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太太在幹嘛?專題前言

王小姐-avatar-img
發佈於新竹人王小姐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竹科有很多傳說,二十年前最有名的就是滿路都是「科技新貴」,後來也很多「賣肝過勞死」的新聞,接著是PTT很紅的「全台最大回收場」,最後是這兩年紅片全台的「竹科媽媽群組」。

竹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從小生長在這裡的我,在網路、新聞上看見竹科傳說都會笑,「原來大家是這樣看我們的阿!」

我的求學歷程非常的單純,幾乎都是在同一條路上完成(請看關於新竹人王小姐篇),在大學的時候遇到現在的先生,從大學一路在一起到出社會工作,然後結婚、買房,定居新竹。對我而言,住在新竹完全沒有什麼需要適應的,這就是我家鄉啊!對先生而言,因為從大學就來到新竹,在新竹也實實在在的住了十幾年,對新竹的瞭解甚至比他自己的家鄉還要多一些,算是一個新新竹人。也因為先生原先在竹科工作,我成為竹科太太。(先生在2021年離開竹科了)

偶爾會看見一些因為結婚來到新竹的女性,因為不了解新竹感到徬徨,也因為新竹很多「特別之處」不習慣,像是「物價很高」、「月子中心、托嬰跟幼兒園很難搶」。也會看見一些不了解新竹生態的人類,覺得「工程師都在賣肝賺錢」或是「竹科太太都不用上班在喝下午茶」。

MURMUR時間:其實台灣很多工作都在賣肝,過去我在出版社工作時,工時跟竹科工程師差不多、甚至更多,差別在於薪水只有他們的1/2(甚至1/3),肝不值錢。

從我眼睛看到的新竹是:很多認真生活的竹科太太,她們是有理想目標、同時想兼顧家庭與小孩的女子。

不用上班與朋友喝下午茶的生活固然美好,可那些努力生活的倩影更應該讓大家看見的。這個專題首先要推出的是「竹科太太在幹嘛?:正職工作帶給我們的」,採訪8~12位有正職工作的竹科太太,分享她們如何運用智慧成為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時間管理大師。

希望藉由這個專題,可以鼓勵在工作與家庭中載浮載沉的妳,還有那些,有理想抱負卻陷在育兒裡的妳。

找到自己,成為妳自己。

敬所有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努力的妳。


raw-image

如果喜歡《竹科太太在幹嘛?》,請追蹤專題,並點小愛心或拍手五下,你的鼓勵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捧烹_王小姐的日常療癒所
36.7K會員
247內容數
歡迎來到「王小姐的日常療癒所」。2021年開始,我在這不定期分享育兒、讀書、旅遊、美食、健康生活、家庭經營與學習成長等各方面的心得。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將我對生活的熱情與溫暖傳遞給你,讓這裡成為你日常中可以放鬆、獲得力量的地方。
2023/01/19
專題的第一季在這裡畫上休止符,非常感謝一直關注這個專題的大家。
Thumbnail
2023/01/19
專題的第一季在這裡畫上休止符,非常感謝一直關注這個專題的大家。
Thumbnail
2023/01/13
這是竹科太太理化老師MJ工作與生活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1/13
這是竹科太太理化老師MJ工作與生活的故事。
Thumbnail
2022/12/30
這是竹科太太烘焙坊負責人怡君工作與生活的故事。
Thumbnail
2022/12/30
這是竹科太太烘焙坊負責人怡君工作與生活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專題的第一季在這裡畫上休止符,非常感謝一直關注這個專題的大家。
Thumbnail
專題的第一季在這裡畫上休止符,非常感謝一直關注這個專題的大家。
Thumbnail
2012年成立的「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組織,許多協會都是由單一行業或相關產業所組成,但「竹生活」的成員有醫師、老師、藝術家、企業家、生態環保解說員……,一群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唯一的共通點是:有感於竹山的竹產業沒落,想為地方做點事。
Thumbnail
2012年成立的「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組織,許多協會都是由單一行業或相關產業所組成,但「竹生活」的成員有醫師、老師、藝術家、企業家、生態環保解說員……,一群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唯一的共通點是:有感於竹山的竹產業沒落,想為地方做點事。
Thumbnail
竹科有很多傳說,竹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竹科太太都在幹嘛?這個專題首先要推出的是「竹科太太在幹嘛?:正職工作帶給我們的」,採訪8~12位有正職工作的竹科太太,分享她們如何運用智慧成為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時間管理大師。
Thumbnail
竹科有很多傳說,竹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竹科太太都在幹嘛?這個專題首先要推出的是「竹科太太在幹嘛?:正職工作帶給我們的」,採訪8~12位有正職工作的竹科太太,分享她們如何運用智慧成為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時間管理大師。
Thumbnail
如果在google搜尋「竹科媽媽」四個字,映入眼簾的全是關於「竹科媽媽群組」的聳動報導,大意是:如果想加入竹科媽媽群組,需有高學歷、高收入或名下擁有不動產等資格才行,引來網友「老公吸血蟲」的說法,無疑標籤化了一票工程師眷屬。究竟,誰是竹科媽媽?
Thumbnail
如果在google搜尋「竹科媽媽」四個字,映入眼簾的全是關於「竹科媽媽群組」的聳動報導,大意是:如果想加入竹科媽媽群組,需有高學歷、高收入或名下擁有不動產等資格才行,引來網友「老公吸血蟲」的說法,無疑標籤化了一票工程師眷屬。究竟,誰是竹科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