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正常人的條件》:自律、自由與自在

康德的生活規律是出名的。他每天在同樣時間起床,上午讀書、寫作或授課,中午與幾位老朋友用餐及議論,下午在固定路線散步。相傳柯尼斯堡的居民每逢康德經過,就會拿起手錶對時,人送暱稱「柯尼斯堡之鐘」。
如果康德是一種聲音,大概就是形容上班族生活的歌詞「發出機械般的音節」,是規律的八分音符鼓點。
那這樣的人生,還有沒有自由可言?對我來說,這是貫穿整張The tic tac新專輯《正常人的條件》的疑惑。
The Tic Tac推出新專輯《正常人的條件》
The Tic Tac推出新專輯《正常人的條件》
如果像對魔鏡一樣地問康德:「誰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我想康德的答案大概會是他自己。康德認為自由即自律,這種哲學不是坊間心靈雞湯描繪的大餅,不是「透過此刻的自律創造未來自由的可能」,而是「實踐自律本身即是自由」。
換言之,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人並不自由,即使他擁有可以做任何事的條件,但他「想到什麼」這件事也不一定是出自於己。無論想要的是豪宅名車,或只是想成為「正常人」,可能都只是屈服於、受控於世界加諸的「他律」,唯有遵循自己制定的法則,才稱得上是自由的。
這種法則不是隨意制定,有一些基本的原則是具普遍性的,例如誠實。即使是以詐騙維生的人,都會希望誠實是普遍的法則,這樣詐騙才有成功的可能。我們可以批評詐騙是不道德的,不是因為詐騙違反你我認定的原則,而是因為詐騙者違反了連自己都認可的普遍法則,不僅污辱自己,也污辱了人性的尊嚴。
《正常人的條件》專輯的第一首歌叫《這個世界教導我們需要努力》,可以說努力也是一種普遍法則吧?畢竟,即使是最懶惰的人、即使是脖子上掛著大餅的人,都仰賴著另一個努力的人幫他做餅啊。
問題是,世界只教我們要努力,卻沒有教我們要為了什麼而努力。康德的建議只是道德的大原則,而在原則之下,我們具體該為了什麼目標而努力這件事,是沒有人可以提供標準的。
9月16日是《正常人的條件》發片專場
這張專輯就處在這麼幽微的世界,一些大原則之間的細節,一些聯繫承重樑柱的零件,一些努力的人心中的情緒。只要輕輕把這塊關鍵點出來,原本看似充滿意義的摩天大樓就會轟然倒塌,輕快的旋律就會聽到悲從中來。
遵守著原則,如此誠實且努力地度過一生,為什麼我卻一點自由的感覺都沒有呢?
如果自由是出自於自律,那自由就不包含著讓你感到舒服自在的意思,我總覺得台灣人更容易理解這件事。我們上一代活在世界最長的戒嚴中,自由是禁忌的符號,我們這一代被迫面對崛起後的中國打壓,如果只想著舒服自在,那離開台灣總是最好的選擇,但這樣是自由還是逃避呢?
即使知道屈服於享樂不是自由,但我們總是希望自由這種崇高的理念,能跟幸福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音樂當然是沒有答案的,但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也許能提供一些參考。今年是The Tic Tac成軍第14年了,還記得我仍是個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少年時,就在鵝鑾鼻公園的春吶聽過他們,當時台上的人也許只剩下主唱還在吧?那為什麼他還在呢?
我想,這個樂團一定讓他感到自由且自在吧?這就是我現在看Tic Tac表演的感受。他們把自身的目標、對音樂的熱愛(或偏執),跟人生途徑中的努力結合在一起,這一路當然不會都是快樂的,但回過頭看,卻是幸福、踏實、富有意義且讓人滿足的吧?我覺得這就是正常人的條件,你自己定義了目標,決定了路徑,要求自己一路努力,然後,沒有後悔地度過一生,這是我能想像出,最幸福的劇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