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並沒有一個所謂最棒最賺錢的方法,只有最適合你自己當下需求的最佳對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這段話是拍攝自我的書最後封面的內頁,現在我還是這樣認為,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完美的適用於所有人與所有狀況,你必須要先釐清你當下的狀況與需求,然後尋求比較適合你的相對較佳對策。
雖然我在粉絲團裡主要都在提議指數化投資,不只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作為核心投資方式,我也認為這個方式可適用於絕大多數的一般民眾,但我不敢說每個人都一定要用這個方法。
指數化投資有兩個關鍵因子,一個是本金,另一個是時間,指數化投資要獲得不錯的獲利,第一最好本金要多,而且可以源源不絕的持續投入,第二是投資時間要夠長,10年都還算短的,最好是從20年起跳來看投資績效。
所以指數化投資最常被用來舉例的就是準備退休金,因為對於45歲以下的人來說,距離退休還有好一段時間,但如果是現在已經60歲的人,他也同樣適合用指數化投資來規劃退休金跟退休後的資金需求嗎?
我認為可以,但也未必是唯一方法,如果他現在是大量投資個股或基金,甚至還玩一點指數選擇權,我會建議指數化投資會是比較好的方式,只是需要把債券比例設定高一點。
但他若想要將大部分的資金都拿來買債券,甚至是投資等級的公司債,我也不會認為不可以,畢竟現在的情況,債券利率至少能買到4%以上,若本金夠多,穩定的4%~5%報酬並不差,而且這是幾乎保障收得到的,並非是高股息ETF。
而為了抵銷通膨對本金價值帶來的影響,用一些比例資金投資股市大盤即可,譬如3成資金買追蹤大盤指數的ETF,7%年化報酬率就可以為整體資產帶來2.1%的總資產成長,就等於可以抵消2.1%的通貨膨脹了,而債券的部分就安心領利息就好。
如果年屆退休的人可以買到年配息5%以上的美金儲蓄險或分紅保單,我認為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保本又長期提供5%利息的金融產品,對於退休人士需要的現金流來源是很有幫助的,不需要將大比例資產放進股市承受波動。
除了年齡,手上資產的多寡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許多投資股市的人都是想用更好的報酬率創造更多的財富,而很高比例的人其實都是資金不多、本業收入少的人,期望靠股市幫他翻身,可是對於比較保守的高資產族群,股市是他們比較不想接觸的,即使是指數化投資方法。
我所謂高資產族群,不是已經有擁幾千萬資產的人,而是身家已有好幾億甚至數十億,有的可能是靠創業賺來的,有的可能是祖傳很多筆精華區的土地,他們需要的並非7%年化報酬率,而是穩定不虧本的保值商品。
對於從事土地開發的人來說,他們的營業利益可能只有2%,但是30億的2%(6千萬),3%的債券配息對他們來說已非常吸引人,甚麼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賺3%,還不怕賠掉本金,也不用看著帳上資產波動睡不著覺,這已經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方式了。
我們一般人或許覺得10%的帳上跌幅是可以接受的,可能了不起就是2千萬虧掉2百萬,但30億要虧掉3億,對於保守的人來說,可能會要他的命,他無法忍耐2年等他再漲回來。
所以你應該能理解,有許多保險商品,其實是很有錢的人的投資方式,他們只想要保值而已,因為要賺更多錢,他有的是其他方法,隨便一筆訂單或土地轉手,就夠我們吃一輩子,投資收益不會是他的主要考量。保險業務員最想要的也是這些人的單,一次買就是幾千萬,而不是一般民眾每年3~5萬的壽險醫療險。
指數化投資還是適合大多數人想從股市增加資產的方式,至少我目前還是這樣認為,但它不會是唯一一種最好的方式,有錢人的世界,很多是我們一時還想像不到的,至少我還無法深刻體會,因為我還不夠有錢。
博客來線上購買連結:《聰明的ETF投資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冒險投資金融商品,我想目的不外乎就是想用錢賺到更多錢吧,絕大多數的投資人應該都是希望透過股市可以在薪資以外獲得更多所得,至於部分已經有高資產的投資人,可能只求資產不要隨著通膨貶值就好,穩定獲利是最高原則。
這幾年很多人在鼓勵存股,不少人在討論存股標的時都會問到金融股,會建議金融股的原因不外乎是銀行不會倒,風險很低,而且幾乎每年都會配息,可以安心的存,但我個人比較不偏愛,甚至不太會考慮金融股。
直接破題,怎樣才算是你的錢?很多人應該會認為我賺進來的錢就算是我的錢了吧?工作收入?投資收益? 過去也流傳一段話,王永慶曾說「你賺的1塊錢不是你的1塊錢,你存的1塊錢才是你的1塊錢。」 那投資賺的錢呢? 以上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合理的理由與原因,哪一種才是你認同的想法呢?
雖然有時我會發表跟施昇輝老師不同意見的文章,但我個人滿喜歡施老師的理財心態,他常說「投資理財不用懂太多,只要懂能賺錢的1、2招就夠了」,關於這點我也有些心得想要分享。 老實說,要學會並熟悉這些方法,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學習各門派,然後需要更多的時間在研究各股與觀察股價走勢。
上禮拜看到一篇文章,是畢德歐夫分享讀者問他的問題,文章完整內容請看連結原文。 我節錄文章重點如下: 讀者的父母沒有準備退休金,自己每個月要給2萬元的孝親費,而為了讓父母有生活費,4年前將家裡的房子轉貸,借出一筆1000萬的現金買投資型商品,期間有投資結構性商品、公司債,等都有不錯的獲利。 因目前房貸
寫這篇文章要冒不小的風險,但我真認為未來幾個月是近5年裡買債券的好時機,下次你要等到高殖利率的債券可能是10年後。 自2000年網路泡沫以來,美國政府救經濟的手段主要就是降息,2000年聯準會降息13次,利率來到1%,在經濟與股市穩定後,在2004至2006年升息了17次,每次升息1碼,利率調高到5
大家冒險投資金融商品,我想目的不外乎就是想用錢賺到更多錢吧,絕大多數的投資人應該都是希望透過股市可以在薪資以外獲得更多所得,至於部分已經有高資產的投資人,可能只求資產不要隨著通膨貶值就好,穩定獲利是最高原則。
這幾年很多人在鼓勵存股,不少人在討論存股標的時都會問到金融股,會建議金融股的原因不外乎是銀行不會倒,風險很低,而且幾乎每年都會配息,可以安心的存,但我個人比較不偏愛,甚至不太會考慮金融股。
直接破題,怎樣才算是你的錢?很多人應該會認為我賺進來的錢就算是我的錢了吧?工作收入?投資收益? 過去也流傳一段話,王永慶曾說「你賺的1塊錢不是你的1塊錢,你存的1塊錢才是你的1塊錢。」 那投資賺的錢呢? 以上不管是哪一種,都有合理的理由與原因,哪一種才是你認同的想法呢?
雖然有時我會發表跟施昇輝老師不同意見的文章,但我個人滿喜歡施老師的理財心態,他常說「投資理財不用懂太多,只要懂能賺錢的1、2招就夠了」,關於這點我也有些心得想要分享。 老實說,要學會並熟悉這些方法,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學習各門派,然後需要更多的時間在研究各股與觀察股價走勢。
上禮拜看到一篇文章,是畢德歐夫分享讀者問他的問題,文章完整內容請看連結原文。 我節錄文章重點如下: 讀者的父母沒有準備退休金,自己每個月要給2萬元的孝親費,而為了讓父母有生活費,4年前將家裡的房子轉貸,借出一筆1000萬的現金買投資型商品,期間有投資結構性商品、公司債,等都有不錯的獲利。 因目前房貸
寫這篇文章要冒不小的風險,但我真認為未來幾個月是近5年裡買債券的好時機,下次你要等到高殖利率的債券可能是10年後。 自2000年網路泡沫以來,美國政府救經濟的手段主要就是降息,2000年聯準會降息13次,利率來到1%,在經濟與股市穩定後,在2004至2006年升息了17次,每次升息1碼,利率調高到5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關鍵在於低費率和長期投資。 文章從SPDR標普500ETF - XXXX的低費率來解釋指數化投資的核心。再者,指數化投資的最大價值在買進後保持長期投資效益,且在最低點買進效果最佳。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長期投資策略,假設年化報酬率為7.2%,大約可以每10年使資產翻倍。這意味著,如果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到55歲時大約可以增值到3600萬台幣,而到65歲時則可以增值到約7200萬台幣。然而,這種投資策略在現實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資金的初始投入和資金的使用時機
Thumbnail
投資市場充滿了機會與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平凡的上班族,我最終選擇了指數化投資。這種投資方式不僅適合我繁忙的工作生活,也讓我的投資更為穩健。以下是我選擇指數化投資的原因。 正職工作的限制 擁有一份正職工作,意味著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工作佔據。在工作時間內,我無法
動能投資和成長投資風險高,建議使用價值投資法穩定獲利。過去經驗顯示順勢投資波段高點、成長投資難判未來,價值投資易陷危機。這些操作確實具高難度。
Thumbnail
在上篇我聊到我的投資血淚史,而在經歷幾番波折,我漸漸地找出適合我且勝率高的投資方式,那就是:指數化投資 & 資產配置 & 持續買進 & 長期持有 & 資產再平衡。在這一篇我要聊聊我的投資哲學及投資策略,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策略背後的信念為何,以及面對那些無法讓你做對投資決策的恐懼的良方......
Thumbnail
投資是賺取被動收入的最佳方式之一,通過資金存進銀行、持有股票和其他金融商品等方式來賺取報酬。時間、風險控制和複利效應是成功的關鍵,選擇長期投資是獲取穩定報酬的有效策略。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Thumbnail
近年來,所謂的指數型投資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畢竟歷史已經證明,就連華爾街的精英,都很難長期大敗大盤指數。不過講到指數型投資,大家可能都只想到ETF,不過當出社會一段時間,可能也會想開始尋求一些合法節稅的方式!這時候期貨存指數,對於高所得族群來說,可以說是好處多多,就用這篇文章來介紹期貨存指數的好處吧
Thumbnail
一般而言,給散戶投資人最簡單的投資建議,就是指數化投資。只要持續買進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並保留10%的現金,存入定存或購買美國短期公債,每年股息再投入,並重新調整維持90/10的股票與現金比例即可。這樣,你就可以擊敗股市中大多數的人了。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關鍵在於低費率和長期投資。 文章從SPDR標普500ETF - XXXX的低費率來解釋指數化投資的核心。再者,指數化投資的最大價值在買進後保持長期投資效益,且在最低點買進效果最佳。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被廣泛認可的長期投資策略,假設年化報酬率為7.2%,大約可以每10年使資產翻倍。這意味著,如果在35歲時投入900萬台幣,到55歲時大約可以增值到3600萬台幣,而到65歲時則可以增值到約7200萬台幣。然而,這種投資策略在現實應用中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資金的初始投入和資金的使用時機
Thumbnail
投資市場充滿了機會與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至關重要。作為一名平凡的上班族,我最終選擇了指數化投資。這種投資方式不僅適合我繁忙的工作生活,也讓我的投資更為穩健。以下是我選擇指數化投資的原因。 正職工作的限制 擁有一份正職工作,意味著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工作佔據。在工作時間內,我無法
動能投資和成長投資風險高,建議使用價值投資法穩定獲利。過去經驗顯示順勢投資波段高點、成長投資難判未來,價值投資易陷危機。這些操作確實具高難度。
Thumbnail
在上篇我聊到我的投資血淚史,而在經歷幾番波折,我漸漸地找出適合我且勝率高的投資方式,那就是:指數化投資 & 資產配置 & 持續買進 & 長期持有 & 資產再平衡。在這一篇我要聊聊我的投資哲學及投資策略,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策略背後的信念為何,以及面對那些無法讓你做對投資決策的恐懼的良方......
Thumbnail
投資是賺取被動收入的最佳方式之一,通過資金存進銀行、持有股票和其他金融商品等方式來賺取報酬。時間、風險控制和複利效應是成功的關鍵,選擇長期投資是獲取穩定報酬的有效策略。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Thumbnail
近年來,所謂的指數型投資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畢竟歷史已經證明,就連華爾街的精英,都很難長期大敗大盤指數。不過講到指數型投資,大家可能都只想到ETF,不過當出社會一段時間,可能也會想開始尋求一些合法節稅的方式!這時候期貨存指數,對於高所得族群來說,可以說是好處多多,就用這篇文章來介紹期貨存指數的好處吧
Thumbnail
一般而言,給散戶投資人最簡單的投資建議,就是指數化投資。只要持續買進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並保留10%的現金,存入定存或購買美國短期公債,每年股息再投入,並重新調整維持90/10的股票與現金比例即可。這樣,你就可以擊敗股市中大多數的人了。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