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1/1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世界形塑思維,思維創造世界《造局者》(1)_ 思考框架與因果關係

2016 年 3 月,AI 界和圍棋界發生了一件改變兩個領域歷史以及人們認知的重大事件。
圍棋因為決策與變化的複雜度過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抽象策略遊戲。向來被認為不論電腦 AI 如何發展,在圍棋這個領域都不太可能贏得過最高階的人類棋士。
然後,由英國人工智慧公司 DeepMind所開發的 AI 圍棋軟體:AlphaGo,在公開棋賽裡以 4:1 的成績擊敗了世界頂尖職業棋士李世乭。
2017 年 5 月,AlphaGo 經過調整強化,在一場公開賽上擊敗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職業棋士柯潔。隨後DeepMind將AlphaGo退役,不再參加職業棋賽。
這些比賽帶給很多人的意義是,「人類智能的最後一座堡壘已經被 AI 攻破」。
許多人開始慌張,開始認真思考打從 AI 人工智慧開始發展之際就一直在擔心的一個現實「取代人類而成為世界主宰」成真的可能性。有些網路鄉民甚至半開玩笑說要快點找到莎拉.康納(*),並且好好保護她。
(*《The Terminator》系列電影的老觀眾們都知道為什麼……)
AI 人工智慧科技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是否會就此取代人類呢?
這本書《造局者》帶給你的答案是「會,也不會」。
之所以說「會」的理由是,許多目前人類所執行的職業、工作,的確是有可能會被發展日趨成熟的 AI 和機器人取代。據估計,在 2025 年全球會有 8 千 5 百萬個工作崗位會被機器或人工智慧所頂替。
而回答「不會」,是因為 AI 與機器人再怎麼進步,都無法辦到人類的一項基礎又重要的能力:「建構思考框架」。
這項能力讓人類異於其他動物,是我們之所以能演化成為萬物之靈的關鍵,也是本書《造局者》要探討的重點。

思考框架與心智模組

《造局者》這本書是由三位在科技、人工智慧領域有著相當卓越成就的人士共筆,分別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 Kennth Cukier、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 Francis de Véricourt。
他們發現在這個 AI 與大數據世代,就算 AI 已經在大多領域上遠勝於人類,但唯有「建構思考框架的能力」這部分無法與人類相比。
何謂思考框架?首先要從心智模組(Mental Model)開始講起。
所謂的心智模組,就是在人類腦海之中,對於現實世界或其一部分之運作模式的理解與呈現。
心智模組是周圍世界與外在事實在我們心智中的表徵、符號,讓我們理解我們本身與世界上其他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我們認知事象、決策進行、解釋因果關係時,都伴演著重要的角色。
查理.蒙格說過:「心智模組就是大腦做決定時所使用的工具箱;工具箱裡的工具愈多,你就愈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舉個心智模組的例子:「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這是來自於核子物理學的一個專業術語和概念,意思是產生核爆所需要的裂變材料質量。當一個系統中的物質質量超過這個臨界質量之後,就會產生核子連鎖反應,進而爆炸。
而臨界質量這個心智模組,除了在物理學以外,其概念也可以讓我們借用在理解其他領域。
例如說,當一個人腦海裡所累積的知識超過一定程度之後,他就很容易就能對任何事情迅速地提綱挈領、抓到重點,然後做出睿智的決策。
而在本書裡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就是我們所選擇使用的心智模組,或是複數心智模組的組合。
就我個人的理解和定義,思考框架可以是一個或是複數個心智模組、或是一門學說(例如經濟學、生物學等)的思維方式、亦或是特定職業或族群的慣有思維。總之,思考框架就是人們在思維層面上用來理解現實世界的複雜,盤根錯節的脈絡之中加以爬梳、理清思緒,以利於進行決策與行動的工具。
思考框架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進而幫助我們做決定、並且付諸於行動。
思考框架讓我們可以對於既有的事實加以歸納、演繹、類推,得出抽象的概念,再應用到其他的情境,並且傳達給他人,讓他人與我們協同合作。

建立思考框架是人類的核心能力

電腦 AI 的強項是在運算能力與速度,以及執行重複性工作的能力遠遠超過人力所能及。像是 AlphaGo 一個禮拜自己跟自己對弈的局數,就可以輕輕鬆鬆超過一位頂尖棋士一生所能達到的數量。
但這個前提是,它所處理的工作都是在一個面臨到的條件都事先已預設好的狀態之下。
如果遇到一個全新的場景、遭遇到之前沒遇過的情景條件,就算是一個已經完整訓練過的 AI ,它仍然會不知所措。因為超出它預設的處理範圍之外,它沒辦法處理。
而面對之前沒遇過的全新問題和挑戰,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是演化過程之中老祖宗那一輩開始就不斷遭遇到的事情。
AlphaGo 也是因為一開始有熟知圍棋的人類告訴它,在圍棋對局之中、什麼樣的狀況之下、在什麼地方落子的意義為何。
也就是說,它需要人類輸入下棋需要的思考框架給它,它才得依此為憑據在之後數千萬次的自我對弈之中不斷強化下棋的能力。
厲害如它,也沒有辦法一開始就靠自己想出那些思考框架。
「人類是如何思考的?」,在歷史中向來是個被不斷探索的問題。
但是,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畢竟無法窺探他人的心智,人類的思考像是個黑盒子一樣,我們雖能感受到這個過程帶來的影響,卻沒有辦法清楚地以客觀的方式來觀察其內部運作。
人類歷史的初期,主要是哲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二戰之後,心理學家也開始進入這個領域。1970 年代開始有了心智模型這個概念,研究者發現人類的思考推理與其說是邏輯、演譯、不如說是「模擬現實」。
二十世紀初期,開始發展了認知科學、神經科學、決策科學等學門,同樣也對人類的思考、心智模組這個領域開始深入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再加上可將人類腦內活動視覺化的新技術: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 ,研究者發現人們在思考未來的時候,會啟動與空間認知、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
因此確定了「心智模型」是構成人類思考與認知的基本元件。
心智模型組成了我們的思考框架,而思考框架就是 「我們如何理解世界」的呈現。
它會影響到「我們如何思考」,進而影響到「我們如何行動」。

看見還不存在的事物

1969 年 阿波羅 11 號,是人類宇宙開拓史上首次進行搭乘人類的載具來登上月球的創舉。
當時,電腦運算還不如現在發達,難以進行精確的電腦模擬和計算來輔助決策。更甚者,所有人面臨到的是一個全新情境,在那裡連平常所熟悉的物理法則是否能運行都無從得知。
例如說,因為沒有地心吸引的限制,方位不只是東西南北,坐標方向多了不只一個維度。在真空和極寒的環境下,火箭動力引擎是否能如同正常運作,考驗的是人們的想像力。
當時,沒有人實際經歷過這樣的情境。
除了初始的測試來證實科學家們的想法之外,一切只能靠這些世界最頂尖的頭腦們,以所知的動力學、熱力學等知識為基礎所建構的思考框架,來想像著火箭引脫離地球大氣層、來到外太空這樣的環境之後,如何發動、推進、航行、著陸、起飛,並且把達成任務後的太空飛行員們平平安安地帶回地球來。
我們可以說,真正讓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不是火箭、也不是電腦,而是「思考框架」,它幫助我們“看見”了那些還不存在的事物。
不只是科學領域常用思考框架來發現還不存在於我們視界的事物,管理學界也會。
1997 年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金偉燦(W. Chan Kim)和莫伯涅(Renée Mauborgne)所提出的「藍海策略」,就是運用思考框架來發崛出實際有客戶需求、卻仍不存在過度競爭的利基市場,讓企業發揮創新能力來獲得更高利潤和其他的生存空間。
我們可以說,思考框架這種讓我們不被當下的現實所拘束、得以看得到其他可能性的能力,就是人類超脫其他生物而進化,並且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關鍵。

思考框架與價值觀

思考框架不完全等於價值觀。價值觀是把人、事、物套入思考框架,得出結果,再依據某些理由來判斷這個結果好或不好、對或不對、可不可以被接受。
像是辦公室的幾隻原子筆和筆記本是公司的資產,要不要拿回家裡私用?
這時套用了會計認列原則這個思考框架,得知這些東西通常被認列為辦公室秏材,而再套用一般公司運作常理這個思考框架,知道它們不會一一入帳,拿走了被人捉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時依你本身價值觀判斷,以「捉大放小」原則,認為這麼輕微程度其實也算不上是公私不分,就順手這麼做了。
或是說你可能會認為公歸公、私歸私,就算是小地方也不可以讓自己的道德鬆懈。這些決定都是依據本身的價值觀而定。
換一個情景:公司幾千萬的公款,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要領來中飽私囊?
同樣先把這個問題套入會計原則和公司運作這些思考框架,你會發現如果你要這麼做,必須要有合理的進出帳的核銷單據,才不會冒著日後被稽核人員發現、身陷囹圄的風險。
這時就一般人價值觀和倫理判斷來判斷,不但風險大到無法承受,道德上也會良心不安,就會選擇不鋌而走險。
當然那是指「一般人」,如果今天是一位恰好有著像是《神鬼交鋒》裡的李奧那多那般的單據偽造技術,又極度冷靜、自私自利、視風險於無物的病態人格者的話,那麼他可能會選的就是大玩這一票了——危險動作、好孩子請勿模仿。
思考框架是用來讓我們衡量不同選項的工具,讓我們看到哪些選項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和思考框架一樣,價值觀也是形塑我們思想和行為的一個重要部分,而思考框架是來幫助我們把各種可能選項具體化,進而維持甚至昇華我們的價值觀。
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

思考框架三要素(1):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是人類建立思考框架的基本要素之一。何謂因果關係?可以先把「因果」可以拆成兩個元素來探討:「原因」還有「結果」。
而原因與結果這兩個要素之間,有著一個具時序性、連貫性的運作法則。這個法則就是所謂的因果關係。
察覺因果關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例如說,嬰兒一出生就會意識得到東西會往下掉這件事,雖然他不可能會理解地心引力這個概念,但是他的本能體會得到自己所處的環境之中這個拘束著萬物的基本物理法則存在。
其他生物也有這種能力,只是強弱之分。跟人類愈是相近的動物,對因果關係的理解會愈強烈、愈明顯。
也許愈是跟生存、繁延議題有關的因果關係,愈是內建於生物的基因之中。
像是蟲的趨光性、上面案例中知道東西是會向下掉不會向上飛的新生嬰兒,以及這個連結中的影片所示,照理說應該從未見過獅子的狗、也會本能性地意識到那個形狀的物體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
對生物而言,能更敏銳地辨別因果關係,就代表更高生存機率。例如說,當牠看見草叢中掠過的身影,下意識地就反應到這可能代表潛在的獵食者,於是在第一時間做出逃跑的反應。
除了基因內建的生存本能,人類也是可以由經驗來找到某些事物的因果關係。
例如說,如果人不小心摸到燒紅的炭而導致燙傷,他下一次看到燃燒中的媒炭或炙鐵呈現紅色或白色,就會心生警愓,並且告誡其他人。
只是說人類知道事物有因果,卻不一定能明辨因果之間的邏輯相關性,也不一定分別何為因、何為果。這還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研究才知道。
甚至找到因果關係還不夠,還需要找到因與果之間的相關解釋。你必須為你所找到的因果關係框架提出一套能說服得了人的理論和解釋。
「解釋」是人類社會裡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不只是讓自己更深入地了解我們學習到的經驗或知識,也為了讓別人理解自己、與自己協同合作,提高生存概率。
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思考框架解釋到他人能理解,進而贊同,因而人類發展出來了「將因果關係的推論轉變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用於解釋世界。
這個「把當下情境轉變為對整體適用的抽象概念」,造就了人類文明的許多創舉:例如語言、文字、學校制度等。
比起其他動物使用五感來感知與傳達當下時空所發生的訊息,人類更多了這種超越於五感的「抽象概念化」能力,用來傳達超越當下時空限制的訊息,進而達成了跨越親屬、地域、世代的通力合作,造就了科技與文化的傳承和累積。
說到這裡,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才有著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而 AI 沒有,因為我們是生物,我們才有生存和繁殖的壓力。
正因我們有著這樣的壓力,除了生物本能性地察覺事物的因果關係之外,我們還必須發展出從現象之中提煉出抽象化思考與聯結的能力,才能找出合理的解釋來尋求他人的協同和資源。
也許我們必須感謝我們人類老祖宗,在演化的洪流之中不斷地被生存和繁殖這兩大議題所考驗,而傳承給我們這些寶貴的能力。
至於如何妥善運用因果框架來思考?我認為答案的一部分是:至少要先感受到因果框架的存在。
然後,在整個過程中善用經典的六何法(5W1H)不斷地問問題、試著找出合理的解釋。
尤其是裡面的「Why:為什麼」這個問題,因為它的答案本身就可以顯示出因果關係。
例如「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我現在有什麼預設的假設或解釋?這些假設或解釋正確嗎?」,來反思當下所認知的因果關係是否真正合理、具有相關性。
是的話,那麼有什麼部分可以調整、可以改善?
如果不是的話,從頭找尋合理的假設和解釋,從頭再來一次。
建立思考框架的另外兩項重要因素:「反事實思維」和「限制條件」,會在下一篇文章裡闡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