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裡,烱勛曾以「躲到另一個角落/寫著自己」形容創作者的心情,默默筆耕十年的他,終於在201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向相視一一告別》。這本集子雖然命名為「告別」,但僅有詩作〈沒有適恰的題目〉使用「告別」一詞,更多時候,烱勛的筆下是光,是對詩的想望。
〈介意〉一詩開頭,詩人輕聲問道:「介意我寫首詩給你嗎」,又說:「對你來說或許感到困擾」,如此小心翼翼,顯見詩中我其實才是最「介意」對方反應的那個人。末段,詩人自言:「我想你並不介意/所以讀到這裡」,是明知故問的探詢,也是你是否介意的再次確認。每一首詩、每一個文字,都像一顆星、一束希望,就像詩作所指出的:「即使星星只會向我們遠去/留下久遠以前的光/在各自的暗處維繫引力」,無論是否介意、是否錯過,每顆遠去的星都將留下光,持續影響當下,告別「相視」過的文字星光,詩的引力仍會在生命裡運轉。
〈聽說妳也寫詩〉延續詩人對「詩」的熱情,此詩並非著眼於「相視」,而是從寫詩的「相似」談起,首句即點出「很巧,你也寫詩」,「你也寫詩」隱喻著彼此品味的雷同,「必然讀過一些過期刊物」,擁有一樣的知識背景,甚至「都戴著面具」。此處的「面具」未必是虛假或偽裝,戴上面具只能透過面具眼部的洞觀看,其實也意味著「視線」的改變,何嘗不是一種「向相視告別」!?寫詩的我們總「對著城市自言自語/建立自己的教義」,因為唯有告別曾經「相識」的一切,看見萬物隱含的光,才能點亮「一枚枚愛亮不亮」的靈感燈泡,成為真正的詩人。
〈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把租屋形容為傘,室友就在這支傘下「開始寫詩」。然而,彼此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懷抱著各自的秘密,下筆寫詩的室友偷偷對貓咪說:「不要和他說」,早已睡醒的詩中我清楚聽到這句低語,只好繼續閉眼屈身裝睡。巧合的是,書寫也是詩中我沒有說出口的秘密,當室友「用兩盞檯燈/模擬一顆太陽」,尋找創作的契機,詩中我也默默「躲到另一個角落」,與文字私語。值得注意的是,晴天、雨天都可使用的「傘」,一方面呼應了「夏季」和「雨季」等情境,另一方面,「傘」有保護的意思,也象徵著詩中兩人對寫作一事保密的態度。
不同於〈雨季來臨以前的私密〉,無法坦誠說出自己是創作者的扭捏,〈有沒有人看見我的大衣〉表達了作者期待作品被看見的心情。此詩把創作比喻為衣裳,「那微微反光的褐色膚質」是靈感與文字磨擦的結果,「像一把潮濕的沃土/孵育過夢」,每一個口袋都負載著成長記憶,一旦掀開,感情便排山倒海湧現。「在縫線處寫滿詩句」代表訴不盡的心情、說不完的故事,青春或許蒼白,但那些「曾發亮的鈕扣」,都是書寫的來源,可惜「卻沒有人看見」這件詩人大衣,「宛如大衣從來都不存在」。
每一首詩,都是詩人觀看世界的方式,《向相視一一告別》是烱勛對過去的告別、對創作的告解,更是他對詩的告白,歡迎您展讀詩集,感受與詩相遇的美好。
——收錄於林烱勛,《向相視一一告別》(台北:秀威資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