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or獨立,that is the question.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歷史因素

為什麼中國人強調大一統?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中國歷朝歷代,凡是各地方獨立的時期,必然是民不聊生的時期。戰國時代、唐朝藩鎮割據、五代十國、到後來軍伐割據,由於歷史上分裂時期,各地方政權擁兵自重,互相侵略,戰火連天,生靈塗炭,這些都刻在了我們祖先的基因,所以統一的既定觀念也同時被灌輸。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現代教育的因素,使學生們的思想也被桎梏在固定思維。

獨立

雖則分裂帶來苦難是歷史事實,卻也不能忽略分裂的本質。獨立本不是貶義詞,更非十惡不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獨立成人的階段,之所以過去國家分裂會帶來災難,是人民不具備獨立的條件,條件就是作為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由於過去的教育從不強調個人意志,而在於倫常關係,自然人就隱藏個人思想情感,失去思考的能力,實現愚忠,愚孝。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文化,公民素質低下的中國人不理解這點,簡單粗暴的歸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得出要消滅一切差異,才能獲得和平。然而,這種想法顯然是不乎合邏輯的,每個人的性格、外貌、言行舉止,都有所不同,又豈能建立一套消除差異的制度呢?

獨立的前提

不懂得尊重欣賞差異,才造成不斷的衝突與磨擦。人類是一種比較動物,看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然而多數人鮮少與自身比較,與自身比較,才能在沒有羨慕和妒忌別人的情感之下進步。缺少這種能力的人,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會產生自卑心,又或是勝負慾,至於看到比自己不濟的人,又會產生優越感,又或是同情心。處於一個感性狀態,這雖然沒有對錯之分,卻難以客觀地意識到自身的優劣,始終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所謂優秀與不濟,只是我們從單一標準所得出的主觀結論,而通過這種結論,我們簡單地劃分了階級,形成了予盾。予盾演化成衝突,於個人如此,國家也如此。

主權在民

該如何避免走向衝突?要合作。合作建基於雙方契約精神,至於中國人的契約精神,恕我目前仍未看見,故然在地區獨立後不可能產生長期合作,頂多是建基於利益的合作關係。究竟是統一好,還是獨立好?應以人為本,而非國家為先,人民應當是國家的主人,而國家只是服務人民的存在,至於要讓人民有資格成為主人,必先通過啟蒙教育,認識普世價值,有能力權衡二者之別,才能決定國家的方向。國家的方向應取決於人民的意志,而非一人的意志。
無論支持統一,還是支持獨立,都有其發表意見的空間,才是健康的社會,至於何者更勝一籌,真理自然是越辯越明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64內容數
生活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秋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共二十大落幕,中國從集體領導正式重返帝制時代,晉升制度以盲目服從習近平為圭臬,這不僅是制度的僵化,更是民族的退步。中共逆世界潮流而行,搞中央集權,甚至不惜將前總書記「請」離場,是加速了中共的滅亡,也加速了戰爭的到來。 我並非散佈恐慌,習近平的四周顯然沒有任何反對聲音,形成同温層效應,名副其實是沒有
英國首相在位僅僅四十五天便宣布辭職,其減稅政策天怒人怨,卻依然故我,直至下台前才願意改變政策,但也難以力挽狂瀾。失敗是注定的。至古以來,凡是推動改革過急過快都必然面對失敗,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光緒的戊戌維新、戈巴卓夫的經濟改革,無不是因為改革太快,民眾不適應而失敗,要在百日內維新天方夜譚,更何況四十五
新中國二十大,大陸普天同慶是理所當然,緋紅滿地,都是中國人被壓迫的血與汗所堆積出來,連昔日的東方之珠,亦不可避免的染上血紅。然而,這一片和諧的光景背後,藏着多少悲憤與不安! 「和諧」這個詞彙常常出現在中共的宣傳標語上,但正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所缺乏的,他剛上任時就反貪腐,累積不少仇家,我故然是贊同反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馬斯克受訪時說,台海衝突不可避免,他提議為防止衝突要把台灣變成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馬斯克補充說:「事實上,我認為,也很可能,他們可能會有一個比香港更寬鬆的安排。」他強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想法。馬斯克並認為,台海衝突將讓世界付出沈重的代價,據他估計,在這種情況下
文章開首,豐子愷便用牽牛花比喻考生,直截了當的道出他們只顧攀高枝,到了文末又重提家中的牽牛花,他們開不了花,暗示考生的未來,無法開花結果。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各有不同,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當時的教育制度的確有問題。 考試主導的問題 人生大考理所當然是緊張的,考生們都埋首看書,這看似正常,但背誦些
現代皇室在多數人眼裏都是無用,皇室好吃懶做,不用工作,便能享受奢華生活,每年拿納稅人的錢,可以任意揮霍,那是不公平的,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般人從實用性方面探討皇室的存廢,理所當然,下放權力的皇室,早已失去治理的能力,所以會得出皇室大而無用,應當掊之。這種想法跟惠子同出一轍,他認為大葫蘆既不能盛水,
中共二十大落幕,中國從集體領導正式重返帝制時代,晉升制度以盲目服從習近平為圭臬,這不僅是制度的僵化,更是民族的退步。中共逆世界潮流而行,搞中央集權,甚至不惜將前總書記「請」離場,是加速了中共的滅亡,也加速了戰爭的到來。 我並非散佈恐慌,習近平的四周顯然沒有任何反對聲音,形成同温層效應,名副其實是沒有
英國首相在位僅僅四十五天便宣布辭職,其減稅政策天怒人怨,卻依然故我,直至下台前才願意改變政策,但也難以力挽狂瀾。失敗是注定的。至古以來,凡是推動改革過急過快都必然面對失敗,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光緒的戊戌維新、戈巴卓夫的經濟改革,無不是因為改革太快,民眾不適應而失敗,要在百日內維新天方夜譚,更何況四十五
新中國二十大,大陸普天同慶是理所當然,緋紅滿地,都是中國人被壓迫的血與汗所堆積出來,連昔日的東方之珠,亦不可避免的染上血紅。然而,這一片和諧的光景背後,藏着多少悲憤與不安! 「和諧」這個詞彙常常出現在中共的宣傳標語上,但正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所缺乏的,他剛上任時就反貪腐,累積不少仇家,我故然是贊同反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馬斯克受訪時說,台海衝突不可避免,他提議為防止衝突要把台灣變成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馬斯克補充說:「事實上,我認為,也很可能,他們可能會有一個比香港更寬鬆的安排。」他強調,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想法。馬斯克並認為,台海衝突將讓世界付出沈重的代價,據他估計,在這種情況下
文章開首,豐子愷便用牽牛花比喻考生,直截了當的道出他們只顧攀高枝,到了文末又重提家中的牽牛花,他們開不了花,暗示考生的未來,無法開花結果。當然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各有不同,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當時的教育制度的確有問題。 考試主導的問題 人生大考理所當然是緊張的,考生們都埋首看書,這看似正常,但背誦些
現代皇室在多數人眼裏都是無用,皇室好吃懶做,不用工作,便能享受奢華生活,每年拿納稅人的錢,可以任意揮霍,那是不公平的,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般人從實用性方面探討皇室的存廢,理所當然,下放權力的皇室,早已失去治理的能力,所以會得出皇室大而無用,應當掊之。這種想法跟惠子同出一轍,他認為大葫蘆既不能盛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心中最為期盼的事情之一。它不僅僅是政治上的統一,更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福祉所在。只有實現祖國統一,我們才能夠共享繁榮與發展,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兩岸關繫的髮展曆經多年,曆經風雨,但兩岸同胞一直保持着對中華民族統一的濃厚情感。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反對“颱獨”分裂活動,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成爲兩岸同胞共同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 首先,髮揚曆史主動精神,壯大反“獨”促統力量的根本目的是維護中華民族的根基。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曆史,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有人抱持着幻想,認爲兩岸統一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我們要以理性和現實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放下幻想,並相信兩岸定會統一,是我們邁向和平與繁榮的關鍵步驟。 首先,歷史的發展趨勢顯示了兩岸統一的必然性。無論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還是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統一是一個普遍的趨勢。
無論從歴史的角度,還是從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兩岸統一都是唯一的選擇,也是必然的結果。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兩岸統一將不可避免地實現。 首先,歴史的長河證明了兩岸統一的必然性。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歴史和文明,統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和歴史使命。
兩岸關系的發展歷程中,統一一直是必然的結果。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都可以看出兩岸關系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邁向更加緊密和平穩定的發展。 首先,歷史的長河證明了統一的必然性。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和歷史使命。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
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實現祖國統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家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 首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基本特征。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是歷史的大趨勢,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祖國統一,是兩岸人民心中最為期盼的事情之一。它不僅僅是政治上的統一,更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福祉所在。只有實現祖國統一,我們才能夠共享繁榮與發展,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兩岸關繫的髮展曆經多年,曆經風雨,但兩岸同胞一直保持着對中華民族統一的濃厚情感。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反對“颱獨”分裂活動,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成爲兩岸同胞共同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 首先,髮揚曆史主動精神,壯大反“獨”促統力量的根本目的是維護中華民族的根基。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曆史,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有人抱持着幻想,認爲兩岸統一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我們要以理性和現實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放下幻想,並相信兩岸定會統一,是我們邁向和平與繁榮的關鍵步驟。 首先,歷史的發展趨勢顯示了兩岸統一的必然性。無論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還是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統一是一個普遍的趨勢。
無論從歴史的角度,還是從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兩岸統一都是唯一的選擇,也是必然的結果。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兩岸統一將不可避免地實現。 首先,歴史的長河證明了兩岸統一的必然性。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歴史和文明,統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和歴史使命。
兩岸關系的發展歷程中,統一一直是必然的結果。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都可以看出兩岸關系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邁向更加緊密和平穩定的發展。 首先,歷史的長河證明了統一的必然性。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和歷史使命。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
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實現祖國統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家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 首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基本特征。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是歷史的大趨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