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討厭你的人,是應看清還是看輕?哪一招更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無意中看到一篇關於臺灣作家李敖的報導。眾所周知,李敖精通文史,學貫中西,桀驁不馴,是個反封建、揭時弊,特立獨行的怪傑。
  李敖經常在各種場合痛駡詩人“余光中”,說他是“馬屁詩人”是“騙子”,文學水準太差。但余光中對此從不予以反擊,一直保持沉默。有人就問余光中,李敖天天罵你,你幹嘛不說話?余光中就回答:“他罵我,說明他生活中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他,說明我生活中可以沒有他。”
  多麼有智慧的一句話啊!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把討厭的人看清不如把討厭的人看輕”。看輕,並非蔑視瞧不起,而是不計較。
  曾經,我也遇到過自己討厭的人,也和他們爭論過,甚至因為嘴笨被懟回來,自己還生了半天的氣。其實,對付討厭我們的人,最高級的方式就是像余光中那樣看輕他、不把他當一回事。他的生活可以沒有我,但我的生活應該沒有他,自然就不會為他而生悶氣。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看不慣的人或事就人前人後地去批判對方,試圖讓所有人都認同自己的看法,實際上無論我們說什麼都改變不了別人的認知,反倒顯得自己心胸狹隘或自以為是,得不償失。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教誡我們:“善於諒解他人者,說明己品已入德,是非成敗必顯果,公眾明心當自責。”
  佛陀教導我們:凡是善於諒解他人過錯、是非的人,說明自己的品德已經入格了,即已經進入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範疇了,因為,是非是一個理不清、說不透的東西,成與敗最後都得暴露出來,無非就是一個時間的關係,而且,是非和成敗畢竟都是不實之體。
  因此,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對於是非就不應去執著,越執著就越深沉,越執著越陷入是非。由於不執著是非,就恰恰說明自己的道德品質已經進入高一層次的境界,而大家、眾人在看到你這種情況以後,就會從心底裡面徹底明白,你是一個真正入品入德的仁者,特別是對不起你,使你陷入是非的人,反過來,他的良心會受到譴責,從而由你的行為使他改過自新,布益社會。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被一些糟糕的評論、誤解,甚至刺耳的言論影響到心情。而這一切煩惱是非都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執”,就會心隨境轉,把自己困在世俗的分別、比對、是非中兜兜轉轉。一旦我們能真正放下“我執”,自然也就能夠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灑脫之心了。自然會讓自己的心靈從困境中跳出來去感受那份真正的輕鬆愉悅,這時候無論我們討厭的或討厭我們的人已經不復存在。即便討厭的人確實還在,又因我們不見,不計執其討厭,我們情緒心境不被牽動,有等於無,何樂不為?
撰稿:在路上
編輯:西邊的彩虹

『歡迎分享、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佛教相關文章。學佛,學習「如來正法」。 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人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有些人學佛後日漸有了正向的改變,有些人卻不見進步?如何辨別真假佛法?學佛單位是否如實遵循佛陀教法,依教奉行,還是假借名義真行騙? 就讓我們透過文章來了解筆者們在學佛路上所遇、所見、所感、所聞的一切經歷與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執真的很狡猾,它藏在那些不經意間,藏在那些憤怒、怨恨裡,藏在那些以愛為名義的言行裡,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明白它的時候,嘿嘿一笑說,我又看到你了。 須知蓮花開在淤泥裡,修行者先在紅塵學做人,哪有什麼恨、怨、怒、罵,那不都是愛的照見嗎?……
……為什麼〝佛法〝我唯一的避風港也充滿了內心醜陋的惡人?我極度受傷的心在淌血,找不到答案的我對佛法失去了信心。我開始抱怨憎恨〝諸佛菩薩〝及生我育我百般疼愛我的母親。我選擇自我放棄,我告訴自己我也要當惡人,因為善良的人只能永遠被別人踩在腳下,我一步步地踏入了魔道。……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 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涅槃後波旬的魔子魔孫混進僧團,邪說敗壞破佛律儀是致佛法走向衰落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自己,每當事情不順利,幾乎都是往外思考,責怪名字、風水,責怪別人,責怪神明不保佑…一、明信因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二、觀照你的起心動念,佛菩薩也在觀照你。三、持戒守戒正行為並修正懺悔。四、隨時提起無常心,加緊腳步當下修行。五、最好的加持來自於自己的修行,修補自身法器。…
……我執真的很狡猾,它藏在那些不經意間,藏在那些憤怒、怨恨裡,藏在那些以愛為名義的言行裡,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明白它的時候,嘿嘿一笑說,我又看到你了。 須知蓮花開在淤泥裡,修行者先在紅塵學做人,哪有什麼恨、怨、怒、罵,那不都是愛的照見嗎?……
……為什麼〝佛法〝我唯一的避風港也充滿了內心醜陋的惡人?我極度受傷的心在淌血,找不到答案的我對佛法失去了信心。我開始抱怨憎恨〝諸佛菩薩〝及生我育我百般疼愛我的母親。我選擇自我放棄,我告訴自己我也要當惡人,因為善良的人只能永遠被別人踩在腳下,我一步步地踏入了魔道。……
……末法時期佛法學者眾誠心者少,深解義理得大成就者更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末法眾生業力深重,根性低劣;二是佛法經歷代相傳流變遺失嚴重。 說到佛法的流變遺失釋迦世尊早有預見。 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涅槃後波旬的魔子魔孫混進僧團,邪說敗壞破佛律儀是致佛法走向衰落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深以為然,在這世間,誰遇見誰,哪怕一蟲一鳥、恬然一笑、生氣爭執、情仇別離,皆有因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感情、親情、友情,一貫如此,緣來則聚,緣變則散,每個人都逃不脫看不見的因果,人生所有的遇見和分別,皆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佛門中有“火燒功德林”的說法。雖不正確,但意思就是叫人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火、更不要撩人發火。這個火指的就是嗔恚之火,如果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導致脾氣爆發,乃至引發殺害災禍。而且嗔心不斷,我們煩惱、無明一定也會隨之增長。 所以一個修行人如果隨意發火,那不論他所積的功德有多少都不在修行……
……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自己,每當事情不順利,幾乎都是往外思考,責怪名字、風水,責怪別人,責怪神明不保佑…一、明信因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二、觀照你的起心動念,佛菩薩也在觀照你。三、持戒守戒正行為並修正懺悔。四、隨時提起無常心,加緊腳步當下修行。五、最好的加持來自於自己的修行,修補自身法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時,想要改變、抹去或逃避的想法越強烈,就越痛苦,最好的方法是降低感受力,和它共存。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我們看到這種人出現時,我們會怎麼做?他的煩惱,他與你的對話,他不喜歡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喜歡,你是不是也跟著他起煩惱,還是以他為鏡,絕對不可以向他一樣無所事事的不喜歡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期待。這個煩惱我們要去除。凡夫所說同情這個人,同情誰?
Thumbnail
 作家李敖說:「得罪別人常常不能做事,但得罪自己往往不能做人。」體會這句話,讓我們在被周遭的人事物搞得心神不寧時,得以堅持做自己。     有人比喻在十個和我們有關係的人當中,不管我們做了什麼,一定有一、二個人絕對支持,有一、二個怎麼就是看不順眼,其他人則是不太在乎。因此,不必討好別人而得罪自己,
Thumbnail
若在同溫層,讓人喜歡,自然容易,若在人生路上,讓大家都喜歡,聖賢也難。 同理心是誰同誰的理 要得到認同甚至喜愛,就算三頭六臂,才華洋溢,讓人青睞也需是利益他人,基於禮貌或賞識,有機會得人喜愛,是因自己的才能,無論天賦或努力,有助人排除境遇困難,讓人起歡喜心,自然能得到回饋。 老么勝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這本書的作者李尚龍,是位百萬暢銷書作家,認為人生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與身邊人們的互動,而「人生順利避雷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消耗你的人」。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若一人對你錙銖必較,事事認為付出是理所當然,請你遠離;手插著腰不斷的對你輸出尖酸刻薄的話,請你遠離。 道理跟愛是對自私自利的人無所用處的,他們只會都是自己的付出才會有今日成就。更甚者將他人的辛勞成果佔為己有,同溫層的人依舊在私下編排你。 令人噁心至極的人性,不要輕易的為他人善良,勸當事者要善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時,想要改變、抹去或逃避的想法越強烈,就越痛苦,最好的方法是降低感受力,和它共存。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我們看到這種人出現時,我們會怎麼做?他的煩惱,他與你的對話,他不喜歡這個人,他的所作所為都不喜歡,你是不是也跟著他起煩惱,還是以他為鏡,絕對不可以向他一樣無所事事的不喜歡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期待。這個煩惱我們要去除。凡夫所說同情這個人,同情誰?
Thumbnail
 作家李敖說:「得罪別人常常不能做事,但得罪自己往往不能做人。」體會這句話,讓我們在被周遭的人事物搞得心神不寧時,得以堅持做自己。     有人比喻在十個和我們有關係的人當中,不管我們做了什麼,一定有一、二個人絕對支持,有一、二個怎麼就是看不順眼,其他人則是不太在乎。因此,不必討好別人而得罪自己,
Thumbnail
若在同溫層,讓人喜歡,自然容易,若在人生路上,讓大家都喜歡,聖賢也難。 同理心是誰同誰的理 要得到認同甚至喜愛,就算三頭六臂,才華洋溢,讓人青睞也需是利益他人,基於禮貌或賞識,有機會得人喜愛,是因自己的才能,無論天賦或努力,有助人排除境遇困難,讓人起歡喜心,自然能得到回饋。 老么勝
《請遠離消耗你的人》這本書的作者李尚龍,是位百萬暢銷書作家,認為人生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很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與身邊人們的互動,而「人生順利避雷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消耗你的人」。
Thumbnail
修菩薩道要自利利他,這些德能你不具,就是你很欠缺。有的人說:「我這人講話就是這麼大聲、就是很直接,認識我的人就知道了!他們都不會見怪。」不要再講這種傻話了!為什麼大家都要認識你?為什麼大家都要習慣你、包容你?為什麼大家都要承受你的直接?菩薩善巧、軟言愛語,還有無礙辯才,你都不修了?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若一人對你錙銖必較,事事認為付出是理所當然,請你遠離;手插著腰不斷的對你輸出尖酸刻薄的話,請你遠離。 道理跟愛是對自私自利的人無所用處的,他們只會都是自己的付出才會有今日成就。更甚者將他人的辛勞成果佔為己有,同溫層的人依舊在私下編排你。 令人噁心至極的人性,不要輕易的為他人善良,勸當事者要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