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年代的國際局勢變化如俄烏戰爭,已經導致了石化燃料如天然氣的價格上漲,但這情況本質上是能夠取用的石化燃料已經在過去數百年的時間內逐漸被開採殆盡的結果。與水力發電不一樣,石化燃料是地殼中有限的資源,若是開採殆盡至少也要數億年才有可能回填,隨著易於開採的石油資源逐漸耗盡,我們將面對石化燃料維持的工業體系衰退的後果。

石化燃料的持續衰退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不是幾年後石油就會通通消失不見,整個石化燃料開採量從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過程至少也要數百年的時間,事實是直到二十一世紀結束,還是會有以石化燃料作為能源驅動的工業體系。但是傳統石化燃料的開採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達到頂峰,而頁岩油等技術雖然方興未哀,但是幾乎只集中在美國,能否擴張到西方文明之外的地方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raw-image

這裡需要提一下,雖然目前各國領導對於減少石化燃料的決定確實有現實基礎,但是執行的方式卻總是過於意識形態化,像是補助電動車這種將希望放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新技術,已試圖維持汽車還能在街上跑的幻象,在我看來這基本上是浪費資源,還不如把資源與宣傳花在復興如鐵路等傳統大眾交通系統還要來的有效。

也許當國際動盪結束後,會有一個較小的回升期,但是我不認為石化燃料的數量能夠滿足幾十億人的生活所需。儘管在美國、歐洲與其他西方影響較深的地區,仍可以在大城市的中產階級社區見到人人都有汽車的景象,但那種以汽車為基礎的交通體系將會隨著西方文明的衰退而逐漸的消失在世界其他地區。

技術主義者的失敗信念

風力發電跟太陽能至今仍不能解決問題,以上數發電方式為基礎的發電廠,通常需要大量的空間或是特殊的地形與天氣才能進行電力的輸出。事實上即便受到政府的補助與鼓勵,到現在台灣的再生能源依然是處於未達預期的狀態,這與上述兩種發電方式的限制有很大關係,況且太陽能設備的生產直到現在仍會產生重金屬汙染,這也是中國這類低人權國家能成為太陽能重鎮的原因之一。

目前檯面上能部份取代石化燃料的就只剩下核能與生質能,但是相對於不需等待季節收成與技術含量不需要太高的石化燃料,這兩者仍然是更為昂貴的選擇。對,我們可以透過核能維持1950年代之前那種沒有汽車的電力生活,但是許多1960年代後的便利將不付存在。

石化工業體系的大幅撤退

在1960-1990年代,人類開採了約300億桶石油,但卻只發現了約60億桶儲量的石油,而在此同時美國也從世界上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到了只剩阿拉斯加還能有像樣的石油產出,一直到最近頁岩油的技術出現美國的石油產量才有回升的跡象,但是頁岩油相較於傳統的石油需樣更昂貴的技術,其數量也是有限的。

raw-image

一個社會不需要有噴氣式客機、計算機農場、大量的私人汽車或太空船來為其公民提供食物、衣服、住所、衛生設施以及知識和文化活動。因為並非必需品,對於幸福的定義也並非由工業體系的產物來決定,在2020年代的文化邊界重新劃分後,不被包含在西方軍工複合體系內的國家將會發生去工業化的社會趨勢。因為這些國家在新世界經濟體系的分配下將不再能夠享有石化燃料的優先提供。

當然以石化燃料作為能源基礎的武器系統,如戰鬥機跟戰艦等,仍然會存在在這些國家中,因為這類武器系統是國家戰爭與守護邊界的重要武器,但是其他民用的石化燃料技術則會慢慢的在西方文明的邊界外消失。

而在於西方文明內部,預計在2020年結束後,會有一段整體能源成本的下降期,但是長期來看石化燃料的成本會繼續上升,1960年代後那種滿街汽車的景象也許會在二十一世紀末消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9會員
186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電動車真的是汽機車產業減碳的唯一方向嗎? 另一條路,結合世界各國政經局勢的猜想
Thumbnail
電動車真的是汽機車產業減碳的唯一方向嗎? 另一條路,結合世界各國政經局勢的猜想
Thumbnail
電動營建機械市場消息源源不斷的鼓吹,柴油內燃機的日子都已經不多了。
Thumbnail
電動營建機械市場消息源源不斷的鼓吹,柴油內燃機的日子都已經不多了。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事實證明所有的增長終有停止的一天,正如所有的煤礦與石油也終有採完的一天;而任何想要維持增長持續下去的舉動都會造成泡沫與更多的痛苦,那還不如讓整個經濟體系倒掉再重建。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當能源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來說就好像大樓的地基開始損壞,樓上層有再好的石材或裝潢,其價值都將搖搖欲墜,筆者計畫整理幾篇文章,把全球能源供需作個簡單的梳理。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Thumbnail
這些天相信大家應該在加油的時候滿有感,明顯變貴了。去年有一陣子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國家紛紛鎖國、鎖城的導致原油的需求大大減少,還一度來到負油價(這件事令我永生難忘應該會在寫一篇文章)。但是最近油價大升,我個人是加 95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30.2 元,長期下來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今天就來分析
Thumbnail
這些天相信大家應該在加油的時候滿有感,明顯變貴了。去年有一陣子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國家紛紛鎖國、鎖城的導致原油的需求大大減少,還一度來到負油價(這件事令我永生難忘應該會在寫一篇文章)。但是最近油價大升,我個人是加 95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30.2 元,長期下來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今天就來分析
Thumbnail
稀有金屬將成為下一個石油? 能源在人類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當有新技術被發明或是有新能源的發現,都會影響全球的政經局勢,並且帶來強權板塊的移動,讓世界產生新一代的霸主。 十九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所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煤礦躍升為重要資源,並且讓當時的英國成為世界強權;接著二十世紀藉著石
Thumbnail
稀有金屬將成為下一個石油? 能源在人類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當有新技術被發明或是有新能源的發現,都會影響全球的政經局勢,並且帶來強權板塊的移動,讓世界產生新一代的霸主。 十九世紀隨著蒸汽機的發明所帶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讓煤礦躍升為重要資源,並且讓當時的英國成為世界強權;接著二十世紀藉著石
Thumbnail
台灣幾乎沒有蘊藏化石燃料,扣除少量的水力與再生能源,百分之九十八的能源需求都必須從國外進口,當全世界面對石油匱乏,爭奪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能源時,我們2,300萬人,能夠自給自足地在這沒有自產能源的小島上活下來嗎?
Thumbnail
台灣幾乎沒有蘊藏化石燃料,扣除少量的水力與再生能源,百分之九十八的能源需求都必須從國外進口,當全世界面對石油匱乏,爭奪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能源時,我們2,300萬人,能夠自給自足地在這沒有自產能源的小島上活下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