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想與人連結-《致命登入》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圖: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前幾週讀了吳曉樂的《致命登入》,一本關於網路遊戲、繭居族和網路性誘騙的小說。
(以下內容微有雷,請審慎閱讀,但說不定讀後會讓你立馬想追這本小說,也是好事一件!)
小說主角陳信翰原本是人生勝利組,家庭美滿又成績優異,無奈二十歲時人生發生巨變。一場車禍改變了他的身體,使他能看見人之將死的信號-將死之人會被黑霧所纏繞。為了逃避預知人之將死卻無能挽救的心理負擔,陳信翰只能終日躲避人群,在房間裡上網打遊戲,成為讓父母痛心失望的繭居族。
某天陳信翰打遊戲認識且他非常喜歡的網友夕梨約見面,他鼓起勇氣出門赴約,卻意外發現夕梨身上有黑霧竄出,為了拯救夕梨可能遭遇他殺的危險,逼得他不得不走向人群,穿梭在網路與現實世界之間展開救援行動,在過程中也促使他省思自己過往與人互動且賴以為生的價值信念。
我們以為繭居族或躲進網路裡的人不在乎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但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在意的不得了?
如果陳信翰不在意人的死活,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大概就能繼續人生勝利組的人生,可他就是無法不在意,加上事情的詭異使他感覺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與理解,既無人懂又沒法排解,只能獨自躲起來了。
排除一些特殊的身心障礙,人類的身體幾乎是建造來與別人依附的,我們都有與人連結的本能,但為何有些孩子會繭居起來?有多少躲在房間或是網路裡的孩子與陳信翰有類似的心理歷程?他們不是不在意現實人際關係,而是在意到很痛苦,痛苦到必須放棄與人連結才能活下去。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網路成癮或繭居族的核心、要被看到的是他們尚未被理解的痛苦,以及與人連結的困難。
或許你會問,把痛苦說出來讓人理解,大家一起想辦法有這麼難嗎?幹嘛躲起來?我會說,還真的不容易。親子關係的好壞是一個因素、社會對事件與人的觀感也是一個因素、當事人本身的個性特質與過去經歷又是一個因素,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搞不清楚自己怎麼了,又要如何說?
大概接納孩子目前的狀態是最難卻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吧。
陳信翰因為與人連結的痛苦而繭居,也因為與人連結的渴望而走出來。當他想要拯救喜歡的夕梨,他可以離開房間,願意跟從未見面的人說話。
成為繭居族或網路上癮的樣態百百種,其中的成因也可能錯綜複雜,想要改變現況,一項策略或一個方法不見得一體適用,但至少我們知道接納、有意義、有能感的人際連結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小說裡的另一位人物夕梨,孤獨而自卑,想尋求依附與被肯定,因而陷入了網路性誘騙的危機中。男子不斷操控與貶低夕梨,但夕梨不是轉身離開,而是努力符合男子的標準,討他歡心。
書裡對這樣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描述,談及人們特別會被「否定」自己的人所吸引,想要證明自己其實很好,想得到對方的認同。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嗎?或是哪一類的人容易這樣呢?
我們是在人際互動中建立起自我概念與自尊的,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來自家庭或社會的否定與忽略強烈且持續,大概自己也會否定自己,同時也會非常熟悉被否定的感覺。生活在一個被否定的環境、與一個否定自己的人相處反而是習慣自在的,所以即便這是一個不健康的關係,習於被否定的人還是投入了。
然而得不到的東西總會一再召喚,我們會不斷努力尋求,企圖證明我是可以的。我可以得到、我可以克服、我可以改變他、我可以被重視,這讓我們感覺能掌控人生、證明自己不像他們所說所做的那樣一文不值!
如果這樣的趨力被誘導用於負面且危險的事情之上,就容易讓自己落入被操控的危機中。
面對網路性誘騙,網路安全的宣導是重要的,然而個人健康的自尊、正向的自我概念、支持性的人際網絡才是根本。
預防孩子網路成癮(甚至是任何類型的成癮)與網路性誘騙,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在孩子每一天的生活中,他是否逐步建立起健康的自尊、正面的自我概念與支持性的人際網路了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成材不成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我都曾是孩子,回想一下童年自己與父母互動的經驗,反思自己現在與孩子的互動,有哪些相似之處?有哪些不同?我發現自己多了一些玩的能力,同時也保有管教,當孩子發現眼前的父母會陪她玩、會帶她去好玩的地方、會跟她聊天、會跟她一起討論,親子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有趣及彈性。
上一篇介紹了網路成癮的生理與心理因素,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另外兩個層面。
這次先跟大家從這生理與心理兩大層面探討,希望大家對於成癮的原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上回在《要孩子別當低頭族,父母自己先抬頭》上篇中分享了一個幫助自己更有意識使用手機的方法,今天的下篇有更多的好點子喔! l 減少社群媒體上的發文與留言 l 整理自己的朋友名單和群組 l 凡使用必解釋 l 規劃好空檔時間要做的事
暑假過了一半,你有觀察你的孩子在假期時做些什麼嗎? 他/她最喜歡玩什麼呢?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還是要和別人一起玩呢? 你知道「玩」有多重要嗎? 玩,不只是孩童的權益,對於成人來說也好重要!
文: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圖:Photo by camilo jimenez on Unsplash 譬如說,要孩子生氣時不能尖叫,可是自己生氣時卻吼了孩子;又譬如說,要孩子控制慾望,在便利商店只能買一瓶而不是兩瓶多多,可是自己卻在週年慶的時候買到想剁自己的手指。 未完待續…… #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你我都曾是孩子,回想一下童年自己與父母互動的經驗,反思自己現在與孩子的互動,有哪些相似之處?有哪些不同?我發現自己多了一些玩的能力,同時也保有管教,當孩子發現眼前的父母會陪她玩、會帶她去好玩的地方、會跟她聊天、會跟她一起討論,親子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有趣及彈性。
上一篇介紹了網路成癮的生理與心理因素,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另外兩個層面。
這次先跟大家從這生理與心理兩大層面探討,希望大家對於成癮的原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上回在《要孩子別當低頭族,父母自己先抬頭》上篇中分享了一個幫助自己更有意識使用手機的方法,今天的下篇有更多的好點子喔! l 減少社群媒體上的發文與留言 l 整理自己的朋友名單和群組 l 凡使用必解釋 l 規劃好空檔時間要做的事
暑假過了一半,你有觀察你的孩子在假期時做些什麼嗎? 他/她最喜歡玩什麼呢? 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還是要和別人一起玩呢? 你知道「玩」有多重要嗎? 玩,不只是孩童的權益,對於成人來說也好重要!
文: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圖:Photo by camilo jimenez on Unsplash 譬如說,要孩子生氣時不能尖叫,可是自己生氣時卻吼了孩子;又譬如說,要孩子控制慾望,在便利商店只能買一瓶而不是兩瓶多多,可是自己卻在週年慶的時候買到想剁自己的手指。 未完待續…… #邱馨儀諮商心理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直大學生宿舍失蹤案件的分析及推論。案件涉及到學生失蹤,線索指向網路遊戲與靈魂能量體的假設。這是專業職人與三少偵探們的討論過程,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解析案情並開始思考新的解套方式。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短片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短片,大意是有個女孩認識了一個不使用社群媒體的男生,她開始很焦慮的跟朋友討論,甚至認為這個男生根本不存在,現代人的存在價值,只能靠著社群來證明了嗎?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Thumbnail
歷經一場車禍,男主角意外獲得異能,能夠看見他人身上的死亡信號─黑霧,因為目睹身邊友人的信號,卻沒能挽救,於是繭居在家,以此做為避免看見信號的方式,並沉浸在一款名為「世界樹」的線上遊戲中,在遊戲中認識了夕梨,鼓起勇氣見面卻發現對方身上纏繞黑霧...。 書中探討了滿多議題,親子互動、求職求學、網路交友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直大學生宿舍失蹤案件的分析及推論。案件涉及到學生失蹤,線索指向網路遊戲與靈魂能量體的假設。這是專業職人與三少偵探們的討論過程,透過不同的角度來解析案情並開始思考新的解套方式。
Thumbnail
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一、了解自己的依附人格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Thumbnail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短片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則短片,大意是有個女孩認識了一個不使用社群媒體的男生,她開始很焦慮的跟朋友討論,甚至認為這個男生根本不存在,現代人的存在價值,只能靠著社群來證明了嗎?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把你推向他人的,究竟是想與人建立聯繫的渴望,還是那種害怕落單的恐懼? 我從來不知道如何與人拉開距離,對自己沒有信心,追隨他們,朋友笑稱我有『關係收集癖』——有的人無法扔掉任何東西,而我則是無法離開任何人。 你是慣性討好者嗎?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嗎?
Thumbnail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本文探討繭居族的特徵及其生活方式,提出對社交壓力的看法。
Thumbnail
歷經一場車禍,男主角意外獲得異能,能夠看見他人身上的死亡信號─黑霧,因為目睹身邊友人的信號,卻沒能挽救,於是繭居在家,以此做為避免看見信號的方式,並沉浸在一款名為「世界樹」的線上遊戲中,在遊戲中認識了夕梨,鼓起勇氣見面卻發現對方身上纏繞黑霧...。 書中探討了滿多議題,親子互動、求職求學、網路交友
Thumbnail
「滌」是作者的弟弟,三十多歲了仍是繭居族,每天待在家裡玩股票,賠錢了就認為媽媽理所當然應該拿錢出來幫他解決問題。滌需要很多氧氣,所以從不關房間門;但又對聲音很敏感,也討厭看到人,所以只要有家人待在客廳或廚房,他就會很煩躁,漸漸家人也不太會待在這些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