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回顧過往(三) - 英國的那些人

本來想藉由回顧生命經歷,來釐清心之所嚮,寫到英國,就想寫戀愛故事,總是這些才印象深刻,除了感受戀愛的美好以外,that is how I can cope with the reality。
出國的那個當下我單身,那時候還沉浸在與前男友分手的難過之中。想起第一個禮拜抵達英國,面對的各種陌生情境,本來就是一個挺內向的人,要交談又是英文對話,真的是挺痛苦的。我還傳訊息給前男友,想透過這樣簡短的聯繫,獲得安定感,逃離現實的難。
再後來,我就開始使用不同的交友軟體,起初只是想練習英文,而且畢竟還是個小孬孬,那時也不太信任交友軟體,電話聊天、見面什麼的都沒想過,也很討厭麻煩的關係。而那時真的聊得挺多人的,互動的過程中也很常感受被人喜歡、被人稱讚,就算是訊息的隨口說說,但還是膚淺的享受啦。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個在牛津念書,讀犯罪學的人,我們應該也是聊的挺多的,沒有電話、沒有見面,12月提到了我的生日,他就堅持要寄禮物,小小信封裡面的胸針,和一張卡片,寄來宿舍給我,這麼可愛。
然後是同班同學,一個學期內都同組的義大利人P,他的談吐和舉止感覺都挺高冷的,沒記錯應該之前是讀法律的,但真正聊天後,他真的是一個很溫暖的人。同組嘛,總有討論爭執的時候,他也會翻翻白眼的和組內的希臘人爭論意見,我很慶幸當時有拍下那一幕,覺得他們真是太可愛了,喜歡他們吵吵鬧鬧,相互開玩笑。
希臘人,雖然我們互相很難了解彼此想表達的內容,那時的我真的很難聽懂不同口音的英文,我講得也破破爛爛,但他是一開始就展現溫暖的人,一起做專案,他都很會聽大家的意見,還確保要問到我的看法,任何事也確保我在。偶爾也有堅持己見的時候,可卻是歡樂的存在。難的日子有他,很開心。
義大利人P。應該也是在12月左右吧,我煮了晚餐給同組的大家,之後大家變得更熟了,我看到P會拉著他那瘦到不行的手腕聊天,挺喜歡看P對於這些接觸而小小的嶄露訝異,P也都開玩笑地讓我煮飯給他吃。(可能也不是開玩笑,畢竟太瘦了)。
有一點曖昧的感覺在流動吧,課堂以外的碰面,我們是疏離又接近的,J的party上,我正在幫忙著什麼,一轉頭就發現P穿著不那麼正式的西裝,站在非常近的正後方,用慵懶慢慢的語調跟我談話,心動的感覺很難忘掉那個情景啊。
6月,大家開始在不同城市實習,P在倫敦,當時我已經有男友了,P問我要不要找一個週末到倫敦找他。大部分在英國生活的模樣都已然模糊,但我記得很清楚,我們坐在草地上,我當時的男友、P,一起聊天,想起來應該是有點尷尬的那個組合,然後一起走到P喜歡的小酒館,繼續喝酒聊天。
如果要讓我誠實地說,不知道為什麼,在那個當下,我對P的好感是大於當時的男友。我們從來沒有踰矩過,只是喜歡他的慵懶、他那看起來無所謂的眼神、他的穿著,也喜歡和他並肩走著。我感受的到,對他而言,我是有那麼一點特別的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We are all learning and evolving. On my way to a better self. I w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