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或「放棄」?(象山慶’22.11.29)
問:「放下」與「放棄」有什麼差別?
答:「放下」,是不執已見,以平等、開放的心去對待一切人事物。「放棄」,是摒棄、不要了。佛教是勸人放下(無明、貪愛)的自我,而學佛大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雖有時說「自修其行,勿管他人」,乃是奉勸學佛人,先攝心、致力於如法的修正個己的(身口意)行為,而無暇去說人是非、管人好惡;相對的,也暫時不聽受他人的批評與誘惑;但這不是「自掃門前雪,不顧他結霜」的小乘人心態;而是有如下的警惕:
因此,「勿管別人」,不是冷漠無情、斷離拋棄,而是於「自修其行」的過程中,如實的伏除我見、放下我執,才能無私無我的恆順眾生,自他皆得其安樂。修行人若能如理的放下,即可隨緣自在,否則,必依無明分別之心,而貪愛、執取我之所欲,嗔怨、損貶我之所惡,徒然增添自他之苦惱。我們學的是大乘法,於利他中自利,怎可能棄眾生於不顧呢?然而,對我們凡夫而言,「放下」難,「放棄」易,因為「放棄」是隨順於自私、逃避的根性與習氣,「放下」則須具備了看破、抉擇的智慧與勇氣。是故,善導大師教我們反省、體認「凡夫我」是無力於修行解脫的(機深信),只能信靠阿彌陀佛平等救度的本願力 (法深信)。我們不但自勤於念佛,也隨緣勸人念,在念佛中互相支持、共同勉勵,這才不愧為人中芬陀利華。
人莫不好生,但不好長生之道;人莫不惡死,但不惡取死之事。人在世上事事相續,必死而後已。直等到臨死,有甚方法可躲得?不如及早回心,將種種塵緣一齊放下,做個長生出世之人,不亦善乎?或問:「塵緣纏繞日久年深,一旦就要放下,不亦難乎?」曰:「只是你不肯放下,所以說難;設若你死,還有不放下的麼?今雖未死,權當已死,一齊放下有何不妙?」又問:「放下個甚麼?」曰:「放下四大五蘊情識種子。」真修行人恰似大死一番,大死人也無世界纏繞,也無玄妙道理,如此大休歇方為了當。「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吾夫子交人急切之語,蓋謂上士聞道,了生死於片晌之間也。
白鬢老人曰:"昔人云「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若有人能向死前休者,不但其死必遲,而且可以了生死。
看破、放下、自在。平時就要放下,而不是讓無常逼你不得不放下。不放下,就提起—要有此氣魄,才能自我突破,創造人格的高峰。「放下」不是「放棄」;「不執」不是「不要」。若能放下對此身、此名、此利、此權、此結論、此見解、此經驗、此抱負……的執取,「解脫」是現成的。「世上最可惜的,莫過於最寶貴、最珍惜的身體終必腐爛,化為塵埃!」此事無可奈何,唯能領受,人生有什麼看不破、放不下的?再怎麼保護,百年之後,全球現存的幾十億人口都不在了,爭名奪利為的是什麼?又爭到什麼?一般人在事後,較有「人生如夢」的感覺,但對於未來,仍多貪欲,總是憧憬其美好,且很認真,只在事過之後、滿足之餘,才逐漸明白: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事物並不如想像的好。若能體解人生一場夢,心就不隨境轉,解脫就近了。經歷較多的人,體會世間許多事總是不了而了之。而放下心中是非見,品味人生百態,只是多情多義;這樣的人,普敬、尊重於一切,因為一切皆是。若心中總有太多掛念,怎甘心隨彌陀而去?
[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8:「
我今學時,非為證時。」
林崇安<《大般若經》中菩薩摩訶薩不證實際的探討>:「為何菩薩摩訶薩要廣學三乘,廣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而不證實際?這是由於菩薩摩訶薩不忘眾生,要度化一切有情脫離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