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傳染病是影響歷史的重要因素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了解等在我們前方的東西,就像要了解我們過去所經歷的東西般,絕對不能忽視傳染病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能改變巧思、知識以及整合組織,但是不能消除人類容易遭受寄生生物侵入的特性。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早於人類,未來也將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也一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和決定因子。
作者:William H. McNeill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很少面臨大型流行病的威脅了,直到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流行性傳染病才又成為世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大大地改變了你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翻開歷史,傳染病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傳染病早就存在了。人類如何和傳染病交鋒、共存,傳染病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和擴張,是這本《瘟疫與人》所要探討的主題。
這本書以「寄生」的概念來解釋人和傳染病原,以及人和文明體系間的複雜互動。傳染病原和宿主之間,是一種寄生關係,病原倚靠宿主所提供的養分生存,這種發生在微生物和宿主之間的寄生,被稱做「微寄生」。與之相對的,是另外的一種寄生關係,存在於人類和文明統治制度之間,即被統治者和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作者稱之為「巨寄生」。對於寄生關係的各方來說,如何避免兩敗俱傷,進而達成一種穩定的相互適應是相當重要的,這可以確保各方都能夠永續生存。人類、微寄生和巨寄生,如何在漫長且複雜的互動下相互調適,最終達到穩定的平衡狀態,也就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挑戰。
從智人出現的史前時代起,一直到文明高度發展的二十世紀初,人類歷史上多次遭遇傳染病的威脅,這些曾帶走大量生命、甚至改變一個民族或文明命運的疾病,像是天花、鼠疫、霍亂等,現在的我們並不陌生。然而,歷史學家在探討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時,傳染病的影響卻常被低估,或是缺乏詳細可信的資料去推論其中的因果關係。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該忽略傳染病的影響,尤其是在醫藥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傳染病是影響人口成長的關鍵因素,而人口成長又必定涉及了帝國統治的效率,以及文明社會在宗教、經濟、文化等各層面的發展。追溯各個歷史時期疾病的流行模式,探討流行病是如何影響人類命運,是另外一種看待人類歷史的方式,也可以是人類重新檢視自己和大自然關係的方式。
順便一提,如果就人類和其他生物的關係來考量,把人類的生態角色歸類為“一種疾病″,並不荒謬。自從語言使得人類文化演化開始影響到古老的生物演化程序後,人類就一直處於″危害舊有的自然平衡″的位置上,這種情況類似″疾病危害宿主體內的自然平衡″般。雖然,當自然的限制一次又一次地阻礙人類對其他生物的破壞時,這份新關係會達到暫時的平衡。然而依生物演化標準來看,通常只要相當短的時間,人類又會發明出新的技術,以開發無法到手的資源,於是又重新或是加強摧殘其他生物。因此,若從其他生物的觀點來看,人類就好像一種急性傳染病,雖然偶爾也會進入行為模式比較不具″毒性″的時期,然而卻永遠不足以達成任何真正穩定的慢性疾病關係。
瘟疫常常不是平白無故的發生,人類自己究竟該為瘟疫負起多少「責任」?這本書追溯了十四世紀歐洲鼠疫的流行模式,藉由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的鼠疫,試著重建中世紀「黑死病」的傳播途徑。蒙古帝國的軍事和貿易擴張,也許正是鼠疫得以傳播到歐洲的重要原因。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征服者將許多歐洲人已經習慣的疾病帶到美洲,對於缺乏疾病經驗的印第安人而言,不只是帶來滅族式的災難,也帶來了信仰和社群的崩潰。人類文明的「巨寄生」在擴張勢力時,不可避免也帶來了疾病,在發展科技、追求利益時,也將許多的病原帶出原本的生態區位,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人類一直到十九世紀才發展出有效對抗傳染病的醫學和公共衛生模式,因此有很長、甚至大部分的時間,人類是透過生物調適的歷程,以及一些透過嘗試錯誤所發展出來的風俗習慣,讓傳染病漸漸降低其傷害性。十九世紀歐洲爆發了霍亂,由於症狀極為可怕,致死率非常高,科學家開始積極思考防治策略,並將科學方法運用到防疫和治療上。隨著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和醫學的飛快進步,許多的傳染病都得到了控制,人類的生命和數量開始不再那麼受到傳染病威脅。當然,病毒和細菌也會自尋生路,也許在人類自以為是之時,它就將捲土重來,而這正是發生在今日世界的事。
這是一本寫於1976年的書,當年國際間的公共衛生和醫學方面的交流,使得許多落後地區成功擺脫傳染病威脅,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絕跡,此一長期影響人類的疾病就此消失。然而,回顧這次的新冠疫情,國際公衛組織的失靈失能,各大國政府的隱匿與疏忽,這一切實在是難辭其咎。也許災禍的本質不在於微寄生,而是巨寄生的腐敗與永不停歇的彼此角力,而犧牲者依舊是平凡無辜的每個個人。
而在回顧了傳染病和人類漫長的互動史後,若跳脫出人類中心的角度,重新思考地球上這一群小小生物,我們或許會發現,人類族群本身也是一種寄生--對於大自然,我們已經要求太多,很多的生物因人類的肆虐而滅亡消失,地球本身也是處於生病狀態。也許很久很久以後,會有另外一種智能生命為人類寫一部興亡史,我們將在其中呈現出什麼樣的感染和症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普通讀者的閱讀心得、閱讀隨筆,簡單來講就是閱讀後腦袋產生的那些東西。歡迎您有空來坐坐、來聊聊,讀讀我的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也許都在忠實與背叛文本的邊界而活,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背叛遺囑,這也是閱讀一本小說、聆聽一首樂曲、欣賞一件藝術品時,那迷人有趣的魅力之源吧!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作者:托瑪斯‧曼 原文作者:Thomas Mann 譯者: 姬健梅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02/03 一.旅行的意義 上一次異地旅行的驚奇悸動是什麼時候了?上一次的陶醉迷戀於某個容顏、某道晚霞、某種香氣,又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二.無盡的痴迷 三.深淵與重生
要瞭解1918年的感冒大流行,瞭解它是如何散播、如何造成恐懼、傷亡和後遺症,我們不可能忽略那個帝國主義的年代,那個世界秩序重整的時代。就在美國悄悄成為世界霸權之際,瘟疫也於斯開始燎原。
作者:瑪莉蓮.亞隆 原文作者:Marilyn Yalom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2/03/10 🌷🌷 「我認為,我在二戰結束許多年後提筆寫作這本書,是出於一種虧欠感,我終其一生都欠那些代替我受苦的千百萬人。…… 🌷🌷
那是放在小瓶子裡的透明溶液。透過針筒,輕輕地戳入皮膚,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已經打完了自己的第一劑。同樣的程序,接下來還有第二劑、第三劑…… 來聊聊疫苗的故事吧! 1. 2. 3. 4.
我們也許都在忠實與背叛文本的邊界而活,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背叛遺囑,這也是閱讀一本小說、聆聽一首樂曲、欣賞一件藝術品時,那迷人有趣的魅力之源吧!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作者:托瑪斯‧曼 原文作者:Thomas Mann 譯者: 姬健梅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02/03 一.旅行的意義 上一次異地旅行的驚奇悸動是什麼時候了?上一次的陶醉迷戀於某個容顏、某道晚霞、某種香氣,又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二.無盡的痴迷 三.深淵與重生
要瞭解1918年的感冒大流行,瞭解它是如何散播、如何造成恐懼、傷亡和後遺症,我們不可能忽略那個帝國主義的年代,那個世界秩序重整的時代。就在美國悄悄成為世界霸權之際,瘟疫也於斯開始燎原。
作者:瑪莉蓮.亞隆 原文作者:Marilyn Yalom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2/03/10 🌷🌷 「我認為,我在二戰結束許多年後提筆寫作這本書,是出於一種虧欠感,我終其一生都欠那些代替我受苦的千百萬人。…… 🌷🌷
那是放在小瓶子裡的透明溶液。透過針筒,輕輕地戳入皮膚,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我已經打完了自己的第一劑。同樣的程序,接下來還有第二劑、第三劑…… 來聊聊疫苗的故事吧! 1. 2. 3. 4.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