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ㄟ雜貨店】飄筍香的文學厝:梅山隆榮商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張老闆向我們細細談起這間店的故事
阿里山午後的細雨打在老街紅磚上,濺起的水氣摻著白溶溶的霧,將路邊的店家吹成一片朦朧。

一片迷茫中依稀可見門口橫梁上「隆榮商行」四個朱紅大字,斑駁的匾額將老店的古味完美包裝,柚色的檜木樑柱則透著淡雅的香氣,輕柔的融入在濃濃茶香中。

一個個高山茶包依茶種整齊擺放,而雜貨、點心、菸酒也安置有序的立在一排排的木架上。這家店從民國43年整建至今也有七十幾年的歷史,而張老闆從小在店裡長大。
店裡販售的商品十分多樣,也有許多傳統餅乾糖果
「我那時候還會幫忙去山上擔茶葉、竹筍下來店裡欸!」想起那段時光,嘴角不自覺上揚,「那時候要走一個點鐘欸!」

沒想到小時候擔重物的「一小時」,長大卻成了顧店的「一輩子」。「小生意賺不多啦!」張老闆輕鬆的說,「但我喜歡這樣的生活!」我們看見他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雙眼閃閃發光。

一人一「雞」與文學家阿伯


一樓是雜貨店,二樓則是文學家張文環的故居。張文環是老闆的阿伯,年紀輕輕就離家去日本留學,但許多作品仍以梅山老家為背景。太平居民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一個「鐵公雞牌子」,而這正是是張文環著名短篇小說「閹雞」的象徵!
家家戶戶門口的鐵公雞已然成為這條文學街的象徵物
民國43年,後輩將故址重新興建,而近幾年推行觀光,二樓也因而成了定期推出張文環文學展覽並開放預約參觀的文化空間。

「因為是張文環的晚輩,很多人會來問我們有關他的事,」老闆兒子說,「我們就乾脆把這個空間整理起來,變成是一個可以讓人來了解文學的地方。」

談到一開始發想、主動聯絡專家學者,到後來與台灣文學館、中正大學合作推出各種展覽。老闆的兒子笑著說沒什麼:「他也是我們的長輩啊!也總希望讓更多人能看見梅山的這層文化意義。」

昏黃的燈光映著榻榻米,我們坐在飄著檜木香味的茶几旁,欣賞這牆上一篇篇的文字。一股暖流莫名的襲上心頭,摻著茶香沈澱在我們腦海中。
二樓的張文環故居定期和學界合作,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學展

筍干尬醃梅之專業製造商


除了茶香、檜木香,店裡還瀰漫著一股鹹濕而厚重的氣息,彷彿是濃烈而勾人的飯菜香,從鼻尖鑽入食道,淘氣的搔弄著我們驟然收縮的胃。

張老闆指著店門口三排木架上琳瑯滿目的的醃筍、酸梅、李子乾,笑說這些都是店裡做的。「你們運氣好,我太太正在後院做脆筍呢!」一面說著,一面帶我們走到後院。
老闆娘正在煮筍子,是醃筍的前置步驟
一推開大門,一股熱騰騰的白煙從門外襲來。老闆娘親切的笑容,讓我們感到十分輕鬆。她一邊用濾勺從冒煙的大鍋裡撈出筍絲,一邊跟我們解釋。「之前我們連筍子也是自己去採收的欸!」她笑著抱怨:「一年都很忙啦!現在有麻竹筍要拿來醃脆筍、過年的時候是冬筍、清明節是桂竹筍……」

竹筍是太平山區的特產,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醃筍。而店裡做醃筍、買醃筍的傳統從老闆的父親經營時就開始了!

店裡也有賣自己醃的梅子、李子,除了賣給觀光客,更銷售給山下的餐廳當食材。「雖然家家戶戶攏有做,毋過咱的較多餐廳想欲買啦!」張老闆的眼睛閃閃發亮。
貨架上擺滿了不同種類的自製醃漬品,包括醃筍、酸梅、李子乾

買「茶」送「文化」之家族一條龍茶事業

文學結合茶道,老店結合文創
雜貨店佔了兩間店面,一間販賣生活用品和零食,緊鄰的那一間優雅別緻,實木架上羅列著各式各樣品種的茶葉。

原來,山上除了種竹筍、梅子、李子,還種了香蕉、咖啡豆、茶葉!太平的茶葉尤其有名,據說阿里山的高山茶有1/4來自這裡呢!
老闆笑說剛好親戚在山上經營茶園,採收加工後的茶葉就送來雜貨店賣,這間店面主要是媳婦在顧,客人買茶的同時,阿姨就會順便講解梅山茶葉的故事!

「每一種茶都有特別的品嚐方式。」阿姨說:「通常會讓客人坐在店裡一邊泡茶一邊解說我們梅山茶的特色,也算是推廣茶文化吧!」甘甜的茶香迴繞在檜木樑柱之間,更添老店的韻味。

老街近年推行觀光,途中老闆熱情招待客人
談起過去與現在,老闆不禁感嘆人口流失的問題。「我們以前一個班就有50個學生,現在全校才20個人!」青壯年到外地工作導致以務農為主的村落嚴重缺乏勞動力,隨著年紀增長,村裡的老人家不是請越南籍移工幫忙,就是結束農園的事業。

好在太平雲梯帶來觀光人潮,加上政府致力於社區營造,老街已經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容貌!回想起一路上看到的點點滴滴,不論是文字框藝術、閹雞標誌還是復古電話亭,都是政府和居民努力的結晶!
張老闆跟我們談起老街的興衰
「老闆,我要一盒甜的麻竹筍!」老店的生意絡繹不絕,看到又有顧客上門呢買筍,張老闆馬上走上前熱切的跟客人解說怎麼煮才好吃。

細雨輕輕打在老街的紅磚地上,濕潤的氣息混雜著商行的茶香、檜木香和筍香,滴滴答答落在兩個城市女孩心中,彷彿洗刷了一切現實世界的繁雜。

暖暖的雨,滴滴答答……
位於梅山大坪一家很可愛的老店,推薦大家去太平老街的時候不妨去走走!
店家小檔案:
隆榮商店位於嘉義梅山的太平老街上,民國43年整建至今已有七十幾年的歷史。而張老闆從小在店裡長大,接手店面後配合觀光政策發展茶道文化解說,更將二樓改建成文學家張文環故居,可說是地方文化大使呢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婆婆去世後,原本居住在埔里的夫妻倆決定搬回老家—位於南投信義鄉的久美部落,並接手了這間雜貨店。從重新裝潢店面到擴增各式各樣的商品與服務,一路走來宋阿姨只淡淡笑說:「沒甚麼,就是做事一定要誠心誠意。」 山區全聯 ? ! 包辦生鮮! 孩子ㄟ早餐店兼安親班 時尚服飾&務農潮裝 店家小檔案:
    一位身材壯碩、肌膚黝黑的大漢將摩托車停了下來。車都還沒熄火,老闆已經把剛從冰箱取出的保力達遞給他,還順便偷偷塞給他一盒菸。 「這是送的喔!」大漢笑了笑,順手取出一支菸叼在嘴上,引擎轟隆的作響伴隨著碩大的身影漸遠,最終消失在小山坡的盡頭......
    婆婆去世後,原本居住在埔里的夫妻倆決定搬回老家—位於南投信義鄉的久美部落,並接手了這間雜貨店。從重新裝潢店面到擴增各式各樣的商品與服務,一路走來宋阿姨只淡淡笑說:「沒甚麼,就是做事一定要誠心誠意。」 山區全聯 ? ! 包辦生鮮! 孩子ㄟ早餐店兼安親班 時尚服飾&務農潮裝 店家小檔案:
    一位身材壯碩、肌膚黝黑的大漢將摩托車停了下來。車都還沒熄火,老闆已經把剛從冰箱取出的保力達遞給他,還順便偷偷塞給他一盒菸。 「這是送的喔!」大漢笑了笑,順手取出一支菸叼在嘴上,引擎轟隆的作響伴隨著碩大的身影漸遠,最終消失在小山坡的盡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感動重逢的老班長小陳和經典的家常菜香橙料理食坊,讓人倍感溫暖與美味。小陳特別推薦的招牌菜,包括腰果鮮蝦溫沙拉、鮮筍炒肉絲、檸檬蝦、酸白菜牛肉、樹子水蓮和魚冊蛋花湯,用料新鮮,口味鮮美。來台南想要享受道地的熱炒和家常菜,絕對不能錯過這間香橙料理食坊!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張學良在臺灣的禪園,以及他與妻子的動人愛情故事,包括禪園內的建築、美饌餐飲和溫泉體驗。文章還提供了交通建議和住宿分享,並預告了未來的臺北旅行日記。
    Thumbnail
    離開了林語堂故居,我們搭車回到文化大學,附近巷弄有許多特小店,忍不住趁機走走逛逛,最後被一家麵包的香味,直接引進店內買了蘋果派、堅果餐包和帽子(?)
    Thumbnail
    這暖還寒的天氣,想起多年前我還在興大任教,課程十分繁重。下課後常常到忠孝路或第五市場覓食,順便買些日常食品回家。有一天,在台中四維街/樂群街口,竟遇到先師揚宗珍教授(即60年代著名小說作家孟瑤)。當時已退休多年,隱居在現今台灣大道〔全國大飯店〕旁的巷弄中,住宅離台中市第五市場相當遠。  
    Thumbnail
    提到「大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大溪老街、豆干與木器產業。每每一進到大溪的市區,光是賣豆干相關產品的店家到處林立,但在這些店家之中總是脫離不了「黃家」的影子,同為「艸頭黃這一家」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卻也激起我對大溪黃家豆單豆干的好奇心。
    Thumbnail
    第一次遇到蔡君碩先生是在小黃山寫生的時候,當時只覺得這位先生有點無厘頭但深不可測,第二次請蔡先生協助找到向日葵花海,經蔡先生導覽美麗花海後,才知道他在這片土地投注的心力有著很長遠的生命意義,於是就想到要專訪蔡先生,認真地聽一回他的小黃山導覽及了解他的生命有著什麼樣的禮物,接下來請您一起聽聽他的故事!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
    Thumbnail
    到過南埕衖事館內的導覽解說可以讓自己認識這棟舊建築,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創作的形式,不止一種。如果運氣不錯,南埕衖事創辦人黃先生在現場更是樂於分享這一段心路歷程,他幕後促成這一切的困難和精彩程度,不亞於這棟八棧樓建築。當然為什麼拿八棧樓來賣冰?真的是賣冰?
    Thumbnail
    前往甲仙滴水崁,必經的是一條又長又彎曲的山路,綿延起伏的山巒與田地有如收納四季的藏寶盒。當我們抵達目的地,眼前所見是屹立了一甲子的閩南式建築,和煦的陽光穿過家中的芒果樹灑落,寬廣的前院用紗網曬滿了一顆顆翠綠飽滿的青梅,剛採的成堆的筍子、種在
    Thumbnail
    感動重逢的老班長小陳和經典的家常菜香橙料理食坊,讓人倍感溫暖與美味。小陳特別推薦的招牌菜,包括腰果鮮蝦溫沙拉、鮮筍炒肉絲、檸檬蝦、酸白菜牛肉、樹子水蓮和魚冊蛋花湯,用料新鮮,口味鮮美。來台南想要享受道地的熱炒和家常菜,絕對不能錯過這間香橙料理食坊!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張學良在臺灣的禪園,以及他與妻子的動人愛情故事,包括禪園內的建築、美饌餐飲和溫泉體驗。文章還提供了交通建議和住宿分享,並預告了未來的臺北旅行日記。
    Thumbnail
    離開了林語堂故居,我們搭車回到文化大學,附近巷弄有許多特小店,忍不住趁機走走逛逛,最後被一家麵包的香味,直接引進店內買了蘋果派、堅果餐包和帽子(?)
    Thumbnail
    這暖還寒的天氣,想起多年前我還在興大任教,課程十分繁重。下課後常常到忠孝路或第五市場覓食,順便買些日常食品回家。有一天,在台中四維街/樂群街口,竟遇到先師揚宗珍教授(即60年代著名小說作家孟瑤)。當時已退休多年,隱居在現今台灣大道〔全國大飯店〕旁的巷弄中,住宅離台中市第五市場相當遠。  
    Thumbnail
    提到「大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大溪老街、豆干與木器產業。每每一進到大溪的市區,光是賣豆干相關產品的店家到處林立,但在這些店家之中總是脫離不了「黃家」的影子,同為「艸頭黃這一家」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卻也激起我對大溪黃家豆單豆干的好奇心。
    Thumbnail
    第一次遇到蔡君碩先生是在小黃山寫生的時候,當時只覺得這位先生有點無厘頭但深不可測,第二次請蔡先生協助找到向日葵花海,經蔡先生導覽美麗花海後,才知道他在這片土地投注的心力有著很長遠的生命意義,於是就想到要專訪蔡先生,認真地聽一回他的小黃山導覽及了解他的生命有著什麼樣的禮物,接下來請您一起聽聽他的故事!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