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一日三審受益真的大啊,你也試試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今社會有個普遍現象,一些學佛修行好些年的人,經書看了不少,做人的道理也懂一些,跟他人分享時說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但往往說得容易做到難,有時明知自己某些習慣行為不好,但也總是難改過來。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知行合一呢?
  我非常榮幸恭讀了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學佛》,其中讓我感受至深的有這樣一段:“所謂一日三審,日中三審:早上審查,今天白天我應該怎麼樣,成為一個純善、慈悲的人,利益大眾的人。到中午我就回憶,我早上到中午我有過這樣的心或行嗎?到晚上我再來回憶,中午到晚上我有過這樣的心和行嗎?我今天所作的事情是真正一個因地菩薩的行為、言語、心態嗎?……”
  我反復恭讀,細細體悟,這不就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將修行付之實際的好方法嗎?我堅持了一段時間受益良多,從中領悟到至少有兩大益處:
  第一,通過一日三審,可以很好地從意念上提醒自己:要依教奉行,利益眾生,要付諸實踐,從我們的工作、生活日常的一點一滴中去實際種好每一個因。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一切語言、行為都是由意念來引導的。
  我以前是一個做事反應遲鈍又特愛忘事的人,所以導致有些小事因為沒有及時處理而變成了大事,直到無法彌補才悔不當初,在這方面可吃了不少虧!現在通過每日三審後,驚喜發現自己的覺察應變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在工作生活中受益不少。比如,之前我在診所上班,認為只要把工作做好,過得去就行了,就等著月底拿工資!但通過學習並實施佛陀教導的每日三審後,我悟到了工作的地方就是修行的道場,把工作做好既是在利人更是在利己,當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自然就會站在顧客和老闆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所以客人滿意,老闆自然也歡喜,因此工資也就漲了。在生活中我們不時會遇到不愉快之事,或被人冤枉辱駡或不公平的待遇等等,以前遇到這種事,我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為自己辯解,但最後我發現無論誰輸誰贏,最終都會傷了彼此的和氣。通過自我審查,覺得自己修得太差了,這不是一個佛弟子的行為!借此提醒下次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先問問自己:我是不是被外境所遷了,有在修忍辱嗎?還有在修行嗎?這樣思考時心就會平靜下來,就會更好地去處理問題。當然也不是審一次就通過了,慚愧的我有時還會重犯,犯後再審查、再改正,一次比一次進步。現與他人說話一旦發現自己出言不當,就會馬上改正,要努力讓事情往好的方向去發展,這些都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去下功夫。當我們不斷地去審查自己,覺察力就會不斷地提高,從之前的做了之後再審,到現在的準備開口之前就審,再到意念生起就審,發現不對時,當下改正!
  第二,通過每日三審,有利於我們把不好的行為改正,讓好的行為持續下去,直至養成一種好習慣。何為好的行為?我們學佛修行,是以佛陀為楷模,依佛陀的教導去行持。但業力使然,我們凡夫眾生整天都處於貪嗔癡愛喜怒哀樂之中,執著于名利。我們想要學佛得受用,就必須依教奉行,把佛陀的教導融入到生活點滴之中,這樣才會遠離錯誤和邪惡的言行。通過多多地恭聞佛陀說法,努力學習佛法義理,再按佛陀的教誡去行持,每日三審,不斷地提醒自己,發現錯誤就及時懺悔改正,直至養成習慣!萬法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生,不良的習慣貽害終生。
  《學佛》寶書裡關於‘一日三審’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我今天所作的事情是真正一個因地菩薩的行為、言語、心態嗎?如果能這樣的話,我告訴你們弟子們,你當下就是真正的因地菩薩了,是未來的菩薩了,雖然你不具備菩薩的道行,不具備菩薩的功德,但是你的境界已經是因地菩薩了,心境已經是了。每天這樣,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的就純化了,就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聖人。”
  佛陀在這段說法中用了兩個自然而然,可想而知,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
  在此我願所有的親人們都能有緣恭學到《學佛》,通過每日三審,觀心念,正行為,依佛教導行持,去除凡夫不良習氣,走上菩提解脫之路。
撰文:水滴成海
編輯:尉朗、清涼荷君

『歡迎分享、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佛教相關文章。學佛,學習「如來正法」。 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人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後日漸有了正向的改變,有些人卻不見進步?如何辨別真假佛法?學佛單位是否如實遵循佛陀教法,依教奉行,還是假借名義真行騙? 就讓我們透過文章來了解筆者們在學佛路上所遇、所見、所感、所聞的一切經歷與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佛之前不懂因果論,只知在世法中的順遂與失落中隨情緒起舞。學佛後漸漸懂得萬法不離因果,自然地放下許多過往執著的人事物。大量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後,理解到懂得因果讓我少打了不少輪迴結。明信因果讓自己在起心動念時會多加小心、在受報時坦然接受,真心希望將來有天能做到了徹因果。……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被一些糟糕的評論、誤解,甚至刺耳的言論影響到心情。而這一切煩惱是非都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執”,就會心隨境轉,把自己困在世俗的分別、比對、是非中兜兜轉轉。一旦我們能真正放下“我執”,自然也就能夠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灑脫之心了。自然會讓自己的心靈從困境中跳出來……
……我執真的很狡猾,它藏在那些不經意間,藏在那些憤怒、怨恨裡,藏在那些以愛為名義的言行裡,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明白它的時候,嘿嘿一笑說,我又看到你了。 須知蓮花開在淤泥裡,修行者先在紅塵學做人,哪有什麼恨、怨、怒、罵,那不都是愛的照見嗎?……
……為什麼〝佛法〝我唯一的避風港也充滿了內心醜陋的惡人?我極度受傷的心在淌血,找不到答案的我對佛法失去了信心。我開始抱怨憎恨〝諸佛菩薩〝及生我育我百般疼愛我的母親。我選擇自我放棄,我告訴自己我也要當惡人,因為善良的人只能永遠被別人踩在腳下,我一步步地踏入了魔道。……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 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涅槃後波旬的魔子魔孫混進僧團,邪說敗壞破佛律儀是致佛法走向衰落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學佛之前不懂因果論,只知在世法中的順遂與失落中隨情緒起舞。學佛後漸漸懂得萬法不離因果,自然地放下許多過往執著的人事物。大量恭聞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後,理解到懂得因果讓我少打了不少輪迴結。明信因果讓自己在起心動念時會多加小心、在受報時坦然接受,真心希望將來有天能做到了徹因果。……
……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被一些糟糕的評論、誤解,甚至刺耳的言論影響到心情。而這一切煩惱是非都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執”,就會心隨境轉,把自己困在世俗的分別、比對、是非中兜兜轉轉。一旦我們能真正放下“我執”,自然也就能夠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灑脫之心了。自然會讓自己的心靈從困境中跳出來……
……我執真的很狡猾,它藏在那些不經意間,藏在那些憤怒、怨恨裡,藏在那些以愛為名義的言行裡,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明白它的時候,嘿嘿一笑說,我又看到你了。 須知蓮花開在淤泥裡,修行者先在紅塵學做人,哪有什麼恨、怨、怒、罵,那不都是愛的照見嗎?……
……為什麼〝佛法〝我唯一的避風港也充滿了內心醜陋的惡人?我極度受傷的心在淌血,找不到答案的我對佛法失去了信心。我開始抱怨憎恨〝諸佛菩薩〝及生我育我百般疼愛我的母親。我選擇自我放棄,我告訴自己我也要當惡人,因為善良的人只能永遠被別人踩在腳下,我一步步地踏入了魔道。……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 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涅槃後波旬的魔子魔孫混進僧團,邪說敗壞破佛律儀是致佛法走向衰落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是一樣的。有的人常常在正式受密宗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的三皈依,有一個緩衝,有一個環境。受了三皈依,自己的根基根本不成熟,卻爭著、吵著說...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