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工作時,偶然聽到某人戲謔地講著自己的八卦,當下有點情緒
但站在樓梯間的時候,心中突然浮現的卻是「要這樣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嗎」?
在短暫的幾分鐘哩,思考是千迴百折,但內心的聲音最終卻是沒有聲音。
如果要用語言文字描述的話,那是:
「只要一旦評價眼前一切的人事物(二元對立,對或錯、正或反、好或壞)),那就會一直地活在輪迴中」,也就是「活在煩惱之中」。
而我們身而為人,有這個自己的概念,理所當然在活下去的本能之下,是不可能「不比較的(二元對立就是一種比較)」。
既然如此,那又該如何「不一直活在輪迴之中」呢?
一、就工作上來說:
(一)在基層的時候:
行事「依法行政」就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所面對的一切事情,就照著法律做就好,不用用到自己的評價」
(二)在位階較高、可以改變法規的時候:
行事「依照最大公約數的公眾利益」就是最好的方法,至於少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侵奪時,再看能搭配什麼「配套措施」,來讓影響不會又快又急(漸進式影響)。
PS:但如果利益受侵奪的一方,其所主張的權利,為其帶來利益的同時,反而也會侵奪到「大部分公眾利益」;換言之,「部分人利益的增加數量,少於大多數人利益減少數量」,那可能連配套措施也不用執行了。
PS:而上述原則的建立,前提必須是有足夠的統計和研究部門和能力。
二、就人際上來說:「遠離那些不斷灌輸你某個價值觀的朋友或同事」
「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摻的」。
如果今天一個人,針對一件事,不斷批判其壞處,或不斷追捧其好處。相信上述的那句話,和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思會越來越混亂,面對人生其他很多事情,煩惱會慢慢產生、越來越累積。
三、就家庭生活來說:其實要注意的跟二、一樣,但我們通常無法遠離有那些特質的家人。
(一)在成年、有獨立經濟能力可以出去之前:
在這階段,其實當你意識到活在「某個價值觀下」很痛苦的同時,有可能的原因是
1.是因為「你堅持著自己的某個價值觀」:
你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當下的這個自己的心中,有將來想做的事情。
人生要向前、向哪裡前進,基本上就是「自己心中有某個價值觀」決定,這本來只是作為動力的東西,但在和其他人的價值觀相左並相碰的同時(會碰撞到產生痛苦,自然是最周遭最親近的人所提出的),卻反而變成「煩惱之外,又更多煩惱」的根源了。
PS:每個價值觀本身都會產生煩惱,更遑論多出其他價值觀加入後所產生的化學作用。
但在成年、並有獨立經濟能力之前,迫於自己的有限能力,根本「無法遠離不斷灌輸你某價值觀的人」(這邊的遠離,是想走自己的路),那最好的方法,我會想提供的想法和方法是:
(1)那或許可以在堅持的同時,想起「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摻」這句話。
就只是設法「在你的價值觀和家人不斷灌輸你的價值觀之間」,找出「平衡」。
舉個很傳統的例子,臺灣家長普遍想讓小孩讀二三類,因為認為工作比較好找。
那如果今天你想要走文史藝術音樂的路,那可以在選填就讀二類組校系的時候,看看該校是否有自己有興趣的相關科系,你可以雙主修或輔系(這當然是說的比做的簡單,因為科系性質差異太大,很難跨獨或跨選);又或著,可以在就讀二類組校系的同時,維持功課不要被當,其他課餘時間仍舊可以花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需要的金錢,可能自己打工而來,可能婉轉和那些不斷灌輸你某價值觀的家人請求)
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檢視「自己的價值觀」,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斷面對越來越困難和煩惱之後,慢慢地越來越疲弱和懶散,或許就代表,其實你也沒多喜歡那個價值觀,那或許當初被那些家人強塞的價值觀,也沒那麼討厭了。
PS:如果看不懂上面一些論述,可能是沒有聯想到:「價值觀」帶來「目標」。
PS:上述又證明了那句話,「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摻的」。
想想你不斷堅持的價值觀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弊(堅持的人通常都強調”利”),想想不斷灌輸
(2)「在遠離不斷給你價值觀讓你痛苦的人之前,好好充實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仍在就學的學科能力,還是輟學之後的在外工作的應對進退的能力,每個能力都是一種蓄積,能夠幫助你,在可以離開的時候,獨自在外打拼的時候,有更多餘裕可以處理工作或人際之餘,「堅持(或完成)自己的價值觀」。
而上述(1)(2)是「想法」和「方法」的改變,兩者並行之下,等到成年後,如果還是搬不出去,或是搬過去後仍舊不斷會被「不斷灌輸你價值觀的人」纏著,那就是(二)的範疇了:
2.是因為「你不喜歡被強迫的感覺」
這點也沒什麼好說的,其實你也沒堅持什麼自己特別的價值觀,就只是不爽被人一直推著走、照著別人的路走。
針對這點產生的煩惱,與其要找方法處理,倒不如該說「你需要的時間,累積更多的人生的資訊、經驗」,感受就會變了;或著,一樣想想「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攙的」,去思辨「這個因為強迫而讓你反感的價值觀」,「給自己可以帶來怎樣的利益」,說不定感受就平衡或反轉了。
(二)在成年後,家庭的羈絆仍舊讓自己必須面對那些不斷灌輸你某價值觀的家人:
這邊的方法就很單純了,仍就是回到「想法上的改變」,也就是想想「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摻的」。
而通常有經濟能力可以閃遠遠了但還是遠離不了,也是因為你知道、也記得,那些不斷灌輸你某價值觀讓你痛苦的家人,在這個行為之外,也為你付出很多帶給你很多利益(不僅只是銅臭味的利益,還有溫暖及愛),不是嗎?
既然這樣,那就只能想法上的改變,並且不斷強調著「讓你痛苦的那件事」之「每件事情都是利弊相摻的」之「讓你痛苦的那件事」的「利益」的部分,僅僅如此而已。
還有,記得一件事,人生可能就只是這一個瞬間的事情而已:
下一秒鐘,自己或那些自己(曾經)無法忍受的人,可能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