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系列:二十四小時火化之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實際朋友在這行業中,作法也都是新聞裡講的那樣,總歸幾句話,
「政府沒擔當,公文文字字面上解釋VS實務實際運作,就算沒有硬性寫上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實際運作起來根本相去不遠了。還巴著公文上的文字,就是不敢承認要叫人家趕快燒一燒,有夠沒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聞):「新北市殯葬處長黃秀川指出,中央未明定火化時間,但據中央2020年3月19日行文給地方的關於屍體處理建議措施中就提到,遺體裝入兩層屍袋後不可再打開,並盡速火化或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深埋,也建議於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按這這個做法,遺體根本不會進到殯儀館冰存,就會直接進火葬場,照此程序24小時內就會處理完畢。」
(非新聞)--->***「都怕傳染力極強的新冠傳播,要裝入兩層屍袋且不能再打開,就算沒有硬性規定要二十四小時內火化,但裝在屍袋中的遺體放在冰櫃,有什麼意義?給家屬瞻仰袋子幹嘛?
「實質實務運作」的細節,就已經等同是「要趕快燒了」,結果令人不爽的是,政府就不肯承認這點,文字上閱讀和解釋,有基礎中文能力,大家都懂,但就是實務運作起來有「很快就要燒掉」(和二十四小時差不多)的問題。」***
(新聞):「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外界好像一直對遺體的處理有誤解,新型流感、新冠肺炎除火化,若經主管機關同意也可以深埋,未要求24小時內進行,也沒說要「盡快」。上個月也再發文給各衛生局通知醫院及相關單位,希望能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VS
新北市衛生局發言人高詩琪表示,新冠肺炎雖列第五列傳染病,法令確實僅提到24小時內通報,沒提到火化時程,當初衛生局也曾去函中央,得到回覆是「盡速火化」。」
(非新聞)--->***現在是中央和地方又要互槓是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仔.憨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統一獅球員被影射打假球,所以吉球迷妨害名譽 先不討論吉球迷的內容 但如果吉成功並索取損賠了,然後未來被影射球員真的被查出於該些球賽有打假球的事證並審判終結。 那被吉妨害名譽的球迷,可以有什麼作為? 不然說球迷沒證據不能亂說打假球,那球團自己也沒證據證明自己球員沒打假球啊。
判斷假訊息的人和機關到底是誰? 判斷假訊息的人和機關,有沒有自己也製作假新聞和假訊息的可能性? 處罰散布假訊息保障的法益到底是什麼?同時間侵害的法益又有什麼?兩者之間是否失衡: 前者帶來的利益是歸屬於人民或是特別團體?後者失去的利益是來自人民還是其他? 「有證據顯示這則訊息是認知作戰的產物」
就是「強調對人>>>>>>對事」 明明就是把規定訂得清楚一點細一點就解決的事: 以後非重大交通違規開單,完全不給裁量權,直接就開,完全不給質疑的空間,如果民代或政府官員站出來說個一兩句,就加重裁罰額度至二分之一之類(請完全閉嘴,也順便保障各位民代和官員不要被政敵和媒體炎上)。 … ……
看完以有趣故事講解歷史的cheap大大轟炸台北市交通局歧視機車族的影片(台北市交通局找Cheap拍宣導機車交通安全的影片,覺得人的本位主義真的好強大(不單指哪一方,而是all)。 PS:也看完了志祺七七的說明+企鵝的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22工作時,偶然聽到某人戲謔地講著自己的八卦,當下有點情緒 但站在樓梯間的時候,心中突然浮現的卻是「要這樣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嗎」? 在短暫的幾分鐘哩,思考是千迴百折,但內心的聲音最終卻是沒有聲音。 如果要用語言文字描述的話,那是: 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不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呢?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SP4-JmyS/?fbclid=IwAR2glrT9LwWazXiKJbqrqPUrHSWFpP05STllTXRhTAkU3pVgmgm0E0lmwxM lawyer_sunny 零:前言的前言 一、前言 BLABLABLA…
統一獅球員被影射打假球,所以吉球迷妨害名譽 先不討論吉球迷的內容 但如果吉成功並索取損賠了,然後未來被影射球員真的被查出於該些球賽有打假球的事證並審判終結。 那被吉妨害名譽的球迷,可以有什麼作為? 不然說球迷沒證據不能亂說打假球,那球團自己也沒證據證明自己球員沒打假球啊。
判斷假訊息的人和機關到底是誰? 判斷假訊息的人和機關,有沒有自己也製作假新聞和假訊息的可能性? 處罰散布假訊息保障的法益到底是什麼?同時間侵害的法益又有什麼?兩者之間是否失衡: 前者帶來的利益是歸屬於人民或是特別團體?後者失去的利益是來自人民還是其他? 「有證據顯示這則訊息是認知作戰的產物」
就是「強調對人>>>>>>對事」 明明就是把規定訂得清楚一點細一點就解決的事: 以後非重大交通違規開單,完全不給裁量權,直接就開,完全不給質疑的空間,如果民代或政府官員站出來說個一兩句,就加重裁罰額度至二分之一之類(請完全閉嘴,也順便保障各位民代和官員不要被政敵和媒體炎上)。 … ……
看完以有趣故事講解歷史的cheap大大轟炸台北市交通局歧視機車族的影片(台北市交通局找Cheap拍宣導機車交通安全的影片,覺得人的本位主義真的好強大(不單指哪一方,而是all)。 PS:也看完了志祺七七的說明+企鵝的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22工作時,偶然聽到某人戲謔地講著自己的八卦,當下有點情緒 但站在樓梯間的時候,心中突然浮現的卻是「要這樣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嗎」? 在短暫的幾分鐘哩,思考是千迴百折,但內心的聲音最終卻是沒有聲音。 如果要用語言文字描述的話,那是: 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不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葬儀其實不盡合理 經歷了丈母娘過世的淨身,遺體暫放大廳準備置放棺材的桌子上,助念八小時以上(直到棺木送達),燒引導錢(一直到第二天棺木送達為止,換言之是徹夜不停的折金紙依序放置臉盆四周,讓火不停的燃燒,以接引死者返家)念腳尾經兩小時(阿彌陀經以及父母恩重難報經),接棺木,美容淨身,遺體暫厝棺木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日本和臺灣在喪禮環節的不同之處,從火葬文化、出殯流程、靈車路線、撿骨流程等逐一比較。其中,詳細說明瞭日本的火葬傳統、出殯流程和火葬後的撿骨流程,並討論了環保葬的概念和死者亡魂成為祖靈的相關情況。
Thumbnail
生死這兩個觀念是並行存在的,有生必有死,這也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談到一個地方的生活機能,我們一定優先考慮食衣住行育樂,明明死亡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大家都避而不談,想當然爾,把殯儀館蓋在你家旁邊大家鐵定Say No。舉個例子,彰化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火葬場,若有火化需求得送台中或南投。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葬儀其實不盡合理 經歷了丈母娘過世的淨身,遺體暫放大廳準備置放棺材的桌子上,助念八小時以上(直到棺木送達),燒引導錢(一直到第二天棺木送達為止,換言之是徹夜不停的折金紙依序放置臉盆四周,讓火不停的燃燒,以接引死者返家)念腳尾經兩小時(阿彌陀經以及父母恩重難報經),接棺木,美容淨身,遺體暫厝棺木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日本和臺灣在喪禮環節的不同之處,從火葬文化、出殯流程、靈車路線、撿骨流程等逐一比較。其中,詳細說明瞭日本的火葬傳統、出殯流程和火葬後的撿骨流程,並討論了環保葬的概念和死者亡魂成為祖靈的相關情況。
Thumbnail
生死這兩個觀念是並行存在的,有生必有死,這也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談到一個地方的生活機能,我們一定優先考慮食衣住行育樂,明明死亡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大家都避而不談,想當然爾,把殯儀館蓋在你家旁邊大家鐵定Say No。舉個例子,彰化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火葬場,若有火化需求得送台中或南投。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