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放下、自在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看破、放下、自在(象山慶/原創’22.12.1)
當我們為了某種「違逆、變故、挫折、失敗」而悲傷、沮喪之際,最常聽到的慰勉之語,或許是:看破、放下、自在!因為,「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1];人生八苦,不就是「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所謂「有求皆苦,無求乃樂」[2]?或「富貴欲求求不德,縱然求得又如何」[3]?或「人到無求品自高」[4]?類似的道理,我們或許聽了很多,平時也不放在心上,遇到不順、不常之事,卻又無力自拔,只能怨天尤人,或自惱自傷,既無濟於事,卻有損於心,甚至長期沉溺於情緒中,並永遠留下了陰影。因此,看破與放下,不是聽到就能做到的,也不宜隨口拿來勸人,以免於徒費脣舌,成了風涼話
在佛教界,這三詞連用,是有其深意,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
我在各處講經開示,常以六字勸人,就是:看破,放下,自在。看破是「般若」德;放下是「解脫」德;自在是「法身」德。
《佛說黑氏梵志經》:
時彼香山有諸善神,數詣佛所諮受經典,謂於梵志:「……佛為一切三界之救,度諸未度、脫未脫、安未安,皆濟危厄,令至永寂無為之道。何不詣佛,可脫憂患,長得恬怕,道德合同。」梵志聞之,欣然踊躍,如冥覩明,兩手各取梧桐合歡好色華樹,飛到佛所,……住虛空中,正向歸佛。佛告梵志謂黑氏曰:「放捨、放捨。」梵志應諾,如世尊教,即捨右手梧桐之樹,種佛右面;復謂梵志:「放捨,放捨。」梵志即捨左手所執合歡之樹,種佛左面;佛復重告「放捨,放捨」。梵志白曰:「適有兩樹,捨佛左右,空手而立,當復何捨?」佛告梵志:「佛不謂卿捨手中物,佛曰所捨,令捨其前,亦當捨後,復捨中間,使無處所,乃度生死眾患之難。」佛於是頌曰:「仁當捨其本,亦當捨其末,中間無處所,乃度生死原,內無有六入,外衰不得前,放置於六情,乃成無為疾。」黑氏梵志,聞佛所說,心自念言:「不見吾我,則了心無,心者本無,應病與藥,鄙心開解,如盲得目,聾者得聽,真為普見,審一切智,今已值佛,德不可訾。」尋即來下,稽首 佛足,退住一面。佛應心本,而分別說,顯示道場,演三脫門[5],於時輒住「不退轉」地,無一憂患。[6]
這是佛經中「放(下)捨(離)」的本意,從觀察內無六入、外無六塵,了悟「無我、無心」而放下(前.後.中)「三心」及(根.塵.識)「六情」[7]的攀緣與執著,以此為本,佛進而為他演說三解脫門:1.空,觀一切法因緣生,無自性。2.無相,既知一切法空,觀男女一異等相不可得。3.無願,知一切法無相,於三界無所願求,不造生死業。如此,則能分別「於諸法、離差別相、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住於「不退轉」[8]。此經的典故傳到中國之後,被法師們承繼並改造,如《五燈會元》卷一
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於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 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於下著。」 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前經云「住不退轉地」,此記云「悟無生忍」,兩者的果位是同是異,或須再考察。從容錄》57,嚴陽尊者問趙州從諗禪師
一物不將來時如何?」趙州答:「放下著。」尊者問:「既是一物不將來,還放下個什麼?」趙州說:「放不下,擔取去。」尊者大悟。
大慧宗杲〈示智通居士〉:
知迷不悟,是大錯,執迷待悟,其錯益大。何以故?為不覺故迷,執迷待悟,乃不覺中又不覺,迷中又迷,決欲破此兩重關。請一時放下著,若放不下,迷迷悟悟,盡未來際何時休歇。
據前引資料,或可整理如下:
因位:看破世間(我所/無常)、放下身心(我見/無我)、自在利人(同理/仁慈)
果地:看破是般若德; 放下是解脫德; 自在是法身德。
念佛人的特色則是:看破(人世)、放下(自力)、自在(往生)[9]。所謂的捨.閉.擱.拋:源空《選擇本願念佛集》勸修淨土門與正行(念佛),而否定聖道門與雜行。捨,捨棄自力修行之心;閉,閉塞禪定修德之門;「擱」,擱置一切之功夫;拋,拋卻萬事智慧。源空以專修念佛法門為主,主張歸入稱名念佛一門。《選擇本願念佛集》綱要「選擇」有取捨、廢立之義,亦即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定之業,除了彌陀所選擇之本願的念佛一行以外,其他一切諸行都在廢捨之例,以強調「一向專念」:
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而捨雜行,歸正行。須捨雜修專,豈捨百即百生,專修正行,而堅執千中無一雜修雜行乎!隨他之前,雖暫開定散門,隨自之後,還閉定散門,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付囑念佛章)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淨土門欲入淨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看破,放下,提起─雪公題〈布袋和尚圖〉>云:
現在到了鬥諍堅固的時候,處身在這般時代,該怎麼辦呢?除了「看破」,還要「修學淨土法門」,謹以雪公題〈布袋和尚圖〉的文字來說看破、念佛。「開口笑少說話,布袋不如肚皮大。眼前時有福飛來,為他萬物容得下。」「放下布袋,提起葫蘆,並非顛倒。既不放下,又不提起,是真錯了。」「放下布袋,提起葫蘆,並非顛倒。既不放下,又不提起,是真錯了。」「直筒無心,回首如意,更不分別,善惡無記。」「六入自清淨,六塵空攪擾,群動戲狡童,乾坤無煩惱。」五幅圖編輯成「看破、放下、用功、自在」的次第;再提出我們修淨土法門有四修:一、恭敬修(尊重修),禮佛念佛,恭敬竭誠,不懈退。二、無餘修,福德智慧二資糧,具修無缺,《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三、無間修,勇猛精進無間斷。四、長時修,從初發心到形壽盡,不換題目,不圖近功。
總結如慧淨法師<眾生求彌陀 徒令彌陀悲>云:
一心歸命,徹底放下,全身靠倒於彌陀的救度,此後只要天性自然的專念這句彌陀名號,在專稱彌陀名號中,所謂「以無義為義」,不須其他的造作功行,自然然、天真、無我、全身心靈的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也無所謂「實相」念佛、「觀想/觀像」念佛,這些都不需要。
[2]〈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論〉:三名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道士悟真,理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三界皆苦,誰而得安?經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也。
[3] 煮雲法師《佛門異記—輪廻轉世篇》明.念菴禪師(羅洪先)<羅狀元醒世詩>:「與其十事九如夢,不若三平兩滿休。能自得時還自樂,到無求處便無憂。」「錦衣玉食風中燭,像簡金魚水上波。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
[4]清.陳伯崖:「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5] 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
[7] 《金光明經》:「心處六情,如鳥投網。常處諸根,隨逐諸塵。」嘉祥《中論/六情品.疏》:「六情亦名六根,五根能生五識,意根能生意識。六情亦名六依,為六識所依。」六根有「情識」,故名六情。
[8] 《大智度論》卷50:「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大乘義章》12:「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天台智顗《觀經疏》:「無生忍是初地初住。」
[9]淨空法師<看破,放下,自在,隨緣,清靜,念佛>;道的真相/十德: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念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放下」或「放棄」?(象山慶’22.11.29) 問:「放下」與「放棄」有什麼差別? 答:「放下」,是不執已見,以平等、開放的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放棄」,是摒棄、不要了。佛教是勸人放下(無明、貪愛)的自我,而學佛大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雖有時說「自修其行,勿管他人」,乃是奉勸學佛人,先攝心、致力於
    《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佛三昧經》也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如何慶讚彌陀誕?我們能如實瞭解阿彌陀佛慈悲的願力,才是真正的修持淨土法門。阿彌陀佛是救度的
    1.彌陀誕辰(陰曆11月17日)之由來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在娑婆印度示現為悉達多王子,其誕生日是可考的;而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成佛,已經十劫了,為何以人間的農曆11月17日為其誕辰?」代答:憨山大師《夢遊集》: 乾佑三年,吳越忠懿王誕日,飯僧
    此書被譽為「中國淨土宗第一奇書」,其人奇,其書亦奇,其影響更奇。先是在印度,龍樹與世親二尊菩薩,一前一後分別造了《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簡稱<易行品>)、《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簡稱《往生論》),弘揚阿彌陀佛及其西方淨土的獨特與殊勝。身為印度佛教
    2023年,生肖屬兔,應此吉祥新歲,試拈法語四字「柔順致福」,並書對聯一副[1]「龍前虎後性柔軟  兔魄烏輪信念堅」。
    (象山慶2022.10.17) 有人云:「謗般若罪,唯念佛能滅」,「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唯念阿彌陀佛得滅」,「在滅罪這方面,念佛滅罪往生超過其他的行持」,且輾轉抄引《大智度論》「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之文
    「放下」或「放棄」?(象山慶’22.11.29) 問:「放下」與「放棄」有什麼差別? 答:「放下」,是不執已見,以平等、開放的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放棄」,是摒棄、不要了。佛教是勸人放下(無明、貪愛)的自我,而學佛大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雖有時說「自修其行,勿管他人」,乃是奉勸學佛人,先攝心、致力於
    《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佛三昧經》也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如何慶讚彌陀誕?我們能如實瞭解阿彌陀佛慈悲的願力,才是真正的修持淨土法門。阿彌陀佛是救度的
    1.彌陀誕辰(陰曆11月17日)之由來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在娑婆印度示現為悉達多王子,其誕生日是可考的;而阿彌陀佛在極樂淨土成佛,已經十劫了,為何以人間的農曆11月17日為其誕辰?」代答:憨山大師《夢遊集》: 乾佑三年,吳越忠懿王誕日,飯僧
    此書被譽為「中國淨土宗第一奇書」,其人奇,其書亦奇,其影響更奇。先是在印度,龍樹與世親二尊菩薩,一前一後分別造了《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簡稱<易行品>)、《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簡稱《往生論》),弘揚阿彌陀佛及其西方淨土的獨特與殊勝。身為印度佛教
    2023年,生肖屬兔,應此吉祥新歲,試拈法語四字「柔順致福」,並書對聯一副[1]「龍前虎後性柔軟  兔魄烏輪信念堅」。
    (象山慶2022.10.17) 有人云:「謗般若罪,唯念佛能滅」,「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唯念阿彌陀佛得滅」,「在滅罪這方面,念佛滅罪往生超過其他的行持」,且輾轉抄引《大智度論》「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之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厭欣心-菩提心-他力三心(象山慶24.8.4))     問:若三心凡夫不能發,佛說的豈不是無意義語。佛說法是契理契機的,不會說空話的。只是我們要知三心之體來自名號,稱名就具足三心,也就是凡夫能發起與獲得三心之辦法。三心都做不到佛說來做什麼?往生豈不是沒有希望了?貪瞋癡具足的凡夫都,能做到,才是殊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厭欣心-菩提心-他力三心(象山慶24.8.4))     問:若三心凡夫不能發,佛說的豈不是無意義語。佛說法是契理契機的,不會說空話的。只是我們要知三心之體來自名號,稱名就具足三心,也就是凡夫能發起與獲得三心之辦法。三心都做不到佛說來做什麼?往生豈不是沒有希望了?貪瞋癡具足的凡夫都,能做到,才是殊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經文: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導讀: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