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5-7/6的奇萊主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裝獨攀。
這行程,不是我一覺醒來,想到就出發的「說走就走」活動,我還沒那麼強大!
是反覆考量後,5/5才下定決心,上網搶7/5奇萊山屋名額的。
搶到後,既然Deadline都定了,就開始倒計時的訓練與準備。
如何準備獨攀? 體能(離線地圖、天氣預報、心理素質)
爬山,體能不是一切,但沒有體能,縱使擁有「鈔」能力,也上不了山。不靠外力的獨攀,對體能要求更高一些。
因為山難的兩大因素:墜落與迷途,固然可以先做功課,稍稍預防,但走到力竭、走到恍神時,腿力的超負荷,將影響身體協調性與大腦的運作,徒增危機,所以兩個月的準備階段裡,體能訓練佔比最重。
我進行了10次登山訓練,每次平均走9小時,每次爬升量約2000公尺。
這些訓練,有8次是我一個人去的,超過一半的路線,我從未走過。除了練體能外,我還學習到3件事情。
第一,離線地圖的使用。
不敢說精通,但基本功能的掌握,還是有的。我真的強烈建議,只要上山,一定要會用!注意,是會用,而不是手機有裝app。
第二,天氣預報的掌握。
不能只關心「降雨機率」的問題,30趴或50趴,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雨甚麼時候下?會下多大?下多久?然後,多大的雨,你扛不住?這些,都需要看預報,然後去體驗降雨量,才能摸索出自身的承受力。如果只要會下雨,就取消行程,活動將受到很大的侷限,而且難以長程縱走。
第三,心裡不要慌。
這是我最大的收穫,因為團攀,我沒有心慌過,獨攀時,我才知道會慌啊。有時快天黑了,一個人摸黑走心裏怪怪的,有時是淋兩小時雨了,希望趕快結束。一些些突發的狀況,我都會莫名的想加快速度,趕快擺脫。但事實上快不了,而且心一急,反而容易出事,此時,我都會講出聲音,告訴自己「別急別急」、「慢慢來」,是真的講出聲音。如果我旁邊有人的話,肯定會聽清楚我在講甚麼,講出來是我解決心慌的具體行為,或許你可以參考。
裝備(頭燈、爐頭、濾水器)
從2020年至今,我累積了一些山上過夜的經驗,有夏天的、有冬天的、有山屋的、也有帳棚的,該帶甚麼樣的裝備上山,我算是清楚的,會因季節、高度、狀況而調整。
但獨攀,沒有團隊的資源,抗風險能力下降,我擔心頭燈壞掉,所以帶兩個,擔心爐頭故障,所以乾糧比例超過一半,能煮麵就優先煮來吃,乾糧留著。另外帶上了濾水器,既省瓦斯,又能在爐頭出毛病後,繼續有水喝。高山上,先禦寒,再找水,食物是三者中最不重要的,摸摸肚子,靠它能撐上十天半個月了。
留守人(登山計劃書、裝備清單、群組)
為了獨攀奇萊主北,我準備了三樣東西給留守人。
1.「登山計劃書」:內容包括前一晚幾點抵達合歡山車宿、第一天幾點出發、何時登北峰、B計畫為何、何時進山屋、何時下山、沒有下山該如何...。
2「裝備清單」:羅列了我所攜帶的各種物品。我平常就養成習慣,拉Ecexl記錄每次重裝,到底帶了哪些東西、每樣東西有多重?上山前看表格檢查,避免遺漏,下山後檢討,是否多帶或少帶。這表格萬一需要給搜救人員,也有助於判斷「我能迫降過夜嗎?」、「我能撐多久?」
3.群組:我成立了一個群組,會有四個人注意我的安全回報。奇萊主北沿線訊號不錯,我經常回報到幾K了、往哪裡走。
關於留守的部分,如果有衛星電話、garmin inreach等通訊設備,當然更加理想。
為什麼獨攀?
有個簡潔明瞭的答案,就是「沒朋友」。但這個答案不夠深入,獨攀的一堆,都跟我一樣人緣差嗎?
我仔細想過這個問題,要一起爬山,真的是緣分。 首先,個性要合得來。
光這一點就不容易了。一天、兩天、甚至多天的相處,人際之間沒有距離、沒有迴旋空間,幾句話不投機,摩擦可能就出現了。萬一是體力接近耗竭時,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夥伴會不會翻臉?
我遇過爬到哭的,一個當媽媽的人,賴在地上不走,要人哄。我就看著林大哥表演暖男。我也遇過不願平攤公裝跟公務的,這些都沒有下次了。
第二,腳程也要差不多。
這個差不多,當然很空泛,似乎沒有標準。我舉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背5公斤輕裝爬山,隊友背15公斤陪我走練體能。這樣的隊友,我能跟他一起爬山嗎?
差距大時,可以偶而一起爬山,但不會是長期的夥伴。因為雙方追求不會一樣,他想試試奇萊東陵,你想試試奇萊南華,這會走一起嗎?
第三,假期要一致。
爬山爬到一定程度後,單攻的登山型態會轉成多日型態。朋友間,要一起喬好假,很難。
基於以上幾點,過往,在我找不到人爬山時,我約莫參加了10次商業團,接著是網路揪團7、8次。
我參加的商業團,算正規,領隊壓著,全員不會離開視線距離。至於網路團則是隨人顧性命,常常8個人分7隊,天女散花一樣,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想等誰,是真正意義上的「車資共同體」。一日的「北插天山」、「西巒大山」,上車後,都要等兩個小時,夥伴才會到齊。
這段經歷,我事後看來,就是「類獨攀」或「被獨攀」,種下了我走向獨攀的種子。
奇萊山屋是5/5左右申請的,那時我決定要開始獨攀,為什麼是那個時間點?
因為今年以來,我報商業團的塔魔巴縱走、能高安東軍、大小劍等行程,都在已繳費的狀況下,因各種原因倒團,我發現爬山不能靠朋友團、靠商業團、靠網路團,最終要靠自己,所以決定獨攀。 為什麼選擇奇萊主北?
因為我單攻過奇萊北峰15小時。
因為它兩天一夜而已,三天或更多的,我不敢貿然嘗試。
因為它A進A出,車輛交通方便,登山撤退也較容易。
更因為我研究過上河地圖,自我評估可行。
7/4 Day0 移動日 車宿合歡山瞭望台停車場
約莫下午四點,彰化出發,近七點抵達停車場。
外面飄著細雨,我呆望著,想著我即將第一次車宿、第一次重裝獨攀,心中冒出好多想法與感受,便在FB上記錄下來: 明早攀登奇萊主北兩天,預計7/6(三)下午三點回到車上,如果超過下午六點沒有音訊,我的幾個留守人,就會依我給的資料,做出必要反應。希望他們不會因為此事而必須「聚」在一起。 說說早上吧,打包時,突然不太想出門,在家裡耍廢多好。我突然意識到,之前每次出國,也都有這種「瞬間」的退堂鼓想法。為什麼會這樣?
我把這解讀為「跨出舒適圈的不適」。
出國很難取消,尤其是歐洲。我去了三次,每次都在一到兩個月之間,機票、旅館、歐鐵pass等相關款項都付出去了,取消會損失慘重啊。 那登山呢?這次是獨攀,極簡來說,我只幹了一件事,就是上網訂山屋,而山屋是免費的,取消可以呀,而且中午過後,天氣預報是不太好的。 取消後,對外謊稱家裡有事,再不然就是腳扭到…不能上山。嗯,連理由都編好了,天衣無縫。在朋友面前,還是可以維持顏面的。
然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的心不允許啊!我騙不了自己,奇萊主北的行程,我自認可以勝任,但不強求,沒到北峰、沒到主峰、沒到奇萊山屋,要提前撤退,我都認了,體能評估錯誤,回頭再練,就是了。
但如果我連出發的勇氣都沒有,下禮拜的我,會立馬瞧不起今天的我,瞧不起 「準備兩個多月,卻根本不敢出發的行爲。」
這樣的心魔,我不能一手種在自己心裡,所以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