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眷戀時光找到回家的路—側記萬華大鬧熱市集活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文/山稜線工作室 張雅萍

市集盛裝城市文化的傳統與新創,在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遇見在地時空的魔力。

市集盛裝城市文化的傳統與新創,在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遇見在地時空的魔力。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遇見在地時空的魔力。

自2020年至2022年間,中華文化總會(以下簡稱文總)號召文化界、企業界與政府代表共同推動台灣文化,串聯不同文化領域,打開多元文化的可能性,並且推動台灣與國際的文化連結,以「深耕台灣民間文化的力量」為發起初心,近三年(2020-2022)於萬華青山宮青山王祭典期間,舉辦「萬華大鬧熱」系列活動。根據活動官方網站所述之內容提及「傳統祭典的傳承與留存外,更多新興的藝術文化也在萬華裡逐漸發生,一場結合老城魅力的生活節品牌「萬華大鬧熱」也悄然而生,邀集更多年輕及跨域的群眾重新認識老城之美」。

青山王繞境前一周末,藉由一期一會萬華大鬧熱,透過系列活動展現艋舺市井文化樣貌,寄望參訪人潮,期能振興地方產業與經濟,也透過這個活動讓大眾感受萬華獨有的人情味。

青山王繞境前一周末,藉由一期一會萬華大鬧熱,透過系列活動展現艋舺市井文化樣貌,寄望參訪人潮,期能振興地方產業與經濟,也透過這個活動讓大眾感受萬華獨有的人情味。

活動內容以展覽、論壇、音樂、市集、城市散步為架構,至2022年以音樂祭、市集、影展、城市散步作為舉辦之內容,這三年舉辦的主題從第一年活動副標題「邪靈退散」呼應時屆疫情肆虐,歷史傳統記載上,具有驅煞除疫神力的青山王能保佑眾生平安,也透過設計、創意及策展形式,首次舉辦吸引32萬人次參與;第二年「興萬代,振八方」有著疫下活化在地,振興商圈之期許,邀請民眾以正面力量支持萬華;第三年則以「迎吉時,慶艋舺」在青山王繞境前一周末,藉由一期一會萬華大鬧熱,透過系列活動展現艋舺市井文化樣貌,寄望參訪人潮,期能振興地方產業與經濟,也透過這個活動讓大眾感受萬華獨有的人情味。

萬華大鬧熱市集舉辦期間連結在地傳統麵攤,呼應萬華好客人情味,配合活動時間響應。

萬華大鬧熱市集舉辦期間連結在地傳統麵攤,呼應萬華好客人情味,配合活動時間響應。

走入街區 發現集市特點與歷史樣貌

萬華大鬧熱市集活動是由文化總會主辦,「舒喜巷」企劃執行。觀察舒喜巷在過往的舉辦的活動特以「遇見令人眷戀的美好事物」做為精神座右銘,帶著地方創生實踐的執行概念,讓街區以前有的事,讓它壯大;以前沒有的事,讓它產生,在市集發生的場域裡,分享在地老城、小巷、職人與節慶。

萬華大鬧熱市集帶著地方創生實踐的執行概念,讓街區以前有的事,讓它壯大,在市集發生的場域裡,分享在地老城、小巷、職人與節慶。

萬華大鬧熱市集帶著地方創生實踐的執行概念,讓街區以前有的事,讓它壯大,在市集發生的場域裡,分享在地老城、小巷、職人與節慶。

這場市集的發生場域在萬華的貴陽街,被稱為「台北第一街」,是舊城區「艋舺」發源地,該地於日治時代稱為「入船町」,1938年於該町一丁目至二丁目間設立入船市場(即是現今的直興市場),周邊店鋪林立,匯聚雜貨店、布行、油行、糕餅店、糊紙鋪、中藥行、香燭舖,迄今還在的老明玉香舖、龍德號製油、於1845年創立的老茶行—福大同茶莊,反映台北老城的百業流傳與生活內容,也是艋舺重要的集市樣貌。

相逢於市 節慶大鬧熱的號召

萬華大鬧熱市集活動以「萬華—台北故鄉之源」為企劃思考,展演萬華之街區產業、特有飲食、青創技藝、手作穿搭,活動攤位邀請40個在地新、舊品牌齊聚台北第一街,邀請地方社區、NGO團體、社福團體,以人際情感的互動,爬梳在地過去與現代,在藝術互動中體驗萬華遊藝。市集活動因青山王祭典歡慶小過年的傳統縱深,營造店鋪或職人們的好客情味,也因時節接近立冬,有了一個溫暖相聚的理由。

在市集舉辦匆忙之間,訪問舒喜巷共同創辦人黃飛霖,了解這場市集的策畫,其實放置了滿滿回憶與感謝之情,他在童年時很親近的姑姑就是在萬華的菜市場工作,姑丈家族是萬華在地製作醬菜的店舖,小時候常沿著市場幽暗小徑走到姑姑的醬菜鋪幫忙,有意識知道市場待人接物的氛圍感,他回憶姑姑曾惦念著的一句話:「醬菜醃製的過程需要時間,醬菜口感不能變,客人才不會散。」在老城創新的年代,且珍惜傳統情味,這是萬華老攤所留下的寶貴資產。

萬華青年烏拉及其丈夫以「陳冰商行」之名投入創業,以專注的職人精神販售紅茶冰,堅持傳統口味與互動情感,款待購買之民眾,開市不久即已完售。

萬華青年烏拉及其丈夫以「陳冰商行」之名投入創業,以專注的職人精神販售紅茶冰,堅持傳統口味與互動情感,款待購買之民眾,開市不久即已完售。

如何在市集尋得萬華傳統情味?在這次的市集企劃文案時,他概寫萬華「記憶」、青年返鄉「技藝」故事,從街區產業爬梳之中,拾起情感滿溢的萬華心。

擬寫「萬華遊藝」、「大飯桌故事」、「鬧街技藝」與「熱烈一番」四個主題,透過記憶、技藝、味蕾、體驗,探訪萬華濃厚故鄉情。

閉上眼睛回憶,當您走入萬華的街區,您身在什麼樣年代,您正在哪裡,做什麼事情。透過故事燈聯合創作,於市集內展演發生,訴說萬華回憶故事。

閉上眼睛回憶,當您走入萬華的街區,您身在什麼樣年代,您正在哪裡,做什麼事情。透過故事燈聯合創作,於市集內展演發生,訴說萬華回憶故事。

藝術工坊記憶萬華故鄉

市集的發生是為了產生與在地認識的機會,所以舒喜巷策畫市集多會添加「展演」二字,說明是以此舞台,認識在地人、事、物,進而策展訴說在地故事。市集雖然只舉辦一天,但透過藝術家陳雨禾的「故事箱藝術工坊」藝術裝置,有了時間的縱深,活動舉辦前一個月,聯合萬華區樂齡學習中心學員們創作故事燈,收集萬華河流回憶與往昔青春故事,從故事箱創作,透過台北老城河岸的街區故事,回味青春,走入萬華老城區與河岸邊。

「大飯桌故事」邀請民眾入席餐桌聆聽演講,聆聽在地歷史,建立在地意識,透過在地議題的討論,看見新舊傳承與地方創生的衝突與新方向。

「大飯桌故事」邀請民眾入席餐桌聆聽演講,聆聽在地歷史,建立在地意識,透過在地議題的討論,看見新舊傳承與地方創生的衝突與新方向。

大飯桌故事

沿著河流走入街區,於大飯桌入席,沏上一壺茶,從咸豐三年開始回味萬華:菜市人生、珍藏記憶、街區藝事與老城創生,從四方主題聆聽萬華巧思。「大飯桌故事」邀請在地耆老、文史工作者在台灣傳統宴會桌席舉辦短講,雖然是小小的3米帳篷間,能夠入席者僅有8位,周邊站著關心萬華議題的民眾,聆聽萬華往昔,講者分享內容圍繞近年街區發展,特別是文資保存議題上,提出在地願景,如何從己身日常實踐之中,對環境有感,藉此親近並且行動愛護萬華,從市街的發展之中,看見新舊傳承與地方創生的衝突與新方向。

萬華大鬧熱市集活動期待以『遇見久別重逢的美好事物』,驅動民眾文化基因。

萬華大鬧熱市集活動期待以『遇見久別重逢的美好事物』,驅動民眾文化基因。

「舒喜巷」在萬華大鬧熱的市集訴說有夢想的創作故事,從市集跨界老城展演,從時光眷戀中看見在地節氣與節慶,營造老城氛圍,推廣有「老靈魂精神」的在地品牌,展演「老城的夢想」故事。誠如品牌精神『雋永的情感總發生在老巷弄,在這裡可以遇見久別重逢的美好事物』,走入市集展演之中,發現身上正在流動的文化基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2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前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文化局今日宣布臺北「文化小旅行」推出第二波文化點名單,共選定北投中心新村、圓山水神社和小坑溪文學步道等24處具備歷史文化、人文故事及自然景觀等特色的文化景點,並盤點各文化點周邊順遊景點,邀請民眾跳脫旅行只是路線的刻板印象,隨心所欲走入熟悉卻陌生的臺北角落。同時文化局也在文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文化局今日宣布臺北「文化小旅行」推出第二波文化點名單,共選定北投中心新村、圓山水神社和小坑溪文學步道等24處具備歷史文化、人文故事及自然景觀等特色的文化景點,並盤點各文化點周邊順遊景點,邀請民眾跳脫旅行只是路線的刻板印象,隨心所欲走入熟悉卻陌生的臺北角落。同時文化局也在文
Thumbnail
臺北市最古老的街市與年輕熱鬧的西門町,同時存在於這個北臺灣第一個開發的城市。遊走在街道上,可以細細品味時空交錯的氛圍,還有許多街道像弄的的故事,等著你我一起發掘。
Thumbnail
臺北市最古老的街市與年輕熱鬧的西門町,同時存在於這個北臺灣第一個開發的城市。遊走在街道上,可以細細品味時空交錯的氛圍,還有許多街道像弄的的故事,等著你我一起發掘。
Thumbnail
2023年史蹟趴趴GO-細說臺北事 雙十連假走訪了萬華、艋舺、北投、南港等區域 隨著導覽老師們細細述說
Thumbnail
2023年史蹟趴趴GO-細說臺北事 雙十連假走訪了萬華、艋舺、北投、南港等區域 隨著導覽老師們細細述說
Thumbnail
見到旅店大廳牆面「艋舺在地輕旅遊地圖」上的介紹,Tang才發現這兒有著廣州街夜市、華西街夜市、艋舺夜市及梧州街夜市等美食商圈。我們依著旅店周邊街道從廣州街出發,開始搜尋美食小吃。
Thumbnail
見到旅店大廳牆面「艋舺在地輕旅遊地圖」上的介紹,Tang才發現這兒有著廣州街夜市、華西街夜市、艋舺夜市及梧州街夜市等美食商圈。我們依著旅店周邊街道從廣州街出發,開始搜尋美食小吃。
Thumbnail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Thumbnail
「市集」作為認識城市的場域,逛市集不只是休閒的一種方式,藉由地方產業與人文產業呈現,是走入街區生活的一種途徑,從中窺見巷弄職人工藝,體驗在地節氣與節慶的可能。 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市集的風氣盛行,中南部也有越來越多大型文創聚落定期舉辦市集活動,例如:台中的審計368新創聚落;台南的藍晒圖文創園區;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等,本週跟著編輯的腳步到中南部看藝文展覽、逛創意市集,讓靈感源源不絕吧! 由Funliday根據網路人氣行程特別整理2022年中台灣、南台灣市集一日遊: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市集的風氣盛行,中南部也有越來越多大型文創聚落定期舉辦市集活動,例如:台中的審計368新創聚落;台南的藍晒圖文創園區;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等,本週跟著編輯的腳步到中南部看藝文展覽、逛創意市集,讓靈感源源不絕吧! 由Funliday根據網路人氣行程特別整理2022年中台灣、南台灣市集一日遊:
Thumbnail
台灣在這十年來「文創市集」興盛,不同類型的主題豐富了周末的休閒,從中窺見了生活中巷弄職人工藝,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看透在地時空的場域。
Thumbnail
台灣在這十年來「文創市集」興盛,不同類型的主題豐富了周末的休閒,從中窺見了生活中巷弄職人工藝,參與市集也可能是一趟旅途的捷徑,透過這趟旅途認識各地文化、風俗及巷弄思維;市集也是一個了解這座城市底蘊的平台,在這平台上,盛裝這座城市的傳統與新創文化,新舊融合之間看見過去與現在,具有看透在地時空的場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