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向外投射的光:《沉默呼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真相、沒有正義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


  在看《沉默呼聲》時,很容易聯想到香港的電影《少年》:受迫的來源都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權,都是經由電影敘事的組構,呈現真切的控訴。相較於《少年》呈現的是對希望與自由直接單純的渴念,是在風雨中幾近澆滅,卻又持續搖曳燃燒的火焰;經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沉默呼聲》所展列的,是對信仰的堅持與碰撞,是在黑暗不斷追逐撲殺後,仍堅持奔走向外投射的光。

raw-image

  《沉默呼聲》敘述1999年夏天,兩對信仰法輪功的清華大學學生情侶,在共產黨下一道禁令連同設計的圈套後,原本建構、未來充滿可能的生活便接二連三的遭到破壞,當他們愈試著解釋,愈緊接的就是個人自由與安危的追殺。隨著故事前進,他們從一開始相信是黨的「誤解」,至逐漸發現:只要對真相、對正義有一點企求,他們就得挨上社會主義的鐵拳;只要跪過一次,共產黨政權就會要求他們跪得姿勢正確、跪得體面好看,跪得五體投地,否則就是對黨的不忠誠、不信任──正呼應了電影的開頭,共產黨迫害法輪功的理由:「大家都信法輪功,誰還信共產黨?」畢竟相較於共產黨的欺騙、挖坑、栽贓、凌遲以達成集權的目的(每一項都熟悉到在意料之中;而凌遲的過程,也令我聯想到《少年》與《返校》──儘管方式明顯隨著科技進步而加倍殘忍,但終究能看見兩黨系出同源;導演李雲翔亦云,關押與折磨良心犯的場景,就是景美的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和坪林的法務部廉政研習中心),法輪功「真、善、忍」的精神體現在試圖呈現真相的學員身上,也格外證明了真正的「信仰」能帶給人無與倫比的力量。

raw-image
raw-image


「你一個人能改變什麼?」
「至少我能不被改變。」

  真相的存在,不僅給予主角們堅持的勇氣,也給了記者發聲的動機。美國芝加哥郵報記者丹尼爾(山姆‧特拉梅爾Sam Trammell飾),由於曾在1989年撰寫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相關報導而遭到中國驅逐,好不容易再度回到中國,他曾試著屈服,乖乖地寫無關政治的報導,例如小吃,或中國努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中國共產黨政府馴養御用的外國記者,報社派來的女記者徐敏(林耶凡飾)亦對他熱情非常,在生日時送禮表示友好──直到丹尼爾意外摔碎花瓶,發現裝在裡頭的監聽器,讓他察覺一如中國的監控,他想揭發真相的意願無法因為試圖隱藏而有所改變。因為數次親眼目睹王博宇(吳沂庭飾)一眾掛布條、灑傳單,意外拯救過一次之後,確認在中國境內已經不可能傳揚真相,丹尼爾的援手,便成為他們對外發聲的唯一可能。

raw-image

  即使我們都熟知「有時候我們必須學會妥協,才能保全自己」,但妥協與屈服終究不同;所有成為幫兇的人,無論是負責監控的徐敏,同意配合共產黨污衊法輪功的付長久,還是率先想到迫害法輪功的楊書記(王自強飾),最終沒有人能夠逃離懷疑不盡力、不忠誠的鐵輪。相較之下,當真相傳揚發聲之後,王博宇最終逃過祕密處死的結果,判刑八年後終與家人定居美國,令人聯想到之前獲釋回台的李明遠──儘管這個世界是健忘的,儘管黑暗的撲殺不會消失,但只要有傳遞真相一如王博宇、李樂瑤(荷桃飾)、郭霞(陳映諭飾)、董軍(石承鎬飾),有發聲如丹尼爾,有關心者一如你我,真相就會因為光而存活下來,讓全世界知道中共的惡行。

raw-image

  奇妙的是,《少年》在香港街頭拍攝時,確實必須躲避追緝「不法」的香港皇家警察,那份肅殺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感;觀看《沉默呼聲》時,能察覺背景是在台灣,一度使我感到混亂;走出電影院時,正在門口看到法輪功學員宣揚中共的迫害。這樣的虛實交錯讓我確實意識到:這是發生過的事,在過去,在現在,在中國,在香港,一直沒有離開的軍機繞台,一直宣揚親中、擾亂執政的眾多政黨,一直在試圖藉由假新聞與文化滲透來使台灣人卸下心防的宣傳,電影裡發生過的,在未來,也未必不會,發生在台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棠-avatar-img
2022/08/22
很棒的心得
海藍-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22
謝謝你!
宇牛-avatar-img
2022/08/18
這我也想看
海藍-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18
https://www.unsilencedmovie.tw/pages/movie-information-taiwan?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cpc&utm_campaign=20220814_%E5%A5%BD%E8%A9%95%E5%88%86%E4%BA%AB&fbclid=PAAaZYayL3M3_vrUyZDSFej-X4tQXZxWuC3CtEypLhKx-KN-RlQOOJONBRdQ4 這裡有上映資訊與戲院,可作參考!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18會員
227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沒有真相、沒有正義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 「你一個人能改變什麼?」 「至少我能不被改變。」
Thumbnail
「沒有真相、沒有正義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 「你一個人能改變什麼?」 「至少我能不被改變。」
Thumbnail
4月8日在台上映的香港電影《少年》,和紀錄片《時代革命》一樣都以2019年的反送中事件為背景,講述抗爭中的熱情與挫折。但些許不同的是,《時代革命》呈現出抗爭的人物群像,而《少年》以戲劇手法,描繪出一個個抗爭者的面孔,更加寫實、更能反映香港年輕人的掙扎和希望......
Thumbnail
4月8日在台上映的香港電影《少年》,和紀錄片《時代革命》一樣都以2019年的反送中事件為背景,講述抗爭中的熱情與挫折。但些許不同的是,《時代革命》呈現出抗爭的人物群像,而《少年》以戲劇手法,描繪出一個個抗爭者的面孔,更加寫實、更能反映香港年輕人的掙扎和希望......
Thumbnail
這部電影如同《時代革命》,試圖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記憶,但不同於《時》記錄的是如水般擴散、漫溢的必然,《少年》則是呈現了抗爭方的群像;如果《時代革命》的香港人是抗爭的洪流,《少年》以劇情片呈現的,是不同支流的心思與面貌,那些在風雨中幾近澆滅,卻又持續搖曳燃燒的火焰。
Thumbnail
這部電影如同《時代革命》,試圖記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記憶,但不同於《時》記錄的是如水般擴散、漫溢的必然,《少年》則是呈現了抗爭方的群像;如果《時代革命》的香港人是抗爭的洪流,《少年》以劇情片呈現的,是不同支流的心思與面貌,那些在風雨中幾近澆滅,卻又持續搖曳燃燒的火焰。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少年》裡裡外外皆為「少年」,它有少不更事的莽撞,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坦蕩,也有年少時代的二元對立和黑白分明,煙霧交織雨水,熱血加上衝勁,濃濃瀰漫在鏡頭前後,不偏不倚是這群孩子對此場運動的理解。
Thumbnail
《少年》裡裡外外皆為「少年」,它有少不更事的莽撞,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坦蕩,也有年少時代的二元對立和黑白分明,煙霧交織雨水,熱血加上衝勁,濃濃瀰漫在鏡頭前後,不偏不倚是這群孩子對此場運動的理解。
Thumbnail
若你剛好收到見過一次面的人疑似自殺的訊息,你會去找他嗎?《少年》描述香港「反送中運動」時期,多位革命青年(包含司機與社工)尋找自殺少女的故事。而少女的自殺也反映動盪不安的政局,青年對未來的迷惘。
Thumbnail
若你剛好收到見過一次面的人疑似自殺的訊息,你會去找他嗎?《少年》描述香港「反送中運動」時期,多位革命青年(包含司機與社工)尋找自殺少女的故事。而少女的自殺也反映動盪不安的政局,青年對未來的迷惘。
Thumbnail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Thumbnail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