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映照出我們是誰

AI映照出我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從人工智慧圍棋軟體Alpha Go在2016年打敗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人工智慧與人類競賽的新聞,因為人類已全面認輸了。

二0二一年,人工智慧的技術又有突破性的發展,依google科技與社會資深副總裁曼宜伽的觀察,現今的技術已經達到多模態架構,也就是當我們用語言表達概念,AI已經可以幫我們轉為圖片,或者將文字敘述轉為程式語言。

Google的翻譯現能支援一百多種語言翻譯,其中常用的四、五十種運作得極為優異,他們的目標是能提供一千種語言的翻譯服務。

AI的終極目標是「通用人工智慧」,也就是說,它幾乎能做人類可以做的一切事情。

當然,我們就會擔心,當系統可以完成所有人類能做的事,那麼是不是有許多工作會不見?許多人會失業?

其實或許不用那麼擔心,據曼宜伽分析,未來幾十年內真正會被完全取代的工作大概只也一成,不過大部分的工作都必須與機器與AI協作,換句話說,有這種技能的人才能找得到工作。

隨著AI的進展,另一個必須關注的是倫理問題,當AI無所不能時,我們必須思考該將它用在那些地方,以及不該利用之處,當邪惡的人掌握AI時會發生什麼事?

AI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人性,因此AI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也是人類文明發展不斷追尋的問題:我們是誰?

 

AI會搶人類飯碗嗎?

 

AI的類神經網絡系統的學習方式,能夠在分析大量數據後,學習某些特定的技能,比如說只要分析過數千張狗的相片後,AI就能知道如何辨認狗,這項技能,讓手機聽得懂我們的口語指令,也能夠即時翻譯,自駕車能辨識機通號誌。

甚至在分析了網路上巨量的文章後,就能夠學會從一串文字裡預測下一個用那個字詞最適當(使用頻率最高),因此寫推特發文、創作詩詞,寫即時新聞都不是問題。

雖然AI愈來愈厲害,人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取代,但是目前還不用太擔心,雖然AI能夠辨識出或模仿資料庫裡的訊息,但它還不會自行思考,也沒有人類的創意及推理能力。

但是AI的確能協助大部分的工作,尤其是每種工作中最無趣最死板的部分,透過適當的人機協作,可以讓我們的生產力提高。(不過生產力提高的意思是,沒有能力人機協作的人,因為效率低,就被能夠人機協作的人給淘汰了,也因為任何一種工作的效率越來越好,所以所需的人手就會愈來愈少,所以能力不足的人就找不到工作了。)

 

 

AI跟真人魅力

線上語言學習平台的創辦人趙捷平發現,因為AI的發展,線上教育產業可能整個消失,因為未來學生就可以直接與模擬真人語音的AI助理進行各種不同語言的對話,不受跟真人老師約時間的限制,同時這是個永不疲倦的老師,而且費用一定更便宜。

他也擔心,將來已經不會有人願意為知識付錢,有了AI,教育變成免費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目前平台上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師不會被AI取代,這些老師必須擁有特殊且專屬的經歷,有自己一套人生哲學與生活態度,換句話說,真人老師要不被AI取代,就要有魅力,而且可以讓學生除了基本知識之外,還附加更高的價值。

教育產業的商業模式或許也跟其他產業一樣,先用免費或便宜的AI工具吸引了很多人使用後,其中一小部份的人對這些免費的內容無法滿足時,就會付費請真人老師來協助,因此,包括老師在內的所有知識工作者或白領階級,都必須強化自己的能力,要能做到AI做不到的事。

歷史悠久的PTT網站創辦人杜奕瑾也提醒:「當你發現所在的產業,部分工作AI已經做得很好,千萬不要跟它對抗,就把它用起來。」

 

AI不懂基本常識

    因為研究AI而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崔藝珍教授認為,AI絕頂聰明,卻也愚蠢到令人瞠目結舌。

    許多對AI而言輕而易舉的事,對人類極其困難,但是,反之亦然。比如說,AI很難弄懂人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

    崔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你問GPT-4,騎腳踏車經過一座懸吊的橋,橋下有釘子,螺絲和碎玻璃,腳踏車會爆胎嗎?

    GPT-4回答「非常有可能」。它無法推理出因為橋是懸吊的,而釘子碎玻璃在橋的下方,因此騎過橋面,並不會接觸到尖銳的物體。

    什麼是基本常識?

    崔藝珍教授認為常識是智慧中未被言明的內隱知識,因為太理所當然了,所以根本不會拿出來談。有點像是物理學裡常談到的,組成這個宇宙的「暗物質」,相對於暗物質的正常物質是我們可以見到、可以互動的物質,但是這些只佔宇宙的5%,另外95%都是暗物質與暗能量,是不可見也無法直接測量的。很玄的概念,但是物理學家確定暗物質的存在,認為如果沒有它們,一般的物質也無法形成。

    崔教授致力研究的領域是AI是否能培養常識,甚至進行道德推理,希望能教AI做出中立的道德判斷,甚至能對抗開發者的不道德意圖。

    他們正在努力的嘗試,是希望AI不只學會單一價值體系,而是能夠像人類群體一樣,AI應該尊重多元價值,而不是將特定標準化的框架強加在所有人身上。

    人們對AI的恐懼大概就是來自AI沒有人類的「常識」,當人類給它的指令下得不夠周全的話,若它理性且有效率的執行,可能會採取超乎我們想像的極端或毀滅性的解決方案,在許多好萊塢的科幻電影裡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情節。

raw-image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