?當你進去的時候,可能會有急事需要離開,比如去車上拿東西之類的。反正你就是離開了那個地方的門口。這時候在出口處會有工作人員在你的手上蓋一個搓印。這個搓印可以讓你等一下方便進出。對大人來說,我們會想在離開之後趕快將這個搓印洗掉,但對小孩來說,
Google Podcast即將終止服務!如何無痛切換到新平台?為因應Google Podcast在 6月23號結束收聽服務。如果你是用Google Podcast收聽,你可以參考以下流程為自己或是小孩移轉你的頻道設定。你可以跟著我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輕鬆切換到AntennaPod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如果人生有地圖》就老後地圖的主題為大家提出以上的令人省思的問題。針對未來的你或是現在的長者,在面對老人的生活時,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享受上帝賜給我們的每一天。這本書的許多觀點,將會令你耳目一新。
城市裡有很多破舊的紅瓦屋成了焦點,新房子又高又現代化光鮮亮麗。介紹了白先勇筆下的《思舊賦》,講述了一個官宦之家的前世今生,寫得很有意境。閱讀這篇短篇文章時,像著一幢殘缺破舊的紅瓦屋引起好奇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期待故事發展。
我想大家應該都去過海洋生物館、博物館或者遊樂園吧?當你進去的時候,可能會有急事需要離開,比如去車上拿東西之類的。反正你就是離開了那個地方的門口。這時候在出口處會有工作人員在你的手上蓋一個搓印。這個搓印可以讓你等一下方便進出。對大人來說,我們會想在離開之後趕快將這個搓印洗掉,但對小孩來說,
Google Podcast即將終止服務!如何無痛切換到新平台?為因應Google Podcast在 6月23號結束收聽服務。如果你是用Google Podcast收聽,你可以參考以下流程為自己或是小孩移轉你的頻道設定。你可以跟著我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輕鬆切換到AntennaPod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如果人生有地圖》就老後地圖的主題為大家提出以上的令人省思的問題。針對未來的你或是現在的長者,在面對老人的生活時,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享受上帝賜給我們的每一天。這本書的許多觀點,將會令你耳目一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認真是一個看似正面卻潛藏危險的詞。過度的認真會讓人無法得到滿足感和安心感,反而增加焦慮和情緒起伏。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於事情過度認真的結果,以及建議放下對結果的固執,以更輕鬆的心態去愛上事情的本質。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爭個是非對錯,又如何, 證明你是對的、是好的,又如何, 反思自己的心念與糾結,反思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這些都會隨著個人的生命歷練調整與轉變; 練習臣服與信任, 信任生命之流會帶領你前往真正適合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Thumbnail
當你說話很誠懇,立場也沒有相左,也沒有價值觀衝突的問題,這時如果還是被拒絕,通常是兩種情況,第一是對方真的當下不需要,第二是心底不相信你這個人,覺得你做不到你說的。 不管說再多最後判斷還是「我相信這個人嗎?」只有自己打從心底相信做得到,別人才可能相信你。 當邏輯遭遇人性,你的完美可能並非他人
我不迷信,但我相信。 迷信,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並會將結果歸咎於外人或外在條件,負面情緒就影響自己心情。 相信,則是一種「正面迎向」的力量,對於結果「有或沒有」皆能坦然面對,因為「相信」的力量,會大於「得失心」。 昨天初四,同學來家裡開心聚會,是我「相信」過年期間有客人來家裡走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認真是一個看似正面卻潛藏危險的詞。過度的認真會讓人無法得到滿足感和安心感,反而增加焦慮和情緒起伏。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於事情過度認真的結果,以及建議放下對結果的固執,以更輕鬆的心態去愛上事情的本質。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爭個是非對錯,又如何, 證明你是對的、是好的,又如何, 反思自己的心念與糾結,反思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這些都會隨著個人的生命歷練調整與轉變; 練習臣服與信任, 信任生命之流會帶領你前往真正適合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Thumbnail
當你說話很誠懇,立場也沒有相左,也沒有價值觀衝突的問題,這時如果還是被拒絕,通常是兩種情況,第一是對方真的當下不需要,第二是心底不相信你這個人,覺得你做不到你說的。 不管說再多最後判斷還是「我相信這個人嗎?」只有自己打從心底相信做得到,別人才可能相信你。 當邏輯遭遇人性,你的完美可能並非他人
我不迷信,但我相信。 迷信,會失去自己的判斷力,並會將結果歸咎於外人或外在條件,負面情緒就影響自己心情。 相信,則是一種「正面迎向」的力量,對於結果「有或沒有」皆能坦然面對,因為「相信」的力量,會大於「得失心」。 昨天初四,同學來家裡開心聚會,是我「相信」過年期間有客人來家裡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