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關係黑洞
作者:周慕姿
出版:商周出版
ISBN:9789864773534
面對情勒,我們如何自救,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焦慮,要怎麼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這邊提供了三大重點。
知道自己的依附人格屬於哪一個屬性,對於探索自我能更快地找到方向,依附人格分為三大面向。
以下提供一種案例:A小姐和B先生是一對情侶,這對情侶因為一件小事情而發生了爭吵,A小姐開始想要問清楚狀況,抽絲剝繭問東問西,結果B先生沒有做出對應,再一旁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即使A小姐持續追問,卻發現B先生就像沒看到眼前的女朋友一樣,當作一切都沒有發生。這時A小姐就開始也進入了自己的內耗,心中想著,是不是B先生不愛自己了。
在這裡就是AB情侶兩個人依附人格不同對情感的應對方式,但因為不知道對方再想甚麼,所以一不小心就進入了負面情感的迴圈。這裡的A小姐屬於焦慮型依附,B先生則是迴避型依附。
1.安全型依附:這類人再健全的家庭環境成長,對於人際情感的回應能保持自愛跟正面回應,不容易內耗自己的情緒。
2.焦慮型依附:會容易產生焦慮,容易追問答案,沒有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不會干休。這類型的人會常攀附自己的另一伴,也容易一直懷疑他人是否對自己不貞。
3.迴避型依附:不容易表達情感,過去的經驗告訴這類人不能訴諸自己的情感,他們並不是沒有情感,只是無法理解跟釐清該如何面對情緒。因此在面對爭執時會因為情緒太多無法負荷而變得沉默寡言。
人們產生焦慮,因為過往經驗會讓人們保持敏銳,對即將發生且不明朗的未來做出負面猜想,之後才能去避免事情的發生,這是人們刻印在DNA上面的經驗法則。
但是焦慮有時候會便成了惡性循環,因此造成了類似上癮的行為,造成上癮行為的流程為:壓力感受→產生焦慮→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暫時紓解。
強迫思考:意旨遇到焦慮事件時,人們會潛意識鑽牛角尖的對事件做出思考,甚至思考的太遙遠,然後又繼續造成焦慮。例如:明明另一半幾乎整天都待在自己的身邊,卻因為不清楚另一半在短暫外出會做什麼事情,越想越深,越想越遠,越想越糟糕。
強迫行為:對於強迫思考造成的效果。例如:認為另一伴正在出軌,所以會打電話聯繫確認,如果對方沒接到電話,就會更焦慮,打電話打得更勤。或是家長太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危,會想要掌控自己孩子的行蹤。
對於產生焦慮造成的強迫思考、強迫行為,人們會傾向試圖得到答案或是掌控未知,一旦真的成功得到答案,就會放下焦慮感受,壓力感就會暫時得到紓解,但這樣會造成上癮行為,再次遇到一樣的焦慮來源會需要更大的回應才能造成一樣的壓裡緩解。例如:害怕另一伴不貞,奪命連環CALL之後,終於得到對方的回應,心中的焦慮感就暫時放下。但是下次同件事情再次發生,可能不只要求對方要接聽,還要如實報備在做甚麼。對另一伴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苛,才能緩解自己心中的焦慮。
那我們在這個情緒的負面迴圈之中,這些情感在侵蝕我們的精神,就像黑洞一樣,直到我們崩潰。
這樣我們該如何調解,首先覺知情感,不管是自己的情感還是他人的都要試圖覺察。
覺知情感是最難的一環,因為多數人都在情緒上時,不會發現自己的感受,因此要覺察自己為甚麼會有這份情感是困難的,但唯有覺察到,才能去面對。
覺知自己的情感:發現自己當下的感受是什麼,這個感受是真實的嗎,這個感受造成的負面強迫思考是真的會發生的嗎?
覺知他人的情感:當焦慮事件發生時,我們也必須覺察到對方的情感是什麼,因此也才能好好的理解對方處在什麼狀況,像是發現上面故事中的B先生,他是迴避型依附,在焦慮事件發生時,情感過載的他會變得無法應對,所以就需要花點時間讓他釐清問題,事後在重新提出自己在這件問題的解決方式。
劃清界線:對於情感上做出區分,避免自己在情感也過載,由其要劃清自己跟別人的情感界線,別人的不愉快真的是我們造成的嗎?我們有需要對別人的情緒做負責嗎?
常見的範例有:家長含莘茹苦的將孩子帶大,結果孩子想出外發展,卻被家長討愛說怎麼都不回家看看父母,許多孩子們就會因此覺得好像自己在外生活的行為就是做錯事一樣。在孩子探望父母後,父母在焦慮的上癮行為就得到暫時緩解,但之後孩子的每一次回家看看父母的行為,就會開始被父母嫌還不夠「敬孝道」,結果孩子因為發現每次回家的這個行為變得像是在做作業一樣,而且還會被嫌,進而變得不喜歡回家,最後這一整套的環節周而復始,負面的情感只會越來越放大。
因此劃清界線是需要的,孩子必須懂得,家裡的情緒不是他要負責的,父母覺得不肖是父母對於他們自己的情緒,這個情緒本該就不能施加在還在闖蕩成長的孩子身上,如果家長懂的劃清界線,進而能知道自己不該施加自己得情緒給孩子,同時如果孩子能覺察這份模糊的情感能被劃清,就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回家探望父母。
勇敢面對:覺察自己的情感,對自己訴諸情感的來由,重新劃分這個情緒是自己需要負責面對的嗎,對於自己要負責的情感做出行動,不管是轉念也好還是提出解決方案,又或是情侶間的爭吵也好,彼此都能找個解套方案,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整體上來說,前面幾節都是滿滿的論文佐證,讓我們知道這些問題並非憑空而生。
中間就滿滿的各種常見情感論證,例如剛剛上面提到的AB情侶的故事,許多常見的情感關係都有被提及,因此會覺得帶入感非常深,就好像真的是自己發生過的一樣。
最後提出解決方案,如何劃清界線,如何對自省,對自己溝通,雖然部分有點像吸引力法則,但覺得挺不錯的,畢竟在情感上,基本上人們只能自救,因此這本書提供的一些方法還蠻不錯的,也十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