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羅貫中《三國演義》開卷詞)
解析央行「貨幣政策」(貨幣、利率、匯率)的操作
無論是個人或企業的所得稅,其實只占我們國家整體收入的37%左右。其他的大宗政府歲入來源,包含消費稅(14%)、土地稅(6%)、貨物稅(6%)、罰款與規費(4.9%)等。此外,中油、台糖、郵局等公營企業的利潤,也會上繳至國庫。公營企業的營利收入,大概占台灣政府每年總體歲收的9.4%,其中,對盈利貢獻最大的「公司」?是中央銀行!近十年,央行每年繳給國庫1800億左右的盈餘(註9),占2018年整體歲入的6.2%,跟全台灣的貨物稅或土地稅相當。(註10)
若以「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為基準。台灣最會賺錢的企業是台積電,稅前淨利是3898億,第三賺錢的是鴻海,稅前淨利是1639億。央行同年度的淨利則是2255億。央行,才是台灣第二會賺錢的「企業」。台積電,2019年繳給政府的企業所得稅是445億新台幣,僅為央行的19.7%。(註11)
盈餘繳庫
自2005年起,每年營業基金的「盈餘繳庫」之中,超過80%的資金來源都是央行。2018年,央行貢獻1800億;排名第二的台糖,貢獻95億;第三的中華郵政,則貢獻85億。
而央行的獲利模式,底氣,是來自「外匯存底」,透過操作外匯存底「套利」。這裡涉及央行的資金「成本」問題,簡單來說,成本費用越低,獲利能力自然越佳。
當央行買進外匯、釋放新台幣,等於是施行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輸送大量資金,很可能導致利率的下降,以及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若央行本意,只是想阻升新台幣,而非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可以透過「定期存單」,吸收銀行手上多餘的資金,達到減少新台幣流通的目的。
對銀行來說,購買定期存單,能獲取利息收入,又由於是央行發行,不會有倒帳風險,在極低利率的環境下,是許多銀行爭相購買的熱門產品。而央行在「損益表」上的「利息費用」,主要就是來自支付定期存單的利息。
央行獲利模式,成本費用,來自定期存單利息,為提高獲利能力For「盈餘繳庫」,實行低利率政策,可壓低成本,進而提高央行獲利。賺取大量盈利,或許不是央行的初衷,而是一連串「貨幣政策」的巧合。
隱形的盈餘繳庫稅
當央行「印鈔票」融通政府支出時,以央行資產負債表而言,資產項的「對政府放款」,和負債項的「政府存款」,同時增加。政府實際提用這筆錢來造橋鋪路,或是支付公務員薪水,「政府存款」就會減少,而流通的貨幣就會增加。不斷「印鈔票」的結果,就會使得國內通貨膨脹,對外幣值下跌。
至於「盈餘繳庫」,則是透過低估新台幣幣值、累積外匯存底,而得到孳息來融通政府財政,當政府支出增加時,也會使流通的貨幣增加。就經濟影響而言,「印鈔票」跟「盈餘繳庫」是一樣的,都會讓新台幣的對外幣值下跌,流通貨幣增加。只是,對於我們多數人而言,不容易看出造成這麼高的盈餘,其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還以為是我們賺了外國人的錢。差別在於,印鈔票可能沒有節制,盈餘繳庫而是受限於外匯存底的數量。
既然「盈餘繳庫」,並不怎麼造成通貨膨脹,表面上,對我們的生活沒什麼影響,部分人或許還會覺得,讓央行繼續「代為繳稅」也不錯。但我們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間,付出了代價。
結語
若要維持高額的「盈餘繳庫」,「貶低新台幣價值」&「壓低國內利率」是必要措施。因此,台灣的產業升級不利、民眾存款財富成長速度緩慢,實則,皆與央行的「盈餘繳庫」有關聯。
民眾這些少掉的薪水、少掉的存款利息,可說是一種變相的、極難被察覺的「盈餘繳庫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在無聲無息之間,逐漸侵蝕你我的財富。
註9:2012年,立法院通過「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要求央行的預算編列與財務結算,視同一般國營企業,需經行政院與立法院各委員會的審查,因此,央行盈餘繳庫的金額,成為其營運績效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