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金馬 58|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從 2019 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爆發以來,反送中題材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持續冒出,《理大圍城》、《時代革命》、《日常》、《花果飄零》以及入圍本屆金馬最佳新導演、最佳剪輯的劇情片《少年》,都引發了台灣觀眾的高度討論,單憑預告末一句「香港不能公映」,就已令許多人不勝唏噓。
電影開宗明義表示,在這場由年輕人推動的示威抗爭過程中,民眾紛紛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更有為數不少的生命選擇以死明志。諸如戰爭、革命、天災、改朝換代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當下,藝術不約而同關注的,往往都是「人」在其中的樣態。或許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十四億人口的政權也不為所動,然而這個點點串成線,再由線線交織成面的現象背後,惟有故事,才可能真正撼動人心,進而改變現實紋理。
《少年》裡裡外外皆為「少年」,它有少不更事的莽撞,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坦蕩,也有年少時代的二元對立和黑白分明,煙霧交織雨水,熱血加上衝勁,濃濃瀰漫在鏡頭前後,不偏不倚是這群孩子對此場運動的理解。短短八十多分鐘的時間,訴求直接地迅速刻劃出此一「救命小隊」,互不相識的一群人背負不同的包袱,即使難以克服內心恐懼,仍各個敢傻敢衝,誓言齊上齊落,對他們而言,每一天都已退無可退。駕輕就熟換上黑衣、戴起面罩、低調行事,只露出同時散發稚氣與勇氣的雪亮雙眼,隨口一句台詞,都能觸發觀眾的敏感神經,世代隔閡、階級差異於言談間無孔不入,正因這群人並非抱著不切實際的理想,他們最清楚的,莫過於自己在這場運動中輕如鴻毛的位置。
先是「香港是不會因為你的不甘心而改變的」,而後「香港是不會因為你的死而改變的」,無論人們做什麼、不做什麼皆無濟於事,更難以扭轉這塊土地的未來。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年輕人知道一切。」

The old believe everything, the middle-aged suspect everything, and the young know everything.
正因年輕人知道一切,所以英雄出少年,時窮節乃見。《少年》記錄著香港這一代年輕人的共同成長歷程,無法容下現世安穩,難以奢求歲月靜好,迷惘與哀傷永無止境,匯聚成一股無處宣洩的悲憤。普遍困境在櫛比鱗次的高樓上空形成大片陰影,他們從遍地磚瓦凝練出強而有力的集體信念,哪怕是流血衝突、救人一命,都必須尋找到一個得以延續下去的方式反抗強權、反抗潰敗、反抗這個世界,並紀錄拒絕屈膝認命的過程。這才是不朽之所在,實踐卡謬所謂「真正的反抗就是創造價值。」
任俠、林森秉持初生之犢的殊死勇氣,雖有著訴求直接的劇本舖陳與人物設定,但那近乎直覺似影像語言,亦隱隱襯托出兩位導演的創作才華。
此一少年搜救隊的成員,有勇武派、和理非、後勤司機、社工人員等等,有條不紊分章交代這些年輕人的來歷;有人準備出國,有人辭去工作,有人的媽媽是憂鬱症自殺,有人的雙親則為俗稱的「黑警」,有人只願為香港和兄弟盡一份力。然而,眼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他們沒日沒夜在地毯式搜索和支援前線抗爭運動之間分身乏術,城市一方的街頭運動漸趨白熱化,他們卻於另一端遍尋不著意圖自殺的少女 YY 身影。兩項看似毫無關聯的任務,就這麼被「明知不可而為知」、「不見黃河心不死」地定義了香港這一代人的青春,堅信自己知曉為何而戰,責無旁貸地化悲憤為眾志成城,化絕望為背水一戰。
那一瞬間你不禁相信,當一個人身不由己墜落時,就如使不上力的香港未來,他們具象了這股吞噬人心的無力感。始料未及,懸崖邊緣竟伸出一隻手、兩隻手、三隻手、無數隻手,不計代價接住即將殞逝的生命,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在危難時刻真正成為彼此的守望者──「縱使徒勞無功,決不無疾而終。」
不難想像,《少年》的生成之路註定窒礙難行,一度面臨停拍、資金不足、演員中途退出,數次遭到警方為難,一部電影從前置、拍攝、後製到尋找片商發行等過程可能遇到的阻礙,一項也沒有少。但是,他們更反問,難道因為害怕就不走上街頭,因為恐懼就情願劃地自限嗎?
任俠也表示,每個香港人都敬佩《幻愛》、《時代革命》的導演周冠威,卻沒有人主動與他並肩同行,走在他身旁,成為他的盟友。「我們有責任去述說這個故事」,成為這部電影誕生的初衷。
實際上,反送中運動只是背景,更重要的命題在於,有一群萍水相逢之人,義無反顧為了拯救一條人命而努力,而拚命,而拔刀相助,宛若現代香港的俠義精神。畫面時而拉高俯瞰人群,時而巧妙穿插紀實影像,無法真實拍出的,就採用剪影的劇場形式,以出色的剪輯功力模糊寫實與戲劇之間的分野,企圖喚醒觀眾的情感共鳴。雖然缺點同等明顯,角色趨於單薄、功能性明顯較強,上窮碧落下黃泉後的巧合過於巧合,沒有深入挖掘趨動他們追逐自由的決心,輕輕放下一場運動可能存在的多面性與複雜性。
但私以為,這就是年輕時的世界,非黑即白,正邪對立,灰色地帶並不存在,一度低估了天高地厚,低估了形勢比人強,卻足以於情緒的層層積累、必然的徒勞無功底下,傳遞出一道穿透無邊黑夜的希望,燃燒自己照亮暗處。畢竟,電影無需完美,只需誠懇,縱使有一天會認清理想和現實的落差,有一天會硬生生吞下這股心有不甘,我們稱之為成長痛,然而,他們無愧於心拍出了創作者在人生相對應的階段,所能拍出的最勇敢作品。獻給每一位終將長大的少年,竭盡所能守護每一個身在這場運動中水深火熱的靈魂。
「願你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願你有盔甲也有軟肋。願你釋懷後一身輕。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全文劇照來源:金馬影展
《少年》金馬放映場次
2021.11.25〈四〉17:20|信義威秀 14 廳
2021.11.26〈五〉12:00|信義威秀 11 廳
2021.11.28〈日〉20:30|信義威秀 11 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筆者這次在倫敦親自採訪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我好奇她是否認為自己與黛安娜有任何連結?她思忖了一會兒,說:「我們過著很不一樣的生活,畢竟我不是公主,成為演員雖然會得到很多關注,但畢竟這還是很不一樣,我沒有要成為或被期待是什麼樣子,我能夠做自己,或許人們拍了我很多照片,但這絕對不是能夠與黛安娜相比擬的」
很多影評以「溫柔」來形容鍾孟宏導演在《瀑布》的轉進,我個人認為「溫柔」這個詞的覆蓋率稍微不足(溫柔這個詞因頻繁出現而被稀釋到不代表什麼,又,當我們以溫柔形容一部電影,我們究竟指的是什麼?),《瀑布》跟之前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相比,多了一種顏色,而創作者行至中年,還可以給讀者一點顏色瞧瞧,總是可貴。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筆者這次在倫敦親自採訪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我好奇她是否認為自己與黛安娜有任何連結?她思忖了一會兒,說:「我們過著很不一樣的生活,畢竟我不是公主,成為演員雖然會得到很多關注,但畢竟這還是很不一樣,我沒有要成為或被期待是什麼樣子,我能夠做自己,或許人們拍了我很多照片,但這絕對不是能夠與黛安娜相比擬的」
很多影評以「溫柔」來形容鍾孟宏導演在《瀑布》的轉進,我個人認為「溫柔」這個詞的覆蓋率稍微不足(溫柔這個詞因頻繁出現而被稀釋到不代表什麼,又,當我們以溫柔形容一部電影,我們究竟指的是什麼?),《瀑布》跟之前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相比,多了一種顏色,而創作者行至中年,還可以給讀者一點顏色瞧瞧,總是可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Thumbnail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Thumbnail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Thumbnail
很多影評以「溫柔」來形容鍾孟宏導演在《瀑布》的轉進,我個人認為「溫柔」這個詞的覆蓋率稍微不足(溫柔這個詞因頻繁出現而被稀釋到不代表什麼,又,當我們以溫柔形容一部電影,我們究竟指的是什麼?),《瀑布》跟之前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相比,多了一種顏色,而創作者行至中年,還可以給讀者一點顏色瞧瞧,總是可貴。
Thumbnail
鍾孟宏導演在疫情期間拍攝的《瀑布》,像一記紀錄疫情年代的警鐘。劇中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敲開人心隔閡的幢幢鬼影,卻又在妄想扭曲的路上披荊斬棘,尋找信念裡的真善美。觀眾在虛虛實實間,看母女倆相扶相持走過的,是一段不易的奧德賽。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Thumbnail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Thumbnail
畢竟表演不完全在演員個人的掌握範疇,而是整個團隊在電影本身的基調上,做出最符合創作者理想的表現方式──內斂或外放,寫實或戲劇性,也都是對應電影的內在精神,契合電影本身的特質,才是成功的表演。
Thumbnail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Thumbnail
片中呈現的梨山是所有鄉民的家,不論是土生土長的梨山人,或從外地移居,甚或幾十年前跨海來到這裡的外省人,如今都屬於同一個梨山,想著如何使這裡更加繁榮,想要留下些什麼給後代子孫。他們重視群體大過個人,互助的同時當然也少不了流傳小道消息,戲謔話語中,又包裹著點滴真情。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Thumbnail
很多影評以「溫柔」來形容鍾孟宏導演在《瀑布》的轉進,我個人認為「溫柔」這個詞的覆蓋率稍微不足(溫柔這個詞因頻繁出現而被稀釋到不代表什麼,又,當我們以溫柔形容一部電影,我們究竟指的是什麼?),《瀑布》跟之前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相比,多了一種顏色,而創作者行至中年,還可以給讀者一點顏色瞧瞧,總是可貴。
Thumbnail
鍾孟宏導演在疫情期間拍攝的《瀑布》,像一記紀錄疫情年代的警鐘。劇中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敲開人心隔閡的幢幢鬼影,卻又在妄想扭曲的路上披荊斬棘,尋找信念裡的真善美。觀眾在虛虛實實間,看母女倆相扶相持走過的,是一段不易的奧德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