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介紹四、湖南湘潭市昭山長聯,周淵龍撰,寒山書》
前段日子,友人提起了大伯父,說他就是九十歲了,還可以背誦昆明大觀樓長聯,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對聯的故事。
其實,文人的考據是,對聯始於「桃符」。有梁章鉅的「楹聯從話」、譚嗣同的「石菊影廬筆記」為證。不過,從對聯的對仗這個特徵來追溯,可以遠到秦漢了。它最早的原型是對語,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
不過,真正講究起字詞句以及平仄聲的對偶,那還是要等到唐代格律詩的興起,因為對聯最主要的特徵是上下聯的字數、句數以及平仄聲相對仗。也因此,對聯的真正起源是唐代以後,這個是符合文字發展規律的。
其實,對聯用處很廣。從桃符開始,後發展用於祝壽與輓聯,還有園林名勝,這些都是大家經常看見的。昆明大觀樓的長聯,其實未必字數最長,但是,就長聯品質而言,當數第一,是毫無疑問的,也所以被譽之為第一長聯。
寫對聯,其實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諷刺」,比如現在的「段子」。例如,古代或民國時代時,沒有「段子手」,但是,又想諷刺一些事物的時候,「對聯」就起了「段子」的作用。
比如「郭沫若」,他年輕時代罵舊時代官僚亂收「大糞稅」,所以就有了「自古未聞糞有稅,而今只有屁五捐」這樣的詞句。
還有一位老革命家「郭亮」,罵國民黨自治局長:「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以及罵清代的貪官:「造成東倒西歪屋,用盡貪贓枉法錢。」
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位叫「喬大壯」的,諷刺國民黨黨代會就是:「費國民財產達幾億,集天下混蛋與一堂。」
當然,我們說的都是過去國民黨時代或者古代,千萬不能胡思亂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