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法講諸法如義,通俗的說,就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如果看到山覺得心胸開闊,或者覺得幽遠哀傷。看到水覺得水清心爽,或者感嘆光陰似水。那都是看的人,因為自己的心境而有所感觸,一切唯識所造。
所以同樣一座山,每個人看了感觸不同,同樣一條河,每個人看了懷想不一,那都是由於看的人不一樣,所以感受也就不一樣。事實上山就是山,沒有什麼好讚嘆的。水就是水,沒有什麼好感傷的。
須菩提在一體同觀分第十八,連續確認了如來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後,我佛接著立刻問須菩提:
「…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須菩提回答說: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意思就是說,即使如來具有五眼,祂看恆河沙就只是沙,沒有別的。
沙可以堆沙雕,等你堆了再說。沙可以蓋房子,等你蓋了再說。在沙沒有做其他用途之前,沙就是沙,用眼睛看用手去抓,都只是沙而已,不要想太多。
佛法說真空妙有,一切本來皆空,但是因為因緣執著,所以說有。
因此,我佛在本分裡囑咐須菩提,雖然我前面說不可以具足相(三十二相)見如來,但是在因明(邏輯)上不可以顛倒過來,說如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沒有具足相。說我入世為悉達多太子,苦行修練悟法得道,其實沒有這回事。
如果你這樣說,說我佛本來就已成佛,祂根本就不用苦行勤修,早就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菩提了。這樣一來,眾生心想: 哦…,原來我佛早就得道,祂根本不用修就已經成佛了,那我再努力修也沒有用,因為我根本就不是佛啊!
我佛入世示現修行的苦心,就白費了。
佛法至此,也就斷滅了,眾生也不必再費心修佛了。
我佛在離相寂滅分第十四也曾說過:
「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西元前五世紀,在印度的迦毘羅衛國,確實曾經出現過一位淨飯王的悉達多太子,他因為不忍見眾生受苦,於是出家修行,經過了許多的苦修苦行,才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離苦解脫之道,並且傳授給跟隨他的弟子。
吾人如果想要離苦解脫,就要遵照他的弟子們紀錄下他所說的經典,老老實實地去領悟修行,把執著一點一點的放下,才能夠離苦得樂,清淨自在。
除此之外,別無他道。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7會員
101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等我們修行到能夠看空一切,連所謂善法,也能一併放下。到那時候,我們就真正解脫了!
在天空晴朗的夜裡,抬頭仰望銀河。你會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空的。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等我們修行到能夠看空一切,連所謂善法,也能一併放下。到那時候,我們就真正解脫了!
在天空晴朗的夜裡,抬頭仰望銀河。你會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空的。
修佛是為了解脫,修佛是為了逍遙自在。不要把修佛當作一門學問,拿著學問到處炫耀,希望別人因此肯定自己,尊敬自己。這樣修佛,就會越修越辛苦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怕什麼凶宅?嗚嗚嗚,房價比鬼可怕多了! 韓國房價從2021年10月見高點後開始大跌,跌到2023年1月才止跌,下跌幅度高達24.4%。反彈7%後,目前仍舊持續看跌 央行打炒房掀「金龍海嘯」 楊金龍自認不是英雄,說心中五味雜陳,總覺得sorry,接下來是建商倒閉潮,及房仲失業潮,大趨勢你無法抗衡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 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殺 劇情:特種軍人亞密特接到愛人朵莉嘉電話,她被父親強迫嫁給其他富家少爺;就在前往德里的火車上,亞密特向朵莉嘉求婚,就在他們以為將迎來美好未來,沒想到搶劫組織卻也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導讀: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有這種念頭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導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現前,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離一切相,即生滅而無生滅,心無生滅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怕什麼凶宅?嗚嗚嗚,房價比鬼可怕多了! 韓國房價從2021年10月見高點後開始大跌,跌到2023年1月才止跌,下跌幅度高達24.4%。反彈7%後,目前仍舊持續看跌 央行打炒房掀「金龍海嘯」 楊金龍自認不是英雄,說心中五味雜陳,總覺得sorry,接下來是建商倒閉潮,及房仲失業潮,大趨勢你無法抗衡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 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殺 劇情:特種軍人亞密特接到愛人朵莉嘉電話,她被父親強迫嫁給其他富家少爺;就在前往德里的火車上,亞密特向朵莉嘉求婚,就在他們以為將迎來美好未來,沒想到搶劫組織卻也
Thumbnail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導讀: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有這種念頭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導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現前,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離一切相,即生滅而無生滅,心無生滅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