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傳統市場工作以後,開始覺得所謂的市場供需平衡根本就是玄學啊~
客人常常問「為什麼最近菜變得這麼貴?」
老實說,如果只是普通的天災因素啊~還挺好解釋的。
可是,有時候偏偏並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
跟一般賣場不同,傳統市場講求的是鮮度。
所以,傳統市場的菜是天天去大市買菜,由於每天的貨量不同,所以菜價也常常起起伏伏。除了貨量的多寡,有時候也會因為貨品的鮮度或耗損度不同,影響到菜價。但整體而言,傳統市場的菜價還是會比一般賣場便宜。唯一的缺點,就是一定得現金交易,還有就是要有時間去逛傳統市場。
傳統市場有分早市、黃昏市場和夜市。
以內容來說,早市跟黃昏市場的性質會比較接近,主要會提供新鮮蔬果魚肉和簡易熟食(像是滷菜、雞肉切盤、炸物)的販售,偶爾會有一些生活用品和服飾。夜市的部分,則沒有提供生鮮蔬果魚肉,偏向小吃、娛樂和生活服飾等。
早市營業時間約為早上五點到下午一點,黃昏市場約為下午三點到晚間八點,夜市約下午五點到晚間十一點。
至於,一般賣場為什麼菜價無法像傳統市場一樣便宜?
首先,當然是因為產品規格的問題,賣場的商品通常為了方便銷售,從一開始進貨的時候,就必須限定品規。但是天然生長的東西哪有可能每次都長得一樣,所以當然就必須額外篩檢,自然成本也會增加。
其次,則為鮮度問題。賣場進的貨,鮮度必須高,才能經得起久放。久放並不是說要放上一週兩週,但是三四天總是要有的。因為賣場所有的商品都需要經過pos機銷售,所以不可以隨意更改規格、重新包裝整理,或是隨意促銷。
總之,傳統市場追求鮮度,所以會天天適量進貨,商品鮮度不足的話,會儘速降價出售。一般賣場追求穩定,重點是要適量的鮮貨,可供客人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