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

    這幾天,城博會開箱洗版,佔據了大部分動態消息,也看見很多不同的人留下一些對新展區、新空間的舊記憶與故事,這讓我想起了這一本書,在導論中對「地方」的解釋──是人類創造的有意義空間。
    像是當你在一個空間中貼上海報、放了一個書櫃、漆上自己喜歡的油漆顏色,這些動作讓這個空間變成人以某種方式而依附其中的空間,也是最直接常見的地方定義──「有意義的地方區位。」
    而這本書也提供不同學科專家勾勒「地方」的定義讓讀者們試圖從這些脈絡中思考這個充滿魅力的名詞。其中,地理學家John Agnew便提出三個基本面向定義地方的意義:區位、場所、地方感,而這個「地方感」是人類對地方有主觀和情感的依附。
    像前一陣子「大麥」熄燈以及今天林開郡洋樓重新打開,可以看見不同世代的基隆人對「基隆」的地方感。全球化的麥當勞面前,「大麥」這個地方也因為生活這裡的我們,有著與其他地方麥當勞不同的意義。
    回到這本書所談到的「地方」,會因為生活在這裡的我們思考地方面向時,強調什麼、在乎什麼、決意貶抑什麼,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
    而基隆正是以城市博覽會述說這幾年地方的面貌,當然這個展覽並不代表著生活在這裡所有的人。也因此,身為觀者的我們抱持期待,這場十天的基隆城市博覽會將勾勒起我們什麼回憶、觸發我們思考因全球化席捲的浪潮而逐漸消失殆盡的地方特色。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獸粉,歡迎來書店翻閱~
    《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
    作者|Tim Cresswell
    譯者|王志弘、徐苔玲
    出版|群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世界有太多知識,有一些看似無用,但是卻在某些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這裡將不定期的供應有趣的動物、環境小知識,從熱門到冷門,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廣闊的世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