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口變少,真的是生不如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報導誤解

最近看到很多報導,諸如《九合一大選/6年流失24萬人台北「光榮城市」現危機》、《北市人口「生不如死」 柯文哲:恐跌破250萬人》...等,都在討論台北市等都市,因為房價高漲,出生遠低於死亡,導致人口快速減少的原因。

台北市近年人口達到高峰後下滑

我們先來看一下台北市近幾年人口統計資料<01. 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63)>:

台北市出生與死亡差距不大

有關於出生與死亡的數據,可以參考<臺北市出生及死亡人口數(按年分)>,統計如下表:
死亡數確實已經高於出生,但導致的差額並不大,也就是自然增減的影響並不大,比較有可能的是社會增減(遷入與遷出)。

國內縣市流動增加

遷入與遷出,又可以分成「國內縣市流動」與「國際流動」兩種,先來看國內遷入遷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9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財幼幼班:慢賺就是穩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升息下,只剩下剛性需求的營建類股 升息,會讓敏感的房地產投資客跑掉,市場就剩下剛性需求。《興富發:房市價漲量穩1300萬剛性產品未來主流》 什麼是剛性需求? 是指不包含投資客的實際居住需求戶。 簡單來說,這幾年房地產大好,建商紛紛獵地,賺了一些,就買更多地、蓋更多房子,可是還沒有賺更多的時候,卻又回
龍邦拿下泰山之謠言不斷 之前寫了一篇<泰山,董監改選結束了嗎?>,當時評估今年暫時沒有董監改選行情,所以持股有調節了一下;惟市場傳言依舊不斷,導致股票價格十月底迄今,呈現大幅度波動的態樣,請參考下圖。 焦土政策出招 12/2,泰山經營層又做出兩個公告,其一為預估資本支出案約新台幣14.48億元,其二
原來...大腦要拐彎才能記起來 昨天,12/3,下午在台灣法學基金會上一堂「國考申論題」課程。 第一位同學小毛(化名)早早就來,聊了一下,得知上一次有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永建分館聽過我講授的法律記憶法。 聊著聊著,對於記憶法的核心基礎「記憶宮殿」(Mind Palace),彼此都認同單純學習「記憶宮殿」
18.94坪,開價1,600萬元 今天一位學生跑來問我,表示仲介受委託要賣皇翔保留戶,13年的房子,十樓以上,房型可參考此網址。 參考一樣的房型18.94坪,開價1,688萬元,這位學生接到的價格1,600萬元,似乎開價比較低。可是參考實價登錄的價格,才1,320萬元,似乎又貴了不少。 姑且不論房價
最常被問的兩個問題 這次選舉,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二: 台北市長誰當選? 桃園市,張善政會當選嗎? 本來已經不問世事已久,政治、宗教的問題很不想碰,不過大家一直想知道答案,我就大概看了一下;當時,陳時中遇到了叩叩姐事件,一個月前,數據顯示蔣萬安躺著選,從選舉結果57萬:43萬,說躺著選也不過分。 很
升息下的營建類股 最近因為國際升息壓力,房地產交易量有所下滑,對於營建類股來說產生壓力。 為什麼說營建類股會有壓力呢? 因為營建類股屬於高槓桿的產業,借款較高、存貨也不低,如果遇到房市逆風,想買房的人紛紛縮手,投資客退潮,在償還借款的壓力下,就有將存貨轉成現金的壓力;換言之,房市逆風,還是要想辦法把
升息下,只剩下剛性需求的營建類股 升息,會讓敏感的房地產投資客跑掉,市場就剩下剛性需求。《興富發:房市價漲量穩1300萬剛性產品未來主流》 什麼是剛性需求? 是指不包含投資客的實際居住需求戶。 簡單來說,這幾年房地產大好,建商紛紛獵地,賺了一些,就買更多地、蓋更多房子,可是還沒有賺更多的時候,卻又回
龍邦拿下泰山之謠言不斷 之前寫了一篇<泰山,董監改選結束了嗎?>,當時評估今年暫時沒有董監改選行情,所以持股有調節了一下;惟市場傳言依舊不斷,導致股票價格十月底迄今,呈現大幅度波動的態樣,請參考下圖。 焦土政策出招 12/2,泰山經營層又做出兩個公告,其一為預估資本支出案約新台幣14.48億元,其二
原來...大腦要拐彎才能記起來 昨天,12/3,下午在台灣法學基金會上一堂「國考申論題」課程。 第一位同學小毛(化名)早早就來,聊了一下,得知上一次有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永建分館聽過我講授的法律記憶法。 聊著聊著,對於記憶法的核心基礎「記憶宮殿」(Mind Palace),彼此都認同單純學習「記憶宮殿」
18.94坪,開價1,600萬元 今天一位學生跑來問我,表示仲介受委託要賣皇翔保留戶,13年的房子,十樓以上,房型可參考此網址。 參考一樣的房型18.94坪,開價1,688萬元,這位學生接到的價格1,600萬元,似乎開價比較低。可是參考實價登錄的價格,才1,320萬元,似乎又貴了不少。 姑且不論房價
最常被問的兩個問題 這次選舉,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二: 台北市長誰當選? 桃園市,張善政會當選嗎? 本來已經不問世事已久,政治、宗教的問題很不想碰,不過大家一直想知道答案,我就大概看了一下;當時,陳時中遇到了叩叩姐事件,一個月前,數據顯示蔣萬安躺著選,從選舉結果57萬:43萬,說躺著選也不過分。 很
升息下的營建類股 最近因為國際升息壓力,房地產交易量有所下滑,對於營建類股來說產生壓力。 為什麼說營建類股會有壓力呢? 因為營建類股屬於高槓桿的產業,借款較高、存貨也不低,如果遇到房市逆風,想買房的人紛紛縮手,投資客退潮,在償還借款的壓力下,就有將存貨轉成現金的壓力;換言之,房市逆風,還是要想辦法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地方創生近年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不過這個概念其實移植自日本。日本經歷衰退的三十年後,前首相安倍推行「地方創生」政策,期待能帶領全國重返繁榮。究竟,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為何,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中國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總人口為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2023年的人口資料在各方面都
Thumbnail
空屋率高不一定是屯房、新建屋多不一定是炒房,但供需失衡不會長期持續 ■「空屋現象」要個別分析,區域經濟條件不同,成因與解方都不同 □「空屋率」跟「空屋數」是不同概念切勿混淆 ●「新成屋待售餘屋」若持續激增,背後耐人尋味 ○都會區「空屋率」高的地方,若是源自囤房或是滯銷太多,那就是房地產的警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地方創生近年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不過這個概念其實移植自日本。日本經歷衰退的三十年後,前首相安倍推行「地方創生」政策,期待能帶領全國重返繁榮。究竟,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為何,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中國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總人口為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2023年的人口資料在各方面都
Thumbnail
空屋率高不一定是屯房、新建屋多不一定是炒房,但供需失衡不會長期持續 ■「空屋現象」要個別分析,區域經濟條件不同,成因與解方都不同 □「空屋率」跟「空屋數」是不同概念切勿混淆 ●「新成屋待售餘屋」若持續激增,背後耐人尋味 ○都會區「空屋率」高的地方,若是源自囤房或是滯銷太多,那就是房地產的警鐘