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屆九合一選舉除了關注各縣市地方首長之外,同樣身為地方民意代表的議員也值得公民持續關注。本文章目的在於指出我國第三勢力目前的消長,以及未來民眾黨將會取代時代力量成為除了國民兩黨之外的「第三選擇」(alternative),而本土派的台灣基進也在南台灣奪下兩席,其他第三勢力政黨同樣值得社會持續關注。
一、何謂第三勢力?
事實上,目前社會學界並沒有十分明確對「第三勢力」進行定義。第三勢力在美國稱為「第三政黨」(third party)很明顯地就是指除了兩黨之外的第三選擇(美國為兩黨制典型),因此在部分人主張第三勢力為「除國民黨、民進黨兩黨之外的政黨都可以稱之為第三勢力(劉性仁,2020);而我國同樣也受限於統獨光譜的兩大政黨政治,以泛藍、泛綠作為依歸,因此,部分人主張第三勢力為「是獨立於泛綠與泛藍政黨以外的自主性團體」(林怡廷,2015)。
不過實際上而言,我們當然不可能僅稱泛藍泛綠以外的團體為第三勢力,如此一來在台灣的統獨光譜下將不可能有第三勢力的存在,因此,通常將國民黨、民進黨兩黨之外的政黨即稱之為第三勢力。
✦註解:理論上而言,無黨不適合稱為第三勢力
接下來,就來看本屆第三勢力席次版圖的變動狀況。
本屆選舉中第三勢力直轄市、縣市議員議員選舉中(涵蓋鄉鎮市民代表)共獲得39席,獲得席次的政黨包括:台灣民眾黨14席、無黨團結聯盟7席、時代力量6席、台灣團結聯盟3席、親民黨2席、台灣基進黨2席、綠黨1席、社民黨1席、新黨1席、勞動黨1席、正神明黨1席。
二、時代力量泡沫化、台灣民眾黨崛起
時代力量從2015年創黨以來,狹帶著太陽化運動的青年力量,除了在2016年獲得國會5席席次,也同樣在2018年九合一大選獲得16席席次,儼然成為我國第三勢力的頭號政黨。
然而,本次選舉中縣市長提名的3位候選人皆落選,且提名縣市議員46席中,僅有「6席」勝選,分別為:新竹市的蔡惠婷、廖子齊、林彥甫(皆為連任者)、苗栗縣的葉忠倫、台中市的吳佩芸,以及嘉義市的王浩;現任者台南市第七選區林易瑩、高雄市第七選區的林于凱紛紛落選。從萬眾矚目的「白色力量」,變成僅次於台灣民眾黨的「其他政黨」。
相反地,柯文哲主導的台灣民眾黨卻成了本次選舉的重大焦點。歷經助理補助費事件、資策會經費動用等等事件與爭議,高虹安最後仍成功當選新竹市市長,成為新竹市最年輕的市長,也是台灣民眾黨從2019年成立以來首次擁有地方執政機會。
此外,台灣民眾黨但本次選舉也推出直轄市議員和縣市議員共87人,共有14人當選,如:黃瀞瑩、林珍羽、陳宥丞、張志豪、宋品瑩、李國璋等人,很明顯地台灣民眾黨已經取代了時代力量成為目前我國的第三勢力政黨。
三、台灣基進與其他第三勢力
而本屆是台灣基進黨從2016年登記為政黨以來首次獲得議員席次,並在本屆選舉中獲得2席直轄市議員席次,分別是:台南市第10選區李宗霖、高雄市第10選區張博洋,彰顯出基進黨的左派台獨政治理念受到選民認可。
而其他第三勢力包含社民黨苗博雅、無黨團結聯盟林冠維等人、台灣團結聯盟楊中成、王鈺齊、吳銘賜,其他小黨仍拿下零星的小黨席次。執得注意的是,本屆首次使用政黨名義參選的「小民歐巴桑參政聯盟」,提名15席議員當中卻全數落選,對於並無政黨奧援、經費支援的一般市民而言參政仍屬不易。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15位縣市議員候選人均簽下「捍衛台灣,絕不投降承諾書」
圖片來源: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四、第三勢力的後續
本次的直轄市與縣市議員選舉中,第三勢力席次2018年的46席,到2022年的39席,單純就席次而言確實第三勢力看似並無有太大的變動,不過仍有以下幾種可能的解釋方向。
1.對於地方候選人以政黨名義參選幫助不大
特別是對於在地、傳統的選區而言,參與政黨對於地方的民意代表有時並不能有太多的助益,畢竟對於選民而言,候選人解決自身問題後所建立的「人情網絡」是政黨認同無法蓋過的;政黨的標籤反而有時成為地方民代的一種「束縛」,因此對於地方耕耘已久、服務多年的候選人來說,政黨的助益對其效用不大,反正進入議會黨團後還是可以與其他政黨聯手,有沒有用黨的名義參選影響不大。
2.政黨文化仍處於兩黨對立的傳統中
雖然就台灣的選制來說,我國地方民意代表所採用的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制(SNTV)理當來說應該會有更高的政黨多元性,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儘管是地方選舉當中(地方選舉制度相較於相對多數制度,小黨更容易當選)對於第三勢力的政黨仍不利於選舉,可見我國兩黨的政黨認同、政黨資源、人際網絡、政治文化仍被兩黨政黨政治所把持。
3.時代力量的來從?
本屆最大輸家的時代力量,真的必須優先處理政黨未來的路線,時力在近年來的重大議題往往都不願意表態(2021年公投立場、論文事件等等)、政黨路線的猶疑不定、大量青年的退黨,都使得原先代表青年、政治透明的時代力量變了個模樣,而本次的大敗更可能是壓垮實力的最後一根稻草。特別是黃國昌較具有政治聲量的政治領袖,必須嚴正限制其脫序的行為(如上篇文章提到的黃國昌在選前為黃珊珊站台),其站台的行為可能是間接導致時力新竹以北的議員全滅的重大變數。未來2024年的立委大選,時力的政黨票數將很有可能被其他小黨所吸納,最終泡沫化、滅黨。
參考資料
中央選舉委員會(2022年,11月27日)。https://2022.cec.gov.tw/。
林怡廷(2015年,8月24日)。超越藍綠?台灣社運型政黨前進立法院。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825-taiwan-thirdpart。
劉性仁(2020)。台灣政治發展之省思:中間選民與第三勢力之探討。發展與前瞻學報,27,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