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034-法學第13講:啟蒙的漣漪-空白的一百年(時代背景)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看著「美國」好萊塢的電影、聽著「英國」歌手Adele的〈Hello〉、讀「日本」的《海賊王》漫畫、書寫的是「阿拉伯」數字;希望能開上「德國」車,也會想像著有朝一日能穿上「法國」Chanel的婚紗;不僅吃著「義大利」麵,也不排斥「印度」拉茶,當然更不忘「台灣」鹹酥雞的美味。如今的全球化現象,已是不可逆的既存事實。無論我們怎麼看待全球化?是否喜歡全球化?於此,轉借曾一度流行於大街小巷的《犀利人妻》台詞:我們,都回不去了…
  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起,全球化的浪潮,便不停地改變著我們所處世界的面貌,無論是物質或精神文明。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及至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頒布,此約150年間,於中西文明劇烈撞擊的過程當中,其「社會背景」與「人文思想」又是如何地影響著身為繼受法國家的我們?

西力東侵時期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中古舊制度一去不復返,但法國人民並沒有得到期盼中,充滿自由、平等與博愛的安定社會。激進的雅各賓派挫敗支持王室的保王派取得政權專政,大肆屠殺異議分子,史稱「恐怖統治」(Reign of Terror,1792-1793)。在內部之政治紛擾不息、經濟通貨膨脹,外有英、荷、西、俄、奧等國所組成的反法「第一聯盟」、「第二聯盟」的氛圍之下,法國人民盼望能盡速恢復過往安穩的生活,近代軍事天才拿破崙的橫空出世,並於1804年稱帝,也就不那麼令人感到突兀了。(PS:1804年所公布之《拿破崙法典》雖成為之後世界各國法典編篡之典範,此一法治的巨大進步,卻是孕育自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社會「無政府狀態」,並沐浴在拿破崙「稱帝」的光環之中)   其後,拿破崙橫掃歐陸各國的勢不可擋之姿,終被攔於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之中。待1815年拿破崙再次兵敗滑鐵盧,拿破崙勢力瓦解後,歐洲各國所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令保守勢力再起。值此歐陸強權自顧不暇之際,祕魯、阿根廷、智利、巴拿馬、巴西等拉丁美洲各國,紛紛興起獨立戰爭,解除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長期以來「竭澤而漁」式的殖民壓迫。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鴉片戰爭時期(1789-1840),正當歐陸各國因拿破崙崛起而「暫時無力」向外擴張時,美國於1823年發表《門羅宣言》而巧妙地切割了歐洲與美洲之關聯;拉丁美洲各國則紛紛獨立,脫離殖民統治。然,遠在東方的清朝,乾隆六下江南,雖具有視察水利的積極意義,但其大肆鋪張,造成國庫枯竭,使國勢日益衰敗,亦為清朝滅亡的遠因之一。嘉慶元年(1796年)的「白蓮教事件」,成為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國力江河日下(清廷為了鎮壓,耗費軍費白銀億萬兩,相當於清廷四年的財政收入)。待本質原屬貿易爭端的「廣州虎門銷煙事件」(據記載,鴉片貿易:1820年=5,147箱;1,821年=7,000箱; 1824年=12,639箱。鴉片貿易,令白銀大量外流,加速清朝國力耗竭),升級成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武力手段解決貿易糾紛),面對英軍艦隊的船堅炮利,懦弱之清廷無力抗衡,終究屈膝,簽訂《南京條約》,宣告近代中國之列強割據時代正式來臨,從此改變明清時期以來的「西學東漸」,而轉向成為「西力東侵」之軌跡。

歐陸的第二波盤整期

  自從耶穌被釘死在耶路撒冷的十字架上後,耶路撒冷就成為基督教的聖地。1054年,對教義各執一詞的東西方教會,在經過無休止的爭吵後,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與東正教(希臘地區稱希臘正教),而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羅馬公教又分裂為天主教和基督教。進入十九世紀後的殖民時代,信仰分歧和世俗利益交織在一起,耶穌的追隨者,英、法、俄等國之間的爭執也愈加頻繁。   十四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葬送了東羅馬帝國,耶路撒冷也由伊斯蘭教占領,隨著歐洲群雄並起,土耳其帝國日漸衰微。法國以天主教保護者自居,俄羅斯卻自認聖地屬於東正教。1852年,法國迫使土耳其蘇丹屈服,將聖地保護權交予法國,使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大增。此舉卻讓一直將聖地視為囊中物的俄國怒火中燒,俄國沙皇以作為東正教的保護國自居,要求在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徒建立保護區域,土耳其蘇丹拒絕,終引爆再次將歐陸各國捲入征戰的「克里米亞戰爭」(耗時三年,死亡士兵人數,破百萬),是為歐陸列強正式的第一次爭霸戰,進入大革命的歐陸第二波盤整期。1856年,對陣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國、法國、英國、普魯士、奧地利共同簽屬《巴黎條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   待此第二波歐陸盤整期結束後,西方列強重新開始向外擴張之步伐。義大利(1866年)、德國(1871年),先後各自完成其全境之民族統一。美國則是解決內部因黑奴問題所引發的「南北戰爭」後,趁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無暇顧及時,於1900年兼併夏威夷。憑藉英吉利海峽之利而能稍遠離歐陸爭端之英國,則在維多利亞(Victoria)女王以其柔軟的政治斡旋手段,令英國內外政皆煥然一新,建立起「日不落帝國」,取代法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標誌性事件為,1875,英國擠下昔日霸主法國,買下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故十九世紀的英國常以「維多利亞時代」來代稱(1848,英國的鋼鐵產量已經超過世界所有國家的總和)。而西方列強帝國主義最高峰時期之深刻寫照,則為1884年的「柏林會議」,這是一場公開的瓜分非洲會議,不需要詢問非洲的意見,也不需要取得非洲的同意,所有的交易都在瓜分者中進行。正因為不需要擔心被瓜分物件的意願問題,列強之間為使自己獲得最大利益的爭奪反而更為激烈。待1885年至1912年的列強瓜分浪潮過後,約百分之九十六的非洲土地被歐洲列強吞蝕殆盡,非洲完全變成殖民者的天下,非洲大陸上再不見非洲人的故事,只剩下白人與白人間的爭奪。   PS:1848,柏林會議。與會共有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奧匈帝國、俄國、丹麥、瑞典、挪威、盧森堡、美國及土耳其等十六國。會議開幕式上,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發言一語道破會議目的:「召開本次會議的帝國政府相信,所有受到邀請的政府都希望,利用與這一大陸內地的貿易,向居民提供學習條件…使非洲土著與文明相結合。」

甲午戰敗時期(1840-1895)

  於西方列強進入第二波盤整期之際,清朝卻已日暮途窮,無力再奮起。   內部,土地問題歷來為中國此一農業大國的中心問題。傳統社會,農民小生產者遭受土地地方大族的殘酷壓迫,經濟地位和生活水準極低下,他們憎恨貧富懸殊,具有改變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強烈願望。咸豐三年(1853年),急劇的土地擴張和地租壓得人民喘不過氣,隨之出現的飢寒交迫,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太平天國(1850-1864)所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正是千百年來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社會,故而初期獲得廣大的農民族群支持,但隨後因內部爭權,終自耗而衰亡。另一反清勢力,則由鹽販發起之捻軍(1852-1868),吸收因咸豐二年(1852年)淮北大旱而無力謀生的農民。在歷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衝擊後,清朝已是搖搖欲墜。   外部,英國先是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與法國組成英法聯軍,於咸豐八年(1858年)攻陷天津,清廷被迫簽訂《天津條約》。次年(1859年),英法聯軍因換約與清廷如何進京產生分歧,咸豐十年(1860年)攻陷北京,英法聯軍「劫掠並火燒圓明園」,清廷簽訂《北京條約》。經兩次英法聯軍之衝擊,開啟一連串創辦兵工廠、船政局、鋼鐵廠,為「師夷之長以制夷」的「洋務運動」(1863-1909)。其後,則由光緒二十年(1894)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為代價,宣告洋務運動的失敗,次年(1895年)由李鴻章代表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之舉,終引起民間強力批評清廷聲浪,清朝之統治,至此,可謂已是人心盡離散。

轉型時代(1895-1925)

  西方狼煙再現,發源於歐陸,為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隨著亞洲、美洲國家的捲入,終演變成三十多個國家、十五億人口參與的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1914-1918),溯其根源,可謂是「克里米亞戰爭」的延續。待大戰結束後,在報復與野心的驅使下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卻為下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中國,則先後歷經「公車上書」(1895)、戊戌變法(1898)、八國聯軍(1900)、武昌起義(1911)、袁氏復辟(1912-1916)、軍閥割據(1917-1927)、第一次國共內戰(1928-1937)。於西方世界陷入戰爭泥淖之際,中國自身更是動盪不已。   PS:所謂轉型時代,是指1895-1925年這段時期的若干啟蒙運動菁英,自覺到自我置身於一個受到前所未見的西方衝擊的新社會形勢之中,而且無法或不願意再回到以儒家為主的傳統政治與倫理體系。當代學者注意到清末民初時期這一現象,並提出以「近代中國的轉型時期」概念作為理解此特殊歷史現象的理論架構,從「甲午」到「五四」,約三十年間,是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承先啟後時期,謂之「轉型時代」。就特徵而言,具有承先啟後意義的「轉型時代」是屬於一種過渡性質的,不穩定狀態的政治社會型態,試圖脫離以儒家為中心的,有千年歷史之久的傳統政治社會模式,並趨向西方導向的現代政治社會型態,但它一方面未能與前者徹底割裂,另一方面也無法理想地在後者所設定的目標裡穩固前進與運作,從這個角度看,轉型期之中國,其實是一種具過渡性質的「傳統型態與現代型態的混合體」。由於這種新舊交疊的混合性格,令轉型期中國充滿了衝突與張力。
  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