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我最高》無論高矮胖瘦,拒絕有意無意的身體揶揄,那不有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截至2022年,《女孩我最高》(Tall Girl)這系列的電影一共兩部。
電影主題都是青春校園,劇情普通,但我卻蠻有感觸。
身為一個普通高個子,常常聽到女生170公分高叫做「長太高」是什麼概念?(而且說這種話的人大都是女生,反倒不常聽到男生這樣說)
既然希望男生身高有180cm,那是基於什麼理由只希望女生長到160呢?
「這樣看起來比較般配」這種思維應該要被打破,男女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吧?
Anyway,
女主角身高187,但她被揶揄的內容,連我這種普通高個都被講過,而且還蠻稀鬆平常的,
「上面的空氣怎麼樣?」上面的空氣是真的比較好一點,夜市人擠人時特別有感...
在第一部電影中,女主角因為身高異於常人,從小缺乏自信,時常被排擠,在電影結局時她終於認同自己,把曾經取笑她的人說了一頓。
大概是這樣的劇情...
回顧童年,當然沒有女主角那麼慘,不過奇怪綽號也還是不少,不過小時候不管是誰被取綽號,都不是什麼誇獎好話不是嗎?!
記得自己幼稚園階段是真的蠻高,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只到我腰的高度而已...
雖然已經不是很記得當時的想法,但在一年級生日許願時,在全班同學面前許願希望自己能長矮一點,這種有違常理的願望,讓全班包含老師都笑了,當時我還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笑什麼...
「為什麼認真許願要被笑?」
我想異於常人,應該還是多多少少會影響童年心理。雖然現在回想像是一個笑話,但誰知道在這之中自己是不是被改變了。
第二部電影中,女主角開始欣賞自己的不同後,那些揶揄也少了,她很有勇氣去參加音樂劇的徵選,順利成為音樂劇的女主角。
練芭雷舞的女生如果太高,會找不到男生搭配;
京劇歌仔戲的青衣、花旦,也不能是太高的女生;
寶塚歌劇團的高個子都去當男人了,
雖然我並不覺得去當男生有什麼不好,但是這種情況是非自願情況下被從原本的性別排擠出去,算不算是一種身高歧視?
小時候我總是買不到女鞋,只能穿男生笨重的大球鞋,但隨著現在男性衣著的改變,對我而言也是一大福音耶!
女主角成為電影中音樂劇女主角,跟比她矮的男主角搭配跳舞,而我們的社會準備好接受這樣反傳統的搭配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53內容數
無論是電影還是戲劇,除了動人精彩的劇情、充滿吸引力的演技...要素之外,不可或缺的是音樂。 這個專題在於發掘戲劇與音樂交錯時的動人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個毒師系列完結。除了很好看之外,就是很好看。 最後一季有很多與《絕命毒師》、《絕命律師》相關的老劇情,我已經快忘光了,幾乎不記得劇情。以下是我憑著薄弱的記憶粗糙回顧的,還想看的請笑納。
《美妙巴薩諾瓦》(Coisa Mais Linda)是一齣巴西電視劇。目前看完兩季。 曾聽說葡萄牙語是世界上最性感的語言,看了這部電視劇後稍微有點理解了,雖然完全聽不懂,但總覺得蠻好聽的,抑揚頓挫很有律動~除了復古元素、悅耳的語言之外,音樂也是一個吸引人的重點—森巴與巴薩諾瓦!
《五人歸來: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Five Came Back)這部紀錄片,介紹五位好萊塢的知名導演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約翰·福特(John Ford)、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喬治·史蒂芬(George Stevens)、威廉·惠勒(William Wyl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整個毒師系列完結。除了很好看之外,就是很好看。 最後一季有很多與《絕命毒師》、《絕命律師》相關的老劇情,我已經快忘光了,幾乎不記得劇情。以下是我憑著薄弱的記憶粗糙回顧的,還想看的請笑納。
《美妙巴薩諾瓦》(Coisa Mais Linda)是一齣巴西電視劇。目前看完兩季。 曾聽說葡萄牙語是世界上最性感的語言,看了這部電視劇後稍微有點理解了,雖然完全聽不懂,但總覺得蠻好聽的,抑揚頓挫很有律動~除了復古元素、悅耳的語言之外,音樂也是一個吸引人的重點—森巴與巴薩諾瓦!
《五人歸來: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Five Came Back)這部紀錄片,介紹五位好萊塢的知名導演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約翰·福特(John Ford)、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喬治·史蒂芬(George Stevens)、威廉·惠勒(William Wyl
終於看完這本從大學就想看的書了。 這本書主要從英國亨利八世開始,介紹到伊莉莎白一世之間「女性統治」的討論。
之前看過兩本關於花森安治內容輕鬆的小書,介紹其作品風格...等,我對他的了解就僅限於作品有點可愛、風格自然中又有細膩,所以我想他私下應該也是一個夢幻大叔吧?! 這次看了這本人物傳記,才會知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但生活與反戰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呢? 書中有些結論下的蠻好,也充分解釋了花森的信念。
這本書在探討日本文學裡面的空間概念。 並不能說很容易讀,因為它其實是一篇一篇的論文集結成冊的,但是真要閱讀也不困難,要說的話,最難讀的應該是序,很像在看數學書,文組人頭有點昏,哈哈。 以下介紹我比較有感觸的幾篇文章。 📖焦土之聖性 作者: 前田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相當耐人尋味,在脫掉男生外殼後,內在是一個小女生。這也是本書主角大衛的心聲,他是個外人看來標準的青少年男孩,但內在極度渴望穿上漂亮的洋裝、畫上美美的妝容走在路上,但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高大粗獷,產生了自我厭惡的情緒。相當推薦青少年們閱讀此書,用更包容的心看待不同想法的人。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當天攤位出現一群180左右的高一生,因為還想再長高,一早就到攤位買 #成長果凍~ 實務上我們真的遇到不少國高中孩子,身高記錄表已經停滯一年半載沒有成長,希望趕在生長板密合前,為自己的 #夢想身高 再努力看看!! 再則,有個女孩自己跑到攤位詢問身高145,很瘦小、很嬌小,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孩是國一生
Thumbnail
「妳等等……」 「嗯?」 「對,就妳,妳剛說妳身高多少?」 「153……」 「心虛了吧!」 「其實,是…… 150。」 校長:「妳怎麼可以謊報身高呢?」 「對不起……」 「沒關係啦,那體育專長呢?」 「體操。」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裡面的內容,主角是一位「性別認同障礙」的人,原本是男生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手術成女生的樣子。 他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女生,喜歡女生的東西,也想穿裙子,喜歡跟女生玩在一起,父母親都覺得他生病了,同學也會嘲笑他是「娘娘腔」,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5 身高會影響男人的性吸引力嗎?   網友提問: 「身高威力有那麼強嗎? 為什麼一脫離學生就把不到 身份不同會影響搭訕嗎?」   先講身高,女人挑男人,就像你公司面試員工,先把私立的學校給去掉,留下國立的再來篩選。   所以不是身高矮女生就不喜歡,而是身高矮,其他條件也很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相當耐人尋味,在脫掉男生外殼後,內在是一個小女生。這也是本書主角大衛的心聲,他是個外人看來標準的青少年男孩,但內在極度渴望穿上漂亮的洋裝、畫上美美的妝容走在路上,但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高大粗獷,產生了自我厭惡的情緒。相當推薦青少年們閱讀此書,用更包容的心看待不同想法的人。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當天攤位出現一群180左右的高一生,因為還想再長高,一早就到攤位買 #成長果凍~ 實務上我們真的遇到不少國高中孩子,身高記錄表已經停滯一年半載沒有成長,希望趕在生長板密合前,為自己的 #夢想身高 再努力看看!! 再則,有個女孩自己跑到攤位詢問身高145,很瘦小、很嬌小,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孩是國一生
Thumbnail
「妳等等……」 「嗯?」 「對,就妳,妳剛說妳身高多少?」 「153……」 「心虛了吧!」 「其實,是…… 150。」 校長:「妳怎麼可以謊報身高呢?」 「對不起……」 「沒關係啦,那體育專長呢?」 「體操。」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我是男校畢業的女生》裡面的內容,主角是一位「性別認同障礙」的人,原本是男生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手術成女生的樣子。 他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女生,喜歡女生的東西,也想穿裙子,喜歡跟女生玩在一起,父母親都覺得他生病了,同學也會嘲笑他是「娘娘腔」,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5 身高會影響男人的性吸引力嗎?   網友提問: 「身高威力有那麼強嗎? 為什麼一脫離學生就把不到 身份不同會影響搭訕嗎?」   先講身高,女人挑男人,就像你公司面試員工,先把私立的學校給去掉,留下國立的再來篩選。   所以不是身高矮女生就不喜歡,而是身高矮,其他條件也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