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分享作者參加論壇後的心得與其相關資訊
得知來源:愛滋權促會FB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流程:
- 科技部計畫〈疾病何辜?愛滋汙名及其轉化之社會介入行動 〉研究分享--潘淑滿、莊登閔、
- 〈 愛與正義:社工教育與實務的愛滋倡議〉專題演講--蔡佩真、
- 〈 台灣愛滋去污行動經驗暨反思:以台灣露德協會帕斯提培力為例〉專題演講--鍾道詮、許森杰
- 綜合討論--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
心得與反思:
(一)交織理論
交織理論指人會因其性別、族裔、社經地位、性向等因素,而遭受不同的歧視。例如異性戀男性愛滋感染者與同性戀男性愛滋感染者所遭受到的歧視是不同的,這聽起來很廢話,但該理論提醒我們的是每個人其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
以本次主題為例,也提醒我留意異性戀族群在成為愛滋感染者時,也有他們的議題與困擾。例如第一篇研究發現異性戀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狀態總分*1高於同/雙性戀,且具有顯著差異,這就是與我們一般思維可能較不一致的地方,也是很值得多關注的部分。
*1心理健康量表包含許多項目,例如焦慮煩躁、社交困擾、憂鬱低落等,其分數越高,表示越焦慮、越憂鬱...。
(二)愛滋患者的長照需求
本次論壇僅點到此議題,無深入探討,若有興趣者也可參考以下文章
(三)族群接觸假說(Ethnic Contact Hypothesis)
該假說認為若能增加不同人群的接觸,將能有效化解族群彼此間的偏見。個人滿同意這個假說的,很多時候實際遇到自己害怕或不了解的人後,才會知道原來是自己多慮了,每個人都有千變萬化的面貌,不應該只看到他的某一個面向,也可以試著找尋他人與自己的共通點,這是個有效減少對他人偏見的小撇步!
(四)四象模式
這是台灣露德協會培力成員的方式,透過了解每個人的不同特質,給予讓他可充分發會自身優勢的工作。
我想所有企業或人力管理的人都必須有這個觀念,放大個人的優勢,發揮最大的功能,將所有人調教成同一個模板看似輕鬆,但其實是最無效能與效率的作法。
延伸閱讀:
*還有水土火篇
*這篇大概從中段開始有詳細的四元素與特質解析,原作者也有整理成圖表。若是冰雪奇緣的愛好者肯定可以更快上手XD
(五)社工教育
會後討論有同學提出學校教育特別重視個案工作,較缺少社區工作與倡議的現象,演講者回覆:要改變學校的教育風格,老師要先被教育。這部分與會者也建議在老師的教育中可以加入對不同世代特性的比較,社工教育重視大環境對個案性格與其所遭受的困擾的影響,回到學生身上,不同世代有不同的思維脈絡,這也是教育界需要重視的一部分。
演講者也提及學校教育應該要增加學生接觸不同觀點與人群的機會,而不能僅限在自己的專業內,若沒有不同思維的激盪,就不會有成長。
*本書的研究地區主要是美國,因此有些觀察與結論並不能適用所有I世代族群。
(六)如何讓更多人看到?
台灣露德協會與會者提及現在經營粉專最大的困擾之一就是因為演算法,導致觸及率過低,換句話說,能看到粉專貼文的永遠就是那些人,然而如同上述所提,如何增進不同族群與專業間的溝通是很重要的。
若有讀者對上述問題有任何想法或觀點,都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