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的小紙條—04首「長樂老歷相五代」

2021/07/16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長樂老」是歷史上的那位呢?身懷什麼樣的絕技?有什麼好本事?還是有什麼厲害的手段?竟然可以當上五個朝代的高官呢?
線上Podcast收聽🎧
自選Podcast平台收聽🎧

【籤詩故事:長樂老歷相五代】

艋舺龍山寺觀世音靈籤的第四首籤詩,吉凶的標示,是「中中籤」,籤題是「長樂老歷相五代」
第9集、第二首籤詩「姜太公渭水垂釣」,以走馬燈的方式才看過幾乎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的姜太公後,第四首籤詩的故事人物,是完全非常不同的境遇,改朝換代後每個當朝皇帝大老闆還是聘用他,其中還包括外國來的皇帝,並且幾乎都是原來的高官位子續聘,此人到底是何許人也?
說穿了,古時候讀書人做官,是一種生存的手段,因為人活著總是要穿衣吃飯,有人靠種田、砍柴、捕魚為生,就有人靠讀書考試做官謀生。否則寒窗苦讀的人,光讀那些經史子集,怎麼吃上白米飯呢?只不過做不做官、做大官還是小官,有專業能力之外,更是有學問,清朝道光年間的大學士曹振鏞先生曾經說:「多磕頭,少說話。」6個字,概括了古人為官之道。
不過我個人的觀點是,少說話,是因為言多必失,官場上,利害關係錯綜複雜,難免有時候言論上,順利嫂意,違逆了姑意,不過都不說話,你也會被邊緣化,因此關鍵是管好自己的嘴,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要「會說話」。
打開中國官場史榜上有名的多如浮雲,位高權重的大臣二隻手也數不完,但是這為官之道做到爐火純青的,不是像姜太公周遊列國到處面試、到處碰壁,而是不管皇帝老闆怎麼來來去去,他都是原位留任,大概也只有這二位,一位是東漢的太尉「胡廣」,他歷任東漢安、順、沖、質、桓、靈,六位皇帝,做了三十年的宰相。
另一位,就是我們今天籤詩卦頭故事的重點人物 — 「馮道」。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生於唐朝僖宗中和二年,瀛州景城(今河北泊頭市交河鎮)人。其實馮道出身一般的尋常人家,家裡以農耕為生,但是他好學,飽讀詩書。
我們事後從歷史的時間來看,馮道出生的時候,大唐皇朝就剩25年光景了,而那正是唐朝最腐敗、混亂的時候,讀書人不是為了齊家治國,當官純粹是為了攀附權貴,享受榮華富貴。唐朝滅亡之後,中國進入了一段黑暗歷史,也就是我們後人說的「五代十國」,短短53年,換了5個政權,輪替了15位皇帝,平均3年半就換一個上去做皇帝、過坐龍椅的癮,15位皇帝中有7位是篡位的,踩著自家父兄的鮮血屍首上位,戰火連天、生靈塗炭、天崩地裂的大亂世。
在這樣短命王朝、「大風吹」的官場中沈浮,不要說加官晉爵,今天早朝磕頭的皇帝,也不知道那天就下來了,連皇帝都是這麼回事,這些當官的和百姓們,更天天都是殘酷的生存遊戲啊!
曾有學者統計過中國歷代的人口數,有幾個時代因為戰亂,人口銳減,唐末、五代十國,就曾從總人口數4百90多萬戶,少到只剩3百餘萬戶,近五分之二的死亡數。這就是這位馮道走跳江湖的時空環境。
馮道雖然算不上是歷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但是一生充滿傳奇,他在後唐、後晉、遼國、後漢、後周五朝當官任職,跟過11位皇帝老闆做事,其中還包括一個契丹外族皇帝遼太宗 耶律德光。累朝不離將相、三公、三師的高官祿位,前後40多年,堪稱是中國官場史上的「不倒翁」!
這實在讓我們太好奇,馮道是如何可以亂世裡活得好好的,官位還做到始終屹立不倒?!武力為王、殺伐當道的五代十國,一個文人又如何能從政幾個十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如何自處及和11位行事迥異的皇帝老闆共事?!這位馮道,到底憑的是什麼門道?!
唐朝末年天佑年間,馮道出任幽州節度使「劉守光」的參軍幕僚,這是他仕途之路的開始。不過,節度使劉守光想要率軍隊征討定州的時候,徵詢幕僚們的意見,只有馮道一個人唱反調的力勸阻止,這激怒了劉守光,把他給抓起來關到大牢裡。
結果劉守光兵敗,馮道逃到了太原去投靠當時在河東擔任監軍使的宦官「張承業」,謀了一個巡官的工作。之後,張承業推薦馮道給晉王「李存勗」,馮道不久之後,升官河東節度掌書記。
晉王李存勗跟後梁打仗的時侯,曾經下令馮道撰寫罷免前線指揮官郭崇韜的文書,馮道當著大老闆的面諫言萬萬不可,而贏得了名聲。後來李存勗即位,建立了後唐,升馮道為「省郎」、翰林學士,李存勗滅了後梁,又任命馮道擔任戶部侍郎。
之後,馮道曾經因為父喪回家鄉,這段時間還差一點被契丹給綁架。後唐主李存勗死後,李嗣源繼位,重新啟用馮道為端明殿學士,之後又升他為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這已經相當於是宰相的位階了。
李嗣源駕崩後,他的兒子李從厚即位不久,才四個月,李嗣源義子潞王李從珂起兵造反,剛即位皇帝位子都還沒坐熱的李從厚,只好逃到石敬瑭的軍中。不過,馮道並沒有去護駕,反而是率朝廷百官迎接李從珂,李從珂順利登基後,並沒有重用馮道,更是免去他的相位,讓他去同洲當節度使,之後又召他回朝廷擔任沒有實權的司空。
過沒幾天太平好日子,石敬瑭借助契丹的力量,起兵造反奪得皇位,建立了後晉。中原的戰亂,讓外族契丹反而顯得兵強馬壯,而後晉因為是借助了契丹的力量建立皇朝,無法擺脫依附在契丹之下存活,所以馮道再度受命出使契丹,展開外交表示兩國友好。
馮道順利達成任務回國後,石敬瑭把樞密使廢掉,併入了中書省,這個時候軍政大權全都集中到了馮道身上。雖然,之後繼位的石重貴不但繼續留任馮道為宰相,還加碼太尉的職位,不過馮道紅成這樣難免有讒言,所以又被貶去同洲當節度使。
因為中原大亂,契丹國王耶律德光其實也覬覦中原,最後找了個理由,說石重貴有反叛的意圖,帶著契丹大軍南下,就滅了後晉。這下馮道又被換老闆了,這回還來了外國人老闆耶律德光。這位外國新老闆,雖然對馮道這樣的老臣冷嘲熱諷的,但是卻還是給他又升了個官,當上了遼國的太傅。
契丹雖然滅了後晉稱帝建立了遼國,不過後晉石敬瑭的昔日部下劉知遠,乘著這個機會點,藉著自己的軍力稱帝,建立了後漢。契丹在中原建立的遼國後,並不安寧,由於人民不斷的反抗,最後不得不撤兵回到北方去,劉知遠逮住這個大好機會,奪取了中原,為了拉攏前朝遺老們,劉知遠封馮道為太師。
只是也不過幾年,劉知遠的手下郭威起兵篡位,建立後周,郭威不但仍然拜馮道為太師,還追加兼中書令。馮道差不多每一次被換老闆,就會被升官一次。郭威駕崩之後,柴榮繼位,面對北漢和契丹的聯軍進攻,柴榮決定親自率軍北伐,可是馮道卻出面勸阻,沒跟皇帝老闆站在同一陣線上。所以當柴榮北伐凱旋回京師後,非常的鄙視馮道,命令他帶病去監工整修太祖郭威的陵墓和負責相關的葬禮。
同年在太祖葬禮完畢不久,馮道以七十三歲的高齡過世,柴榮得知消息後,下令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且追封馮道為瀛王。馮道一生的枯榮在此劃下句點。
老子說過這麼一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馮道在亂世雖然步步高陞,但也有因為給皇帝老闆的建言不中聽,被擺到旁邊涼快的;雖然他的老闆不停的換,但是他擔任官職數十年,除了俸祿沒有多拿一分公家的錢,有人來送貴重禮物,一律拒於門外;當時風氣許多士大夫以養個小妾為榮,但是馮道家裡除了妻子、兒女,連僕人都沒幾個。可以享受人上人生活的馮道,居然沒有住豪宅,吃飯的時候也是家人、僕人一起大鍋飯。這從「舊五代史」可以看到記載,基本上馮道是個清官。
同時,他雖然身為丞相,但卻常避免過度參與財政及軍事決策,降低跟當權者的衝突或矛盾,唯一一次應該就是他諫言柴榮不要出兵北伐。因為馮道為官的原則「身爲宰輔,不聞獻替」,意思是雖然身為高管,馮道並不替這些昏庸的暴君獻計、助紂為虐。
後漢將軍郭威叛變的時候,曾經想要誘殺後漢湘陰公劉贇(ㄩㄣ),所以想派馮道出面去把劉贇騙過來,但是馮道一句話「老夫平生不做謬語人」就給拒絕了。而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入侵中原時,大肆砍殺中原漢人,馮道對耶律德光說:「此時佛也救不得百姓,只有陛下能救得。」耶律德光聽下了這一句話,才比較收斂。
後世對於馮道最大的批評及不屑,就是他的不忠,竟然可以追隨侍奉這麼多皇帝君主。尤其是北宋開始,史學家因為「忠君」的觀念,對於馮道這樣跟著不同的皇帝,做上好幾個朝代的重要官職,非常的不齒。
其中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更是指責馮道是五代道德淪喪的表徵;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更是批評馮道不管有做過多少好事,因為他對君主不忠,等於什麼好事都沒有做,他不過是苟活於世的奸臣。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情況,很像我們現在的鍵盤俠、正義魔人?更可怕的是這幾位鼎鼎大名的史學家,還是完全可以帶風向的讀書人。
我們看看這五代十國的幾個皇帝,首先他們皇位都是篡位搶來的,寵溺戲子的後唐李從珂;出賣幽雲十六州的後晉石敬瑭;動不動就殺人全家的後漢隱帝,這些昏庸暴君是應該要效忠的領導嗎?也許從儒家忠君的角度上來看馮道,是毫無節操可言的人,但我們深入思考,事情真的是這樣去評斷嗎?馮道晚年有一句詩,其中二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他自己其實也明白那些歷朝歷代的皇帝們,是個什麼德行,這些狼虎之輩並不值得他忠貞不渝,身處在這些豺狼虎豹的君王中,他認為自己是心存善念,而不是助紂為虐就夠了,完全沒有必要為這樣的皇帝賣命的。再說要忠誠的對象是皇帝嗎?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忠與不忠,應該看的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天下黎民百姓。

【怎麼解讀籤詩】

看完了卦頭故事,現在來看看籤詩的呼應。

菱花鏡破復重圓,女再求夫男再婚。

自此門閭重改換,更添福祿與兒孫。

這籤詩是不是覺得這怎麼跟前面講的卦頭故事,好像沒呼應,有點風馬牛不相干?是的,真的是兩個不同的故事典故。
艋舺龍山寺的觀世音靈籤,在內容上並不是由一位作者獨立創作的,同時因為歷經了長時間的傳承、演變,所以出現了這個籤題、卦頭故事和籤詩不太呼應的情況。我們先來把籤詩的典故介紹一下。
這首籤詩內容是在說戲曲「荊釵記」的故事,這是一個描述寒門書生「王十朋」和「錢玉蓮」坎坷的遭遇與婚姻。王十朋和地方上有錢有勢的惡霸孫汝權,同時向錢玉蓮家提親,王十朋以荊木做了一隻髮釵作為見面禮,而孫汝權則是送了一對黃金珍珠寶釵,不過女方不是個拜金女,選中的是樸拙的木釵。兩人成親之後,王十朋就進京去參加科舉考試了。
王十朋一舉高中狀元。戲曲裡的宰相萬俟想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王十朋,但是已有妻室的王十朋,當然是拒絕了宰相的這個提議。只是這個拒絕,讓萬俟覺得非常沒面子的不滿,因此利用職權就把王十朋調到南方瘴癘之地潮陽去任職。
這件事不知為何被惡霸孫汝權知道了,他暗地裡把王十朋寫給家裡的家書,竄改成給錢玉蓮的休書,想騙錢玉蓮說他的丈夫已經變心、移情別戀了。玉蓮的雙親不明究理、不知情況真假,就逼迫自己的女兒改嫁孫汝權,但是玉蓮堅持不從,竟然在迎娶的前夕,投河自盡。很幸運的是玉蓮被福建安撫使錢載和救起來,並且還收為義女;玉蓮以為王十朋過世,而王十朋則輾轉聽到自己的妻子被逼自盡的事。
五年後,王十朋在吉安當太守,有一天他到道觀裡去做儀式祭拜自己過世的妻子,而玉蓮恰巧也到這道觀裡拈香,兩人終於團圓。
這是戲曲故事,在籤詩裡,有幾個關鍵字「復」、「再」、「重」、「更」,這都隱含有事情雖然波折,只要堅持初心,最後終能歸於圓滿的寓意。
如果您是神明小紙條的聽友,從前面集數這樣一路聽下來,不知道是不是有這樣的感想,就是第2首籤詩故事「姜太公渭水垂釣」,講的是姜太公「堅持」的態度;第3首籤詩故事「燕將獨守聊城」,說的是燕將軍「堅守」的行為;而這一集的第4首籤詩故事「長樂老歷相五代」、「荊釵記」,談的是「忠心」。
但這三首籤詩的狀況、情況都各有巧妙不同之處,這是我們求籤對應到自己情況的時候,要平靜下來,用心觀照的。我們來想想,姜太公的堅持,最終是為了要謀求一份高官厚祿嗎?換成我們現在話說,就是找份頭銜大、薪水多的工作,然後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出國旅遊這些嗎?燕國將軍的堅守,是為了一個目標咬牙硬撐嗎?還是比較像是我們有時候,就是沒有辦法下定決心的猶豫不決,沒有勇氣面對當下、未來、缺少智慧看清局勢?而不管是馮道還是荊釵記裡的王十朋與錢玉蓮,他們的心,是為何堅貞?為了什麼忠誠?是沒有德行來來去去的皇帝老闆?還是自己許下的承諾?而當外在環境逼迫,所有人不能理解而被攻擊的時候,還能保持自己原來的心嗎?
籤詩、卦頭故事,這小小一張百來字的小紙條,神明要提醒我們的,真的不是單一一個吉凶而已。我們去求籤也是一個契機的啟動,藉著籤詩、藉由歷史典故,好好的觀照、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參考資料:
龍山寺季刊-026期 Page6–7
觀音一百籤
馮道 維基百科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 姜狼 大地出版社
是命理還是歪理,讓我們來好好梳理!塔羅占卜X希臘神話生命數字X DISC識人溝通。外加艋舺龍山寺觀世音靈籤的籤詩故事分享。生命歷程有很多未知和探索,占卜預測是降低風險,提供抉擇是的參考,不是預判自己的人生結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