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導向的人生》我們需要回到福音的本質,信仰才能在生活中實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麼是福音呢?又是一個信仰的大哉問,書中的開頭以頭條新聞來形容,耶穌帶來的救贖改變了人與神的關係,持續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還算是頭條嗎?這是我第一個的想法,我們可以誇飾法來形容,但對於不同信仰的人來說,未必是頭條新聞,所以需要回到自身的信仰團體,我們是怎麼看待救贖的呢?與我們的關係又什麼?作者以信仰的要義來闡述救贖與人生的關係。
作者透過各樣的描述來談論福音、談論得救與恩典,但在論述推論上,總覺得無法連續,閱讀起來就不會這麼順暢,書中可能想要強調教義的重要,但在例證中卻無法一氣貫通,讓讀者在閱讀上就會有點恍神和疲倦,從書名來說,讀者期待知道更多福音與人生的關聯性,而不是停留一種知識的領域,而是怎麼實踐。
談論著福音,同時提醒著我們,過度包裝、或是參雜太多元素的福音,可能都會走了樣,失去福音本來的面貌,讓人無法明白救贖,應許驅動的人生,到底是恩典稱義還是行為稱義,往往會讓人模糊,甚至失去了判斷,回頭看看當今的教會,有許多交換條件的信仰論述,談論奉獻、談論事奉,但如果這些都不是出於恩典,而是以行為代替恩典呢?那麼福音的本質是否一樣呢?
作者討論世俗化教會的問題,這方面需要搭配《沒有基督的基督教》一同閱讀,認知上會更加完善,單讀本書論述上較不完整,書中表達的是回歸信仰的本貌,而不是為了吸引人添加太多不相干的要素,確實是如此,當教會不是從信仰吸引人,而是透過各種世俗化的活動,那麼為什麼還要進教會呢?外面的關係和活動比教會更好更多,當人不是因為信仰被吸引,那麼有更好的地方,為何不被吸引而去呢?
福音怎麼導向人生?或許我們應該先回到認識福音,透過知識的學習,思辨和討論,探索自己是否認識的福音,才能真正的在生活中實現出來,不然信仰只停留在知識,停留在教會的同伴關係中,我們無法真正的被福音所驅動,我們反而會陷入宗教儀式的迷思中,形成了一種對價關係的信仰,敬虔並不是盲目的跟從和順服,明白福音的本質,內化成生命的驅動力,信仰才能真正的實踐。

福音導向的人生 The Gospel-Driven Life

作者: 邁克˙何頓
原文作者:Michael Horton
譯者:夏蔚
出版社:美國麥種傳道會
出版日期:2021/09/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5元
ISBN:9781951456061
焦點系列
規格:平裝 / 3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美國
購買資訊:福音導向的人生
內容簡介:
如果新聞夠大,它就能改變你的世界。
想想那些震撼我們國家的新聞故事。月球上的人。戰爭中的勝利。名人死亡。與神在耶穌基督裡所做之事的重大消息相比,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與所有宗教和人生哲學不同,基督徒信仰的核心是「好消息」。教會是神的世界的一部分,已經被一個奇特的宣告所救贖和重新定義,這宣告在這個世界其他地方看為愚拙而軟弱。以這樣的身份,教會創始、繁榮並完成其使命。
這本書探討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以及神怎樣以驚人的方式作工,在速食世界中聚集一群人參加祂的盛宴。
在廣受歡迎的《沒有基督的基督教》中,邁克˙何頓發出先知的警鐘,喚醒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國教會。在《福音導向的人生》中,他從危機轉向解決之道,針對當代基督教在信仰、實踐與見證上的革新提出他的建議。這本充滿洞見的作品必將引領讀者重新導正他們的信仰,幫助教會傳揚福音的好消息。頭六章以「向上舉目,向外尋求」為題,探究從天而來的突發新聞;後面四章「環顧四周,展望未來」,聚焦於福音所產生的新社群,以及神在世界上作工的驚人方式。因大肆炒作的新聞而疲於奔命的基督徒,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真正新鮮的好消息,並得著盼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雷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該來好好消化過去買了未讀的書籍,這些書籍不知道還有多少本,但就一本一本的持續消化,過去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別從老鼠身上擠奶》而買,那些年買書真的不手軟,但是一年看不到十本書,就可以知道我還有累積多少買了未讀的書籍。
對於聖經的由來和考古,或多或少都會聽過死海古卷,一群生長在死海一代隱居的愛色尼派,保存了大量的經典,而讓聖經有更進一步的考古資料,然而我們對愛色尼派了解的不多,這本書《耶穌與死海古卷》可以獲悉愛色尼派與基督信仰的關聯性。
法國未曾去過的地方,自己也很少出國旅遊,如果外出也只是因為洽公因素為主,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舒緩前更不可能出國旅遊,還是看看世界各國不同的介紹,加貝太太描繪的法國,從風景、生活和美食,最後談論到關於加貝太太與加貝先生的故事,漫長的相識相處到步入婚姻,展開遊憩人生,總是令人欣羨。
韓戰後期的集中營故事,先前看過《搖擺男孩》的電影,開始對巨濟島充滿的好奇,或許那也是我父親待過的集中營,因此閱讀這本《戰廢品》,描述很大一部分是在集中營的兩難,國共之間的衝突對立,還有為了鞏固自身利益的手段,讓集中營中的政治問題格外複雜,很難說誰對誰錯,都只是為了生存之中,做出來的妥協。 戰廢品
知道和閱讀這一本書,因為看到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劇情中描述不熟識的兩人,因為收到了《查令十字路84號》一書,兩人分別將書退回到查令十字路84號,產生了兩人間的情誼,就在這樣的故事中知道了這一本著作,想要更多的知道書再寫的是怎樣的故事,跟電影的關聯又是如何?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該來好好消化過去買了未讀的書籍,這些書籍不知道還有多少本,但就一本一本的持續消化,過去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別從老鼠身上擠奶》而買,那些年買書真的不手軟,但是一年看不到十本書,就可以知道我還有累積多少買了未讀的書籍。
對於聖經的由來和考古,或多或少都會聽過死海古卷,一群生長在死海一代隱居的愛色尼派,保存了大量的經典,而讓聖經有更進一步的考古資料,然而我們對愛色尼派了解的不多,這本書《耶穌與死海古卷》可以獲悉愛色尼派與基督信仰的關聯性。
法國未曾去過的地方,自己也很少出國旅遊,如果外出也只是因為洽公因素為主,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在舒緩前更不可能出國旅遊,還是看看世界各國不同的介紹,加貝太太描繪的法國,從風景、生活和美食,最後談論到關於加貝太太與加貝先生的故事,漫長的相識相處到步入婚姻,展開遊憩人生,總是令人欣羨。
韓戰後期的集中營故事,先前看過《搖擺男孩》的電影,開始對巨濟島充滿的好奇,或許那也是我父親待過的集中營,因此閱讀這本《戰廢品》,描述很大一部分是在集中營的兩難,國共之間的衝突對立,還有為了鞏固自身利益的手段,讓集中營中的政治問題格外複雜,很難說誰對誰錯,都只是為了生存之中,做出來的妥協。 戰廢品
知道和閱讀這一本書,因為看到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劇情中描述不熟識的兩人,因為收到了《查令十字路84號》一書,兩人分別將書退回到查令十字路84號,產生了兩人間的情誼,就在這樣的故事中知道了這一本著作,想要更多的知道書再寫的是怎樣的故事,跟電影的關聯又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希伯來書》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屬靈意義,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認識基督的至高地位和權柄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希伯來書》一開始就強調基督至高無上、具備神性和以救贖為祂的工作,這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需要所有信徒都深入認識並以此作為基礎,建立信仰生活。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復活節已經過了,但這個主題還是值得一談,畢竟我聽到一篇問題不小的講道,所以覺得狀況有點嚴重,應該來記錄一下。 耶穌的復活是一件大事,但耶穌復活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到底哪裡重要了?這一點可是非釐清不可,因為這是基督徒最核心的神學認知,講白一點,如果你搞錯這一點,那你算不算基督徒就有爭議了,因為你連在信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希伯來書》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屬靈意義,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認識基督的至高地位和權柄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希伯來書》一開始就強調基督至高無上、具備神性和以救贖為祂的工作,這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需要所有信徒都深入認識並以此作為基礎,建立信仰生活。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