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0. 來了英國

(有個朋友請我說說來英國的心得,不小心就打了兩頁的word檔,於是就乾脆放上來,反正我來了一年,好像也從沒打過心得 哈哈...)
純粹是70%要說服我朋友來,對於出國絕對沒有好壞對錯的想法
其實來英國一年了,前後的心境落差蠻大的。剛來的時候是大學剛畢業不到一個月,在大家都還在找工作時,能有這樣的機會,等於是為我省下很多煩惱。那時也是抱著賺取經驗、增加閱歷為目的。其實我的人生態度一直都不是追求穩定,所以覺得,既然在台灣也是要工作,何不到英國,除了錢之外,能夠得到的一定會更多。當然也是要看自己的心態,因為如果心態不夠積極,在英國不會比在台灣學到的還多。但說真的,在台灣生活真的簡單和方便太多了,因為出生在台灣,那裡的一切很容易都成為理所當然。但能夠出國,就應該把握機會,以謙卑且充滿好奇心的眼光來體驗,而我認為這是出國與否的最大差別。在國外,根本就像個剛出生的嬰兒,包含文化,語言,制度,環境氣候和人文風情都是天壤地別的。
我覺得那些差別就是最好的學習。我想,我們這些拿到簽證來工作的,很多都是從服務業,餐飲業著手,甚至比留在台灣的出發點還要低。但這些工作並不單單只是簡單的做做菜,賣賣東西。這些工作的背後,包含了前幾個月的訓練和開會,除了新技能的學習,還要突破語言的認知,專有名詞的理解,交通的安排,各種國家的人的習性和獨自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態度。
當然我現在不是做這樣的工作,但剛開始來的時候,學生人數還不多,為了生活,還是得找份兼職,所以我也在餐廳工作了幾個月。那是間日本連鎖餐廳,但經營者當然是英國人。裏頭的廚師,經理,服務生全都是西方臉孔,我們這些亞洲人就是在旋轉台裡面做壽司的。當然可想而知,他們只是要讓外國的客人認為這是家道地的日本餐廳,那些客人甚至稱我們為師傅,和我們說日文。我真心覺得客人被我們騙,我們被公司騙。
英國有個很好的制度就是一年有28天的有薪假,但有些時候,他們會雇你來當兼職,工時卻老是給你排到跟全職差不多,但薪水可是差很多的…或有時雇用你當全職,但時數卻少到你還得去找另一份工作…英國人不像台灣人那樣熱心,大家都是一家人的。他們依舊是比台灣人自私了些。
但儘管這樣惱人,工作之餘還是有很多趣事的。在倫敦,有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從其他國家來工作的,大家都跟妳一樣隻身到異國打拼,偶爾抱怨英國政府,偶爾分享自己國家的種種。結交的朋友不是說約就約的出來聊天打屁,而是在彼此都有空,交通又允許的情況下,約出來語言交換,文化交流。其實到了英國,你不太會在意想要和誰交朋友,能夠找到有人和你一樣可以了解一個人在國外的心酸就已經了不起了。並不是被逼迫著交朋友,而是此時你已經有足夠的包容度去欣賞每個人。因此,你會認識到各種意想不到人,不一定是國家的不同而造就每個人的差異,有時候你會遇到和你生活習慣完全相反的人,會開始嘗試一些你想都沒想過的事,會知道一些你聽都沒聽過的事,會發現有些人根本就不是地球人。透過這些,可以了解不同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態度。其中會發現自己有多渺小,需要學習和想要學習的事還有太多太多。
以我現在的工作來說,我教華語,年齡層從兩歲到十五歲。除了聽懂各國腔調的寶寶語,還要用不同年齡、性別和國家的心態來和他們溝通。有種重新活了一遍,而且同時活在不同的國家的感覺。除了小朋友,最重要的是家長,下課後要馬上從寶寶模式切換成家長模式,用專業的態度和他們溝通。剛剛說了,這裏的人多半自私,團體班時,爸媽會聽完自己小孩的說詞,然後來找老師理論,有時是小孩誤解老師的意思,有時根本就是家長在發神經。家教又更麻煩,我有家長常常跟我安排了一個月的課,結果卻一直到了前一天才跟我請假,我問他下禮拜的課確定能上嗎,他跟我說 okay,結果過了一個禮拜,他又跟我說那天不行,可不可以換別天。搞得好像我每天就在等他的課,好像我都不用備課,二十四小時任他召喚…
總而言之,我要說的是,一個人到不同的國家是充滿挑戰的,出國旅遊只要認真玩,出國遊學(不是留學)就認真學習,跟同班或同寢的結伴應該也不難。但出國工作,尤其到世界第一貴的倫敦(現在英鎊跌很多啦),如果沒辦法處理好吃住,哪有時間好好生活。剛來時,前幾個月的房租和訂金就把帶來的錢花光,沒地方住又還沒有帳戶時,就只能在街頭當流浪漢;倫敦是個大都市,你不會知道你下一個結交的朋友可能住在南邊,而你偏偏住在北邊,從南到北就算搭地鐵,也會花掉你一兩個小時,就算你有那時間通勤,也不一定有錢搭個一趟可能三.四鎊的車,或吃個隨隨便便就要二.三十鎊的餐點。就算搭上了車,可能又突然給你趕下車,因為他們系統出問題。所以,多半時間,還是一個人的。工作遇到困難,沒人可以和你用流利的中文聊聊;當你在這裡哭得半死,想找台灣的朋友或家人,他們卻睡得香甜。等他們起床了,你也早就忘了是為什麼難過,因為可能又有下一個問題出現。壓力大在路上暈倒時,你只能希望身邊有好心的路人經過把你搖醒,但你還是得滿臉是血的一個人搭車;生病時,沒人帶你去看醫生,甚至根本沒人知道,想要自己去藥房買個藥,卻發現人家五點就關門;想去個急診室,卻又要一個人在那等他媽兩個小時(是哪門子急診),好不容易等到了,他叫你先去看家庭醫師。
啦哩啦渣說了一堆,就是在英國工作並不簡單。如果認為那些挫折是你不想要的,在台灣找份工作打拼就很好了,再說,在台灣工作也有不同煩人的困難要面對,像是沒假能休,血汗勞工,工時和薪水成反比 (在說啥)。但是,如果你還有那一點點衝勁(和運氣),就勇敢的出國,因為一個人在國外所面對的,並非只有挫折。結交到的瘋狂朋友們就不多說,但像是之前,我無法想像陰雨綿綿的英國是如何讓人產生憂鬱感,直到真實的體會過,才知道每天活在灰黑的天空下是多麼令人抑鬱的。那是種充滿心裡壓力時,想出外透透氣,卻連老天爺都不賞臉的失落感。但是,倫敦並不是一年十二個月都讓人喪氣,到了八九月,你會發現你變成了一個懂得感激的和珍惜的人,短短兩個月的好天氣,會讓人少了貪念,那些難過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只求這太陽能再多露臉幾天。而儘管天氣這麼差,這裏還是有好多的綠地和美景,放眼望去一大片的自然景觀延伸到地平線,對我們台灣人而言,是多麼的難得。心胸都不自覺的開闊和明朗了。你會突然學會放下,學會享受,在工作和金錢壓力之餘,依然能保持樂觀和積極,並清楚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在國外經歷了這些,你會成為一個見識更廣,包容度更高,更有同理心的人,獨自解決困難,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會更上好幾層樓。也會發現當台灣人是多麼令人驕傲的哈!如果未來想要能有高職位的工作,我相信主管想任用的人才,絕對會是個有用雙腳親自証明過的世界觀,能夠與不同的人合作,且受得了挫折並不斷進步的人。如果想在國外工作,擁有華語能力也一定是個預先加分的條件。人脈廣了,閱歷深了,不管在任何地方或任何工作,都能夠擁有比他人多一分的機會。沒有人知道那些機會何時會到,但只有不斷累積和豐富自己的人生,才能在適當的時刻抓住和利用機會,而到時候,你會相信自己已經準備好迎接那些別人認為是幸運,但其實是你自己累積和創造出的旅程。
當然,在英國工作後,我變得更有企圖心,更有自信,但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目前所擁有的。本來來英國,是希望為以後的工作做打算,但待了一年後,才發現是為自己的人生鋪路。工作終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擁有屬於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才能知道並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該讓人生或工作的面試官來選你,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成為面試官。
我的意思不是出國=機會=比較好,單純只是在這裡一年了,我所成長及學習到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